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轶事——88岁的多丽丝.莱辛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发生了一些小小的意外:瑞典皇家文学院终身秘书长赫拉斯.恩达尔颁奖前无论如何联系不上获奖者、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原来这位还差11天满88岁、诺贝尔文学奖史上最年长获奖者独自一人打车购物去了。当她回到北伦敦寓所,见门前挤满闻讯赶来的记者,问明来意后不无幽默地说道:“我以为你们在这儿拍连续剧外景呢”。尽管诺贝尔奖本身变得越来越缺乏“星味”,但每个获奖者却都有其不寻常处。多丽丝.莱辛的不寻常,也许始于其诞生的一刻。
她的父母都是地道英国人,她本人却出生于波斯(今伊朗),1925年6岁时随全家移居非洲罗得西亚(今津巴布韦),并在那里读过后来被其称为“地狱般孤寂”的青少年时代。
她家境贫寒,15岁即因眼疾辍学,16岁走入社会,先后当过接线员、保姆、速记员等,到1949年她离开罗得西亚、经南非开普敦搭乘客轮移居英国时,她已结婚两次、离异两次,并有了3个孩子。
在万里飘摇的轮船上,一贫如洗的她只有两件行李:怀抱的幼子,和背囊里的处女作《野草在歌唱》。这是一部以罗得西亚白人农场主之妻被黑人男仆杀死为题材的小说,反应了非洲殖民地的种族压迫和矛盾,虽是第一部作品,却已奠定了她后来长期坚持的写作题材和风格:殖民地主题、妇女家庭题材、心理描写和第一人称叙述方式,这部特别作品让她一举成名。
此后她接连发表了《暴力的孩子们》五部曲,即《玛莎·奎斯特》(1952年)、《良缘》(1954年)、《风暴的余波》(1958年)、《被陆地围住的》(1965年)和《四门之城》(1969年),在这5部前后连贯的作品里,她用女性第一人称的视角,细腻、生动地刻划了一个在罗得西亚殖民地长大的白人女性成长历程、心理挣扎和人生求索,被公认为她“从青涩走向成熟的作品”。
1962年,她迄今最著名、也最富争议的代表作《金色笔记本》问世,女主人公伍尔芙有五本笔记本,记述了她对非洲、对政治、对与男人关系、对性等问题的思考。被认为是“以纯女性角度讨论种种现实世界严肃问题的成功先河”。在这部结构复杂的作品中充满了理性与情感、现实与过去、政治与人性间交织缠绕,牵扯不清的头绪,但作者以自己的才气和笔触将这一切完美地纳入小说的范畴。
这部作品的问世震动了文坛,赞誉和诋毁几乎同时降临。赞誉者称之为“20世纪诠释男女关系的、为数不多的杰作之一”,而诋毁者则认为是狭隘思维和偏激思想的混合产物。推崇者早在70年代中就认为,她理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某些诺贝尔奖评委却冷冰冰地表示,也许多丽丝.莱辛“一生都不会被瑞典皇家文学院提名”。
耐人寻味的是,虽然被女权主义者誉为“女权主义开路先锋的杰作”,莱辛本人却毫不买帐,甚至公开宣称,她“从来都”不喜欢女权主义,因为“太意识形态化”了。实际上,她自己之所以饱受争议,恰因为她是个“意识形态化”的作家:早在罗得西亚她就积极投身反殖运动,还参加了英国共产党,却在1956年“匈牙利事变”后公开退党,因此一度在左、右翼阵营都饱受争议。由于她的坚定反种族隔离立场,1956年被南非当局禁止入境,直到1995年,白人政权垮台,76岁的她才重踏上南非土地。
30多年一直不被诺贝尔评委会所正视的她,却获得了几乎所有可能获得的欧洲文学奖项,取得了崇高的赞誉。难能可贵的是,她在晚年成功实现了个人文学风格的转型,创作了一系列科幻小说,如《天狼星试验》(1981年)、《八号行星代表的产生》(1982年)等,写出了对人类历史和命运的思考与忧虑。
从她对记者“我已听了30多年类似假消息”的调侃,不难看出其对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长期忽视自己的不满,但她终究表示“这个奖是我获得的最好的一张牌”,毕竟,作家和奖项彼此都需要相互承认。
耐人寻味的是,自21世纪以来,诺贝尔奖一直遵循着“英语与非英语作家交错获奖”的潜规则:2000年是用汉语写作的高行健,2001年是英国人纳保尔,2002年是匈牙利的凯尔泰斯,2003年南非库切,2004年德语作家、奥地利人耶利内克,2005年英国哈罗德,2006年土耳其帕幕克,虽然某些博采网站给意大利人马格里斯开出最高赔率,但许多有经验的评论家却早就胸有成竹:最后的获奖者必将在莱辛和澳大利亚诗人穆瑞中产生,因为“又该轮到说英语的了”。
曾享有世界最高声誉的诺贝尔文学奖已因某些非文学色彩的过于浓厚而颇受争议,近年来又流露出诸如英语与非英语作家轮流坐庄,和优先照顾年迈作家的平衡主义倾向,这不免让这个奖项的耀眼光环又减色几分,尽管对于获奖者莱辛,这项殊荣无疑是当之无愧、甚至如她所言“迟来30年”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