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轶事——胡适与缩微的两段情缘
胡适之先生是一位最懂得搜求和保存图书资料的学者。抗日战争期间,他以驻美大使的身份和地位,极力促成了运送一批国立北平图书馆珍藏的善本书到美国国会图书馆,免遭战火蹂躏或被敌人劫掠的命运。这批善本图书运到美国国会图书馆不久,全部拍成缩微胶片,共计1056卷。1948年,北京图书馆从美国买回了这批珍贵善本书的全部胶卷,目前仍完好地保存在该馆,而原书被运往台湾。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早在1928年北伐完成后,当时由刘复(半农)与李家瑞负责搜集中国地方俗曲,共计六千余种,并编辑了一部《中国地方俗曲总目稿》。抗战期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西迁四川,这批曲本也随着该所其它文物转运到四川。抗战胜利后还未开箱,又被辗转运往台湾,直到1961年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图书馆———傅斯年图书馆兴建落成后,这批珍贵曲本才开箱整理以便研究利用。
这期间恰好胡适之先生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因为他研究学问的范围偏重于文史资料方面,所以他成了史语所图书馆的常客。
一次偶然机会,胡适之先生发现了这批珍贵文献,他非常高兴。为了更好地保存和传播民族文化,立即作出决定,除拨专款尽快购置缩微设备外,还选派专人赴日本东京庆应大学进行缩微技术培训。
不久,培训人员返台后,立即着手整理拍摄这批珍贵的地方俗曲唱本。经过两年的紧张拍摄,于1963年摄制工作全部完成。可惜的是,胡适之先生先于1962年初逝世,他未能亲睹这项极具研究价值的缩微工作的完成,真令人痛惜。
由于这项工作曾获得哈佛燕京学社的全力资助,因此,根据胡适之先生生前遗愿,在摄制工作告成后,特地冲印一套拷贝赠于该社。以后英国剑桥大学和多所国际闻名汉学研究机构,都相继订购了这套珍贵的曲本缩微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