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轶事——希尔顿大饭店
1929年,希尔顿筹划建造更大的旅馆"艾尔帕索希尔顿",拟定耗资175万元,这是希尔顿跳出德州向更广阔领域发展的重要一步。这一年,经济不景气的阴影已经在美国徘徊,东海岸的经济已几乎陷于瘫痪,不断传来有人跳楼自杀的消息。
南部的经济状况虽然好些,但灾难的浪潮也不断袭来。人人都有一种在悬崖边的危机感。希尔顿却用超乎常人的勇气开始了大饭店的建造。
那个年代,要建造这样巨大宏伟的建筑简直等于白日做梦,但希尔顿完成了,历时一年,他利用的恰恰是这种普遍的危机感,使大饭店的造价达到了历史上最高的水平。
"艾尔帕索希尔顿"是一座豪华的摩天大楼,高19层,计300多个套房,分别以印第安、西班牙和拓荒者的不同风格布置房间,豪华美丽,令人惊叹。
揭幕式那天,几乎整个德州的人都来观礼,人们仿佛看到了一个奇迹,这天的晚宴上,旅馆的厨师杀了1200只鸡招待客人。
面对众多宾客,希尔顿慷慨陈词充满信心,他坚信大萧条一定会过去,经济复苏一定会到来,尽管会有重重艰难,希尔顿大饭店会不负众望。
和以往一样,希尔顿在大饭店里投入了他的大部分资产,他很清醒,大萧条不可避免,他的旅店也不可能"四面树敌",收缩才是唯一的明智之举。
在希尔顿的经营生涯中,这是他第二个重大抉择,从放弃经营二手旅馆,到放弃一个全面开花的经营网,均显示出他超人的经营才华。
大萧条果然铺天盖地而来,没有任何角落得以幸免,旅店业首当其冲,人们不再外出旅游,不再有南来北往的客商,人们只为衣食饱暖而奔忙。
收入锐减,但支出却与以往相差无几,地租,贷款利息、捐税,各种贷款等等账单如雪片一样飞来,希尔顿马不停蹄地奔波在银行之间。
但能够调出大笔资金的银行已所剩无几,希尔顿只好向莫迪家族求助,这是一个很难打交道的家族,借钱更非易事。
几度周旋,希尔顿终于以公司股票为抵押换取了30万元的紧急贷款,然而,30万元用尽之后,危机仍然没有过去。
为了免于破产,希尔顿接受莫迪的建议,与莫迪家族共同管理希尔顿饭店,成立"国家旅馆公司"。
双方的合作不很愉快,很快宣告破裂,希尔顿又一次陷入困境,他顾不上探望妻子和新生的男孩,到所有能够想得起的熟人那里去登门拜访,寻求帮助。
希尔顿终于战胜了大萧条,"艾尔帕索"巍然屹立,。
权术、策略、耐心、机遇,缺一不可
母亲逝世前曾和希尔顿作过一次长谈,她微笑着向儿子挑战:"你的旅馆已遍布全国,你该满意了吧,唐尼?"
希尔顿深知母亲的用心,他果断地回答:"不,我还没有得到它们当中最宏伟的那一座,我要争取,您看着吧!"
母亲1947年病逝,她在另外一个地方仍然注视着儿子奋斗的背影,她很欣慰,儿子太像他的父亲了,终生都在为理想冒险。
好多年来,希尔顿一直倾慕着旅馆业的尊贵"王后",他的衣袋里常年装着一幅彩色照片,那是从某个杂志上撕下来的。图片上"华尔道夫"大旅店灯火辉煌,在纽约绚烂的夜色中,犹如一座圣殿。
"华尔道夫"太动人了,在希尔顿的心目中,过去的一切都黯然失色,只有"华尔道夫"才能使他不断奋斗不断前进。他甚至将自己的事业也分为两个阶段:华尔道夫前期、华尔道夫后期。
收买计划受到种种阻力。
首先"华尔道夫"双亲在上,一位是正在负责经营的旅馆公司;另一位是纽约的不动产公司,它拥有旅馆的地皮,并且持有否决权。没有征得他们的同意和默许,希尔顿无论如何不能将这位"新娘"接回家。
其次,对"华尔道夫"表现了浓厚兴趣的已不止一人,而且这些竞争对手都有很强的实力。希尔顿必须抓紧时机,否则"华尔道夫"就可能落入别人手中。
时间在一天天的流逝,然而公司董事会依然无动于衷,他们对如此庞大的收购计划表示很不理解,希尔顿向他们反复解释磋商都无法扭转他们的偏见。
希尔顿决定单独成立购买集团,用自己的钱购买,这样就无人能够阻止他的行动了。他去请教了一位华尔街的金融专家,在专家的指引下,希尔顿在下午一点半准时前往证券交易所,买下"华尔道夫"的全部上市股票,获得了控制权。一次性投入现款300万元。
1949年10月12日,希尔顿终于买下了"华尔道夫",娶回了梦寐以求的"新娘"。他的估计没有错,"华尔道夫"果然不负厚望,经营状况日趋良好,赢利丰厚,很快便还清了所有的债务。
希尔顿又增添了许多服务项目,使"华尔道夫"无论在吃、住,还是游乐都成为上流社会的中心舞台,是豪华中的豪华。
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希尔顿的名字和"华尔道夫"连在一起,在旅店经营业的顶峰上闪闪发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