faz055688 发表于 2016-10-10 23:29:51

名人轶事——钱三强“三强”一名的由来

    在今浙江绍兴城区胜利西路上,坐落着一家有着百年历史的传奇图书馆——古越藏书楼。它的门很小,稍不留意就会走过,白色墙面虽经多次修复,岁月的痕迹依旧清晰可见。一百年前的10月16日,钱三强诞生于此。
    那时,钱三强还不叫这个名字,父亲钱玄同按“东”韵,给他起名叫“秉穹”,在他前面,有两哥一姐,分别为秉雄、秉弘、秉工。秉穹出生时,钱玄同正在杭州教育专署办理辞职手续,打算应邀北上,到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做国文教员。
    早年,钱玄同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与鲁迅、黄侃等人师从章太炎学国学,研究音韵、训诂及《说文解字》,深受章太炎、秋瑾等革命党人思想影响。抵京后,他与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一道,积极投身到新文化运动中,倡导文学革命。
    在秉穹的儿时记忆里,父亲是个大忙人,在家的时候很少。“后来才知道父亲那时除了在学校授课外,还参加了‘新文化’运动,所以下午、晚上常和朋友们在一起讨论问题,并为《新青年》杂志奔波约稿。”1919年,6岁的秉穹被钱玄送进由蔡元培、李石曾、沈尹默等到北大教授创办的孔德学校就读。这是一所最早提倡白话文、注音字母的学校,学校除抓德、智、体三育外,还强调美育与劳动。秉穹一进孔德便如鱼得水,仅三五年工夫,就得到了很多教师的喜爱。
    在孔德,秉穹结交了两个非常要好的小伙伴,一是活泼顽皮的“武将”、周作人的儿子周丰一,一是以文见长的李志中。三人中,秉穹年龄最小,但体格强壮,与年龄最大、身体瘦弱的李志中形成鲜明对比。淘气的周丰一称李志中为“大弱”,钱秉穹为“三强”。李志中很是喜欢此类雅号,口头常以“大弱”自诩,过了一段时间,在他们互相通信中,竟也如此称呼起来。
    一次,大弱写给三强的信恰巧被钱玄同看见了,钱玄同突发奇想:“既然我们提倡新文化,反对复古,主张中国文字朝着大众化、平民化的方向发展,为何在为子女起名的问题上囿于形式?”于是,钱玄同决定,给钱秉穹改名为“钱三强”,取意“德、智、体都进步”。秉穹改名,一时间在孔德成为新闻,“三强”取代“秉穹”很快流行起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名人轶事——钱三强“三强”一名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