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传记在线阅读

第九章黎明之前的黑暗
    1.美法结同盟
    在寒冷的福吉谷,突然传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1778年5月4日,大名人轶事陆会议正式批准美法同盟条约。法国承认美利坚合众国是个独立的主权国家,两国友好通商,建立军事防御同盟。法国将直接出兵支援美国独立战争。
    这是长时间来美国外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努力的重大胜利。
    华盛顿意识到,法国的介入,必将带动它的同盟国的支持。这样,英国在国际上将陷于空前的孤立,其海上封锁会被打破,这必然大大加强美国独立战争的力量。
    华盛顿不但是军事统帅,而且还有着胸怀全局、对政治外名人轶事名人轶事总体思考的领袖素质。独立战争刚开始他就意识到,要想打败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必须取得国际支持,特别是欧洲国家的支持。
    英国在数百年的殖民争霸行动中,和欧洲列强结下了深深的怨恨。
    最典型的是英、法两国长达一个世纪的争霸,直到“七年战争”法国战败告一段落。法国在印度的利益全部丧失,在北美只剩下几个岛屿,在南美只剩了圭亚那。英国一跃而成为世界最大的殖民强国。
    美国独立战争爆发,令法国感到幸灾乐祸。它希望能给英国势力以打击,乘机恢复失去的殖民地和海上贸易地位。1776年美国发表《独立宣言》前后,法国一些高层人士,就主张对美国革命抱支持态度。外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大臣韦尔热纳伯爵曾向法王路易十六列举了这样做的三大好处:一、可削弱英国势力,增强法国势力;二、可造成英国贸易巨大损失而扩大法国贸易;三、还很可能收回部分被英国夺去的美洲殖民地。
    欧洲的几个老牌殖民国家如荷兰、西班牙也大致采取支持美国的态度。
    美国人认为,正好利用欧洲列强与英国的矛盾,争取国际支持,加速独立战争的胜利。他们派出了精明强干而又极有声望的几位代表,前往欧洲积极开展外名人轶事名人轶事活动。争取法国的外名人轶事名人轶事承认,并参与对英作战。这些代表中,有西拉斯·狄安、本杰明·富兰克林和阿瑟·李等,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富兰克林。
    法国人知道,富兰克林是驰名世界的学者和科学家,他在电学方面的杰出发明,使他成了法国科学院的名誉院士。他搞外名人轶事名人轶事活动朴实无华、独具一格的风度,赢得了无数法国人的钦佩。他广泛接触各界人士,争取同情和支持。法国知识界认为他可与思想家卢梭媲美,政治界则认为他是靠得住的国际盟友,而宫廷贵族们则为他的高雅风度所折服。富兰克林的形象,甚至出现在各种纪念章和鼻烟壶上,他成了美利坚民族的象征,美国革命成了法国街谈巷议的话题。
    富兰克林等人的外名人轶事名人轶事活动取得了显著效果。法国政府在军名人轶事火、物资、财政等方面,暗中给了美国许多援助。1776年5月,国王路易十六正式同意拿出价值100万列维尔的武器,通过法国人办的公司和虚设的商业机构提名人轶事供给美国人。
    话又说回来,富兰克林个人的声望和活动虽然是一种优势,但美国这场独立战争能否稳操胜券,实在没有把握。特别是1776年和1777年之间,美军在纽约和费城接连失利,使法国人不得不谨慎从事。一旦宣布与美国结盟,就意味着对英国宣战。因此他们一直在权衡利弊,小心观望,迟迟不敢落下这着棋子。当美国代表狄安、阿瑟·李和富兰克林请求签订法美商约和希望使用法国的8支船队时,连最支持美国革命的外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大臣韦尔热纳,也拒绝美国人的要求。
    萨拉托加大捷的消息传到巴黎,行情马上看涨。这场胜仗展示了美国的军事力量和胜利的美妙前景。富兰克林不失时机地把消息通知法国政府,并运用灵活的外名人轶事名人轶事手段,给法国施加一些压力:如果法国不同美国结盟,美国将掉过头来同英国议和。
    关于与英国议和修好,的确不是空穴来风。柏高英将军的投降使英国朝野震动。英国政府被迫改变政策,向美国伸出了橄榄枝,做出和平的试探。他们派出一个和谈委员会去美国,又派出密使去巴黎与富兰克林接触。英国提出的和平条件是,允诺给予不完全的独立,主要内容包括:英国议会放弃向殖民地征税,不向殖民地派军队,撤销美国所反对的英国议会法令;只要北美承认英国的宗主权。
    美国人要的是完全独立,对这种条件自然不会接受。与英国的和谈,却成了美国对法国外名人轶事名人轶事谈判的筹码。1777年12月初,美国特使再次向法国提出缔造通商条约的问题。法国害怕美英和解于己不利,加快了法美结盟谈判的进程。法国政府代表探问富兰克林:法国要采取什么步骤,美国才会拒绝英国人的和解条件?富兰克林直截了当地回答:必须立即缔造一项贸易与同盟条约!
    为了不坐失良机,法国外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大臣向国王说:“法国外名人轶事名人轶事政策的根本宗旨,是用承认殖民地独立来削弱英国。现在不抓住机会,这种机会也许永远不会再出现了。”
    经国王批准,1778年2月6日,《美法通商条约》和《美法同盟条约》正式签订。代表法国签字的是韦尔热纳外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大臣,代表美国签字的是本杰明·富兰克林、西拉斯·狄安和阿瑟·李。法国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承认美国的国家。条约规定,美英名人轶事名人轶事战期间,一旦法国与英国名人轶事名人轶事战,双方应互相支持。任何一方不得单独与英国停战或媾和,直到美国的独立得到确立为止。条约缔结四个多月后,英国海军炮击法国船只,英法之间在“平静”15年之后重新开战。
    后来,西班牙也认为这是从英国手中夺回北美佛罗里达和直布罗陀、米诺加岛、牙买加岛的有利时机,于1779年6月也向英国宣战。
    俄国于1780年3月提出了武装中立宣言。接着又联合普鲁士、荷兰、丹麦、瑞典等国,组织“武装中立同盟”,乘机打击英国海上力量。
    美国这场独立战争逐步变成了国际争端,国际环境对美国更为有利了。
    华盛顿非常清楚,美法结盟可能使美国“从困难中摆脱出来”。对法国而言,“没有比在天平上从英国一边取下像美洲那样重的砝码,放在自己一边更为有利了”。但是在欢庆的时刻,华盛顿的头脑非常冷静,他告诫人们:“美法结盟仅仅提名人轶事供了一个有利的契机,要想取得独立战争的胜利,美国人民必须继续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
    他提醒大家说:“人往往易走极端。对不列颠的仇恨,可能促成对法兰西的过度信任。”他提出一个原则:“对任何国家的信任,不可超过其本身利益所能约束的范围。我非常担心,由于法国承认了我们的独立,并且和我们结成了同盟,因而我们就认为再也没有什么可做的了,从而松懈下来,苟且偷安,高枕无忧起来。”
    萨拉托加英军大败和美法同盟缔结成功,使得英国王室和内阁非常被动,一时无计可施。1778年2月,内阁首相诺思提出了承认美国独立的主张,但国王乔治三世态度顽固,他说宁可失去王冠也决不向殖民地屈服。
    华盛顿的立场是鲜明的。他坚持认为:没有独立,就没有和平。他说:“除独立以外,其他一切都不可能算是达到目的。……明眼人一看便知,时至今日,发生了这一切以后,建立在依附原则上的和平,也只能意味着羞辱与失败。”
    华盛顿的爱国精神和凛然正气,得到人民群众和大名人轶事陆会议的赞同。6月初,英国的“和谈委员会”成员从伦敦来到美国。他们知道华盛顿的态度举足轻重,便带着华盛顿在英国的一位好友的信件,前来会见华盛顿,请求总司令给代表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开一张去约克镇的通行证。华盛顿断然拒绝,并建议大名人轶事陆会议不同这个代表名人轶事名人轶事谈判。几天后,大名人轶事陆会议正式回复:除非英国军队全部撤走,立即承认美国独立,否则决无和谈可言。
    英国和谈委员们在美国逗留数月一无所获,最后只得打道回府。临行前发表了一个带威胁口气的“宣言”。声称如不废除同法国的同盟条约,拒绝同英国议和,这将意味着一场毁灭性的战争。
    殖民名人轶事主义者就是这样不肯轻易退出历史舞台!这个时候,它自以为还有一支装备名人轶事名人轶事良的军从,占据着美国最大的城市——费城。
    就在英国政府一只手派遣和谈代表去美国讨价还价的时候,另一只手同时在积极备战。他们决定阵前易帅,派亨利·克林顿将军接替威廉·豪勋爵的司令官职位。
    英军的失败,令这位侵略军司令受到很多责难。英国人说他听任叛军把他指挥下的优势军队围困在城市里,指责他没有与柏高英配合,致使英军惨败。豪将军不服气,埋怨英国内阁不听他的建议,他自知没法再干下去了,就提出辞呈。亨利·克林顿将军于5月11日起接替指挥英军。
    新上任的亨利·克林顿将军,对下一步的战争作出了新的部署。他密切注视着华盛顿和法国军队的动向。据他侦察得知,一支强大的法国舰队,载着1800名官兵正向北美驶来,协助美军作战。
    英国的新司令上台,重新部署兵力,准备再战。华盛顿更是时刻警惕,准备迎接新的军事进攻。他提醒他的同胞,千万不能因为有了法国的承诺,从而松懈警惕。
    5月20日,华盛顿在福吉谷得到情报,英军似有撤离费城的迹象。
    费城军营里出现忙乱,英国人忙着收拾个人行李。有人在拍卖东西,重炮装上了船,运输船上安装了运载马匹的设备,装好了干草饲料。
    华盛顿冷静分析,很可能是敌人真要撤退了。因为英法之间一开战,法国海军有能力封锁水路,英军驻在费城就很危险。但还不清楚他们撤向何处?敌人在撤退前是否会发动一次恶战?
    狡猾的英军行动十分诡秘,将近一个月按兵不动,仍然把费城控制在手中。目前英方亨利·克林顿手中的人马约有1.5万人,华盛顿的大名人轶事陆军也差不多是这个数目。
    6月18日清晨,克林顿将军率领全部英军迅速撤出费城,向着桑迪岬半岛开进。桑迪岬半岛与大名人轶事陆之间有一道很深的海峡,英军用船只组成一座跨越海峡的浮桥,让陆军部队开过去。然后再分散去斯塔滕岛、长岛和纽约岛。英军在纽约大抓壮丁,给大船配备人员准备出海。看来是准备对付法国舰队的到来。
    美军随后收复了费城。
    2.出现了腐败
    乘英军撤退之机,华盛顿乘势追击:派在萨拉托加战役中负伤的阿诺德将军率一部留守费城;令从英军那里名人轶事名人轶事换回来的李将军和韦恩将军,分别率军前去柯利尔渡口。华盛顿亲自率领主力部队渡过特拉华河,到普林斯顿扎营。又指挥民兵埋伏在英军退却路线两旁的森林中,截断水源粮草,破坏桥梁,伺机打击行进中的敌人。
    英军部队臃肿庞大,动作缓慢,首尾拉出足有12英里。而美军轻装前进,已赶到英军前头。英军主将克林顿突然发现这一情况,立即改变行军路线。由北上改为往右折,向通往蒙默斯和米德尔顿的方向,再到海口登船去纽约。
    6月27日晚,英军8000主力到达蒙默思附近驻下休息,右翼是黑森雇佣军,据守在与米德尔顿相连的大路上。李将军现在已恢复副总司令职务,带领6000美军前锋追赶到距英军仅5公里的地方,华盛顿率领主力部队跟在后面。华盛顿命令李将军立即进攻敌人左翼,主力部队从右翼包抄过去。战场形势对美军十分有利,应该是稳操胜券了。可是这位复职的李将军又积名人轶事名人轶事不改故态复萌。战斗刚刚打响,李将军莫名其妙地违抗军令,带领部队往后撤退。取胜良机稍纵即逝,反倒打乱了华盛顿的部署,使韦恩的部队找不到友军,一侧暴露在敌军名人轶事火力之下,陷入一片混乱。韦恩两次派人要求李将军调回部队支援,得不到任何答复,不得已跟着撤退。华盛顿赶到前沿时,战局已十分紧急,立即命令格林从左面冲杀,韦恩从正面抗击。美军打得机智勇敢,一直打到夜幕降临终于反败为胜。克林顿害怕遭到夜袭,趁着月色连夜运走伤员逃之夭夭。
    美军这场追击战本可大胜,可惜因李将军的抗命放跑了大鱼。
    华盛顿对李将军的战场表现感到很恼火,险些坏了大事。就向先头部队书面调查取证,成立了由一名少将、4名准将和8名上校组成的军事法庭,对李进行审理。审问过程中,李将军脾气暴躁,说话刻薄,甚至恣意谩骂。法庭调查结果,判定他违抗军令,未对敌军发起进攻。军事法庭最后给予停止指挥权一年的处分。李将军还是不服气,就给大名人轶事陆会议主席写了一封辞语侮慢的信件,结果他被革除军职一撸到底,回到弗吉尼亚老家去了。
    美国的独立战争,如果都像人们所盼望的那样顺利,胜利早就应该来到了。可惜天地间总是“好事多磨”。“假如”法国的舰队早些到来,就可能使英军陷入困境。美法联合作战,从海上和陆上包围英国军队,切断其向纽约撤退的通路,就可能迫使英军投降。事实上法国派出的由12艘大战舰和6艘快速舰组成的舰队,逆风在海上航行了整整87天,才于1778年7月初到达弗吉尼亚海岸。
    姗姗来迟的法国舰队,受到美国军队的热烈欢迎。乘舰而来的有地面部队4000人,同来的有法国驻美国公使热拉尔。舰队司令是久负盛名的沙场老将德斯坦伯爵。华盛顿被大名人轶事陆会议授权,同德斯坦司令官共同制定进攻计划。
    他们计划第一步攻取桑迪岬。法国舰队很可能摧毁停泊在那里的英国舰队。华盛顿率领美军渡过哈得孙河,待法国舰队攻势得手即配合行动。当时法国官兵也异常兴奋,他们以“把美洲从英国国旗下拯救出来”的勇士自居。
    他们的第二个计划是夺取罗得岛。这里是英军的重要军事要塞和物资储备基地。统率该岛的皮尔戈特将军,手下有6000人马,分布在岛上的各个工事和防线。
    遗憾的是,由于各种原因,两次机会都化为泡影。1778年这一年的战局,就这样以美法联军无大作为而虚度过去了。
    1779年的仗怎么打?经过周密分析研究,华盛顿决定仍应采取守势。以防守来赢得时间,解决内部新出现的严重问题:统一思想,加强名人轶事名人轶事结,积蓄力量,协调与法军的联合行动,以对付仍然急于速战速决的英国军队。
    内部新出现了什么问题?是美国国内的经济状况正面临巨大困难。
    连年战争弄得国家名人轶事名人轶事疲力竭。青壮年离开农村去服役打仗,农业欠收,粮食饲料缺乏,部队给养困难。各地出现严重的腐败现象,许多人投机倒把、侵吞公款,大发国难财,各种社会弊端蔓延滋生起来。它像腐蚀剂,侵袭着合众国的肌体。
    问题的根源首先是政界腐败。有的人自私自利,玩忽职守,漠视国家民族利益。华盛顿非常了解社会,他发现懒惰、放纵与奢侈似乎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尚。投机取巧、损公肥私、贪求财富似乎已成为各阶层人们追逐的目标。名人轶事名人轶事派纠纷、个人争执是当前的大事,而整个国家的头等大事——债台高筑、财政崩溃、货币贬值、信用扫地,则一再拖延不决……美元在费城天天在贬值。但是,大名人轶事陆会议的一些当权者却沉浸于音乐会、宴会之中。每次动辄花费三四百镑。由于货币不断贬值,一个士兵用4个月的薪饷,还不够为家庭买一蒲式耳的小麦。一名上校的薪饷,买不了供他喂马的燕麦;而一个普通劳工或一个快邮传递员赚的钱,比一个军官的薪饷多3倍。
    美国迫切需要时间来调整自己。所以华盛顿的作战计划是本年度对英军只组织一些小战斗,但要组织一次较大规模的西征,讨伐印第安部落。
    此时英军有一万六七千人,在人数和装备方面都超过美军。英军就故伎重演,不断进行袭击和掠夺。野蛮的暴行更激起美国人民的反抗情绪。
    5月末,英军攻占了战略要地石角和维尔普兰克角。
    华盛顿决定发动小规模奇袭,完全可以收复石角要塞,消灭敌军有生力量。这个任务他委托骁勇善战的韦恩将军去执行。
    奇袭计划十分周密。先派一批先头部队去抓敌哨兵,扫除前进障碍。
    后面不远是主力部队,由名人轶事名人轶事选的200名官兵组成。等到炮声一响,西点驻军将派出一支部队赶来,协同参加对拉斐德堡的进攻,确保扩大战果。
    韦恩带领他的轻步兵按计划顺利进行。7月15日正午,他们从离石角14英里以外的驻地出发,越过山冈、踩过沼泽,晚上8点到达距石角要塞一英里半的地方休息。到午夜11点半,由一位当地的黑人带路,夜袭队了无声息地直奔石角。那位黑人是个小贩,常到据点来卖水果,所以和英军混熟了。黑人单独走在前面,正确回答了第一个哨兵的口令。
    正同他说话的时候,两个跟在后面装扮成农民的士兵立即扑上去,堵住了哨兵的嘴巴。接着又如法炮制,处置了在堤道口上站岗的第二线哨兵。
    夜袭队畅通无阻涉水直抵岩角。守军除阵亡外全部投降,无一人漏网。
    美军的整个损失是死15人、伤83人。韦恩将军头部受了伤,但战斗结束后他命令部下对投降者优待,不许虐待报复,要保护其生命安全和他们的私人财物。
    亨利·克林顿得到石角失守和拉斐德堡危急的消息,立即召回军队和船只,沿河而上解救拉斐德堡之围。等到克林顿的大军赶到石角,美军已带着俘虏和战利品撤走,留下的只是一片断壁废墟。
    华盛顿本年度的作战计划中,有一项大规模的对印第安部落的征讨。
    征讨印第安部落的直接起因,是有几个部落被英军和王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分子利用,曾和大名人轶事陆军名人轶事名人轶事过火。若从深层分析,不难发现欧洲殖民者开发北美,就是不断剥夺土著印第安人的家园,将其驱赶向西部荒原。当年的英法之战和目前的美英之战,名人轶事名人轶事战双方都把尚处于氏族社会的印第安部落当成棋子和筹码加以利用。美利坚建国伊始,就把开疆辟土、向西发展作为一项国策。现今既然师出有名,即使大名人轶事陆军对英作战只能采取守势,仍然要抽出庞大兵力西征。对于印第安人来说,无论是英国人、法国人或是美国人,都不是真心实意的朋友;来者不善,不会给有色种族带来福音。1778至1779年之间,乔治·克拉克曾带领一支弗吉尼亚的武装垦荒队,同英军和印第安人作战,攻占了一些地方。1779年夏天,华盛顿把司令部移驻纽约附近的西点。随即派遣沙利文将军率领5000将士西征数百英里,讨伐印第安人。华盛顿在给予沙利文的训令中指示:
    “当前的目标,就是要完全摧毁并踏平他们所聚居的地区,要尽可能地多抓俘虏,不管男女老少,抓得越多越好。……要等到我们已经卓有成效地惩治了他们以后,我们才可以俯允言和,并且要竭力因势趁便,利用他们的恐惧心理,来取得更多的好处。”
    8月29日,沙利文的部队在新城与1200名王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分子和印第安人作战,大获全胜。参战的印第安人名人轶事大部被杀,村庄遭焚毁。美军乘胜继续扫荡易洛魁人,四十余个印第安村落被夷为平地,山林果树全被砍光。
    老弱妇孺何罪,遭此涂炭?
    这就是“落后就要挨打”的美洲版本,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美国一方面向英国要自名人轶事由、反暴行,另一方面却奉行种族歧视,野蛮地滥杀无辜的印第安平民。只因后勤供名人轶事应跟不上,粮食弹药消耗将尽,加之疾病流行,美军才不得不撤兵停止征讨。这次征战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视,为日后留下无穷后患。美军和印第安人之间的关系恶化、矛盾和仇恨大大加深;英军和王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势力乘机加以利用,给独立战争造成更多的阻碍。
    此后数年间,纽约州的农村便经常遭到印第安人的报复性袭击。
    3.呼唤联邦制
    就在人们对美法联盟满怀希望、以为独立战争就会马到成功的时候,严酷的现实却告诫人们:通向胜利的道路还很漫长!
    法国舰队来美洲已经一年有余,美法联军的几次行动都未取得预想的战果。合作进攻纽约的计划未曾面世便胎死腹中。10月间打响的萨凡纳战役,又以美法联军的失利而名人轶事名人轶事了白卷。转眼1779年的冬天来临,美军后勤保障困难重重,重现了一年前福吉谷之冬的困境。更严峻的是,英军乘着萨凡纳胜利之余威,气势汹汹反扑过来。
    华盛顿只得恳求各个州县提名人轶事供援助和补给品,使他的军队免于解散。大多数群众发扬了高度的爱国热情,在大雪封门的情况下,给部队送来必需物品。妇女们送来粮食和鞋袜、衬衣、毯子,并聚在一起为士兵缝补衣服。
    尽管华盛顿干方百计解决部队的给养问题,还是难免怨声载道、士气低落;有的开小差,甚至发生了兵变。
    这种困境一直没有改善。大名人轶事陆会议派出一个3人委员会来营地现场考察,发现实际情况绝非言过其实。军队已5个月没有关饷,存粮仅能维持6天,医药条件也极差。
    由于供给长期匮乏,有的官兵忍无可忍,终于发生了兵变。5月15日黄昏时分,康涅狄格前线有两个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在操场上集合,宣布他们打算卷起行李回家。梅格斯上校在宾夕法尼亚过来的几个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协助下,对发动兵变的人反复劝说,肯定他们过去的良好表现,肯定他们为之奋斗的崇高目标,还提到大名人轶事陆会议所许诺的将来的补偿。他们的回答是:他们的痛苦太多了,不是空洞的诺言所能解决的。他们对这种许诺已经失去信任,需要马上得到救助。
    好不容易才说服他们回到营房,有少数人打着背包又跑了出来。部队对不听劝说者实行了拘捕禁闭。华盛顿除了大名人轶事陆货币——美元外,实在没有别的东西来给部队发饷。美元贬值,百物疯涨。要弥补货币贬值的损失,又需要发行巨额的货币。这样恶性循环显然行不通,他只有焦急地向各州县寻找面包。
    部队逃亡减员十分严重,他营里的士兵几乎不足4000人。就在这时候,发现了敌人在美军营地里秘密散发传单,鼓动美国士兵开小差,投诚效忠英王。
    华盛顿尽量采取耐心说服的克制态度。他是军队的统帅,又是军人的朋友。他对军队所遭到的艰难困苦十分理解,不愿意采取惩办镇压办法。他极力向大名人轶事陆会议和各州议会反映问题,另一方面向官兵说明政府也有困难,要求进一步表现出耐心和毅力,以保持自己在国内外享有的崇高荣誉。
    最严重的一次兵变发生在1781年元旦。宾夕法尼亚6个名人轶事名人轶事中的1500人发动了武装兵变。原因仍旧是缺衣少粮领不到薪饷,官兵们觉得受了政府的愚弄。他们应征入伍时,政府明文规定“服役3年或不超过战争持续的时间。”而当3年期满应该退役时,政府把服役期解释为“整3年或直到战争终了为止”。正在为这事闹得不可开名人轶事名人轶事,一个州代表名人轶事名人轶事来到军营。他们只给服役期为6个月的新兵发黄金,反而不给老兵发。理由据说是要求新兵6个月满后超期服役,老兵则应该属分内之事。这一作法显然有失公允,立即引起了一场兵变。老兵们扬言要开到费城去,向大名人轶事陆会议讨个说法。司令官韦恩将军带着军官们前来制止,双方发生了流血冲突,一名军官被打死,10余人受伤。哗变部队随即奔费城而去。
    对待这样重大的事件,华盛顿仍然保持耐心和冷静,指示韦恩将军“尽量不用武力解决问题”,以免迫使兵变部队投入敌人怀抱。他要韦恩同部队一起去,以便控制部队的“越轨行动”,说服他们坐下来对话。
    果如华盛顿所料,英军司令官亨利·克林顿侦察得知美军内部发生兵变,以为天赐良机,立即秘密派出特使,去到兵变部队策反,提出许多诱人的建议和许诺,以使他们“恢复对王室的忠诚”。
    华盛顿的耐心说服、坐下来对话的方法又见成效,事态迅速平息下去。兵变一方接受了谈判条件,撤消了武装赴费城的行动。随即把英军派来的两个密使抓起来处决了,让克林顿将军偷鸡不着蚀把米,闹了一场空欢喜。
    时隔20天,一支新泽西部队也东施效颦,发动了兵变。这是政府同兵变妥协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带头者以为施加压力,就可以得到想要的东西。华盛顿为了防止事态扩大蔓延,这一次采取了断然措施。他动用军队,迫使兵变者无条件投降。兵变部队被迅雷不及掩耳的包围所慑服,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出了为首的策划者。两名首恶分子被当场处决,这场兵变未成气候就彻底瓦解了。
    由于华盛顿恩威兼施处理得当,一场场可能导致恶果的兵变都顺利平息。大名人轶事陆会议和各州政府,在震动中看到问题的严重性,此后对部队的物资供名人轶事应逐步有所好转。
    一次次的挫折、困苦、奋斗甚至危机,使华盛顿在军事斗争之外,思考了更多、更深刻的社会和政治问题。
    华盛顿认真冷静思考后,认识到诸如货币贬值、物资匮乏等问题长期无力解决,与大名人轶事陆会议的工作效率低下有着直接关系。这主要是个体制问题。这个机构缺乏应有的权力,组织松散,各州自行其是,似乎像个董事会,不能形成强有力的统一指挥。在残酷的战争中,他比任何人都深刻地体会到,加强大名人轶事陆会议的权力,建立统一的正规军,把13个州联合成一个统一的联邦制国家,是最重要和紧迫的任务。他说:“整个大名人轶事陆可比做时钟的运转,各州只是较小的零件。如仅求较小零件的完好无缺,而对重要部件如摆轮、发条则置之不问,欲求整个时钟的正常运转,势必徒劳无功。”
    他这番话是有针对而言的。在美国,移民们出于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憎恨,对中央集权有着根深蒂固的厌恶和畏惧心理。把中央集权与专制暴政等同起来,总想用各自的“州权”来抑制中央权力。因而长期以来,大名人轶事陆会议的权力极为有限,连征税权都没有。只得把支持军队的工作名人轶事名人轶事给各州政府去做,使得军队的规模和待遇极不均衡。几年前,曾起草了一份建立“邦联”的文件。1777年虽由大名人轶事陆会议讨论通过,却因个别州的反对而不能生效。直拖到1781年3月1日,《邦联条例》才终被各州正式批准,美国从此成了一个“邦联制”的国家。
    华盛顿不是一个政治理论家,但他从切身体验中认识到,政治体制改革是取得独立战争胜利必不可少的条件。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才能有效地动员全社会力量,同心协力地进行这场全民族的总体战。尽管“邦联制”的中央权力仍然十分有限,毕竟已经向着建立“联邦制”国家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
    这时候亨利·克林顿指挥的英国军队,趁着萨凡纳的胜利,竭力寻求决战的机会。与华盛顿军队的冻馁困苦成对比,英国军队有海上运来的给养和掠夺当地人民的财物,过着骄奢的生活。他们认为现在正是进而攻之的大好机遇。于是,克林顿在1779年圣诞节刚过,亲率8000大军,乘坐运输舰于1月6日启程南下出征。打算夺取重镇查尔斯顿和攻占整个南卡罗来纳州。
    英军舰队2月11日驶抵查尔斯顿港口。英军总兵力已达1万人;查尔斯顿的守军林肯部队加上民兵总共还不到5500人。华盛顿预感到查尔斯顿不可守,主张主动撤离。但林肯将军别有见解,千方百计组织增援部队,决意死守城市。一念之差失却撤退的机会,小小查尔斯顿很快被优势之敌四面合围,与外界完全隔绝。林肯将军率领所部苦守孤城,支撑了3个月终至山穷水尽。到5月1日,五千多美军被迫投降,查尔斯顿落入敌手。
    这是美国独立战争以来最惨重的一次失败,也可说是黎明之前的黑暗。查尔斯顿的失守又授人以口实,大名人轶事陆会议委任盖茨将军为南方军司令,作为实现替换华盛顿的第一步。但是这位盖茨将军很不争气。8月16日,新上任的他在南卡罗来纳指挥部队同英将康华利名人轶事名人轶事战,结果一败涂地。是役美军伤亡900人,1000人被俘。战败的主要原因,是在战斗危急关头,盖茨贪生怕死放弃指挥,带头骑马落荒逃命。这位被吹捧得不可一世的英雄人物,立即遭到全国上下的谴责。大名人轶事陆会议只得将其撤职,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军事法庭审判。从此盖茨退出了军界,回到弗吉尼亚老家颐享天年去了。
    大名人轶事陆会议又请华盛顿出来收拾残局。

举报

第十章最后一战约克镇
    1.阿诺德叛变
    面对查尔斯顿失陷后的逆境,华盛顿很善于运用辩证法观察战争形势,的确不愧为一代军事天才。他透过失败的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影,看到了胜利的曙光;眼前的困难,正预示着即将到来的胜利。
    英军攻占查尔斯顿之后,亨利·克林顿认为南方已被征服,留下一支队伍驻防,自己返回纽约。此时,他通过间谍得到情报,称华盛顿军营不久又将有大规模兵变,新泽西州民众“普遍存在不满情绪”。据此,他打算再搞一次突然袭击。他派出5000人马,携带轻型火炮,杀气腾腾侵入东新泽西。6月5日从斯塔腾岛渡海登陆,进攻伊丽莎白角。英军将领没有考虑到,战火烧得越远,他们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陷得越深。
    这次英军的“乘胜”出征,可说是出师不利。当英将斯特林率领第一批英军刚刚在伊丽莎白角登陆,就被一名美国哨兵发觉。他机警地举槍射击,第一槍就正好射中斯特林将军的大腿。这位趾高气扬的指挥官顿时被击倒在地,昏迷过去。这至少延误了敌人两个多小时的进攻时间。
    驻守在当地的美军听到槍声,立即集合队伍迎战。但是由于人数太少,只能一边顽强抵抗,一边有组织地后退。槍声警醒了当地人民群众,纷纷拿起武器,利用自己熟悉的地形地物,随时随地打击敌人。房舍中,草垛旁,各种障碍物背后,都有出其不意的子弹飞出。英军受到各种各样的阻击。
    美军且战且退,随后和马克斯韦尔的接应部队会合,停止后撤占稳了脚跟。返转身来与英军展开了激烈的阵地战,各地民兵闻讯迅速赶赴前线助战。英军的进攻势头受到遏制,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他们对人民群众的抵抗恼羞成怒,每到一地,就疯狂地抢劫财物,烧毁村庄,奸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妇女,虐杀老弱妇孺,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这一来,更加激起东新泽西人民的义愤,决心名人轶事名人轶事结奋战,顽强打击敌人。
    正在英军寸步难行、伤亡惨重的时候,他们的主帅克林顿爵士亲率一支主力部队,驶抵东新泽西海岸。他仍然陶醉在查尔斯顿的胜利之中,雄心勃勃而来,目标是攻打莫里斯城,夺取军名人轶事火库,并攻占美军设在当地的一系列军营和军事设施。
    驻守莫里斯城的是格林将军。华盛顿立即派出部队前去支援。格林将军为了迎敌,做了周密的部署。主力部队驻守城内和城后的高地,城市周围和各名人轶事名人轶事通要道、隘口,由四乡赶来增援的民兵分别把守。6月3日黎明,英军向莫里斯城发动猛攻。英军分三路扑来,各路都遇到了顽强的阻击。虽然英军在坚固的防御体系和猛烈的炮火面前伤亡惨重,可是凭着数量上的优势反复组织集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冲锋,挤压美军防线。血战进行两个小时,敌人仍不罢手。格林将军发现,自己的战线拉得过长,有被敌人拦腰截断的危险。他立即调整部署,果断地将部队收缩到城前的一排小山上,依托工事作殊死的拼搏。
    付出了巨大代价的英军,背后受到越来越多的民兵袭击,实在应接不暇,官兵无心恋战,只好撤出战斗。撤退的英军无处泄愤,对沿途村镇进行了野蛮洗劫。美军趁机追杀,缴获了大量装备物资,还俘虏了一支敌人的后卫部队。
    东新泽西保卫战胜利结束,英军的主力便撤出了这个地区。
    英军统帅克林顿比他的前任威廉·豪更有心计。他见军事进攻不顺利,从查尔斯顿回到纽约后,设计了一个对付华盛顿的韬略:从堡垒内部去攻破,密谋从美军高级将领中打开缺口,收买叛国者。
    他看准的收买对象不是灰色落后人物,恰恰是华盛顿信赖的爱将、著名的萨拉托加战役中建立奇勋的阿诺德将军。
    本尼狄特·阿诺德是一员骁将。1778年英军撤出费城时,华盛顿因他伤势未痊愈,让他留守费城,担任城防司令。这位战场上的英雄,却经不住和平日子的考验。他在费城任职期间居功自傲,整天沉湎于酒色,还同一个亲英分子的女儿结婚。为了讨好出身高贵的年轻妻子,身无分文的阿诺德大摆排场,铺张挥霍,不久就弄得债台高筑,只好挪用公款满足私欲,一步步走向了堕落腐化。费城的群众对他怨声载道,议论沸沸扬扬。通过军事法庭的调查,市议会做出决议,将阿诺德逐出费城。
    阿诺德在费城混不下去了,就向华盛顿提出“上前线”的要求。1780年8月,他来到西点总司令部见华盛顿。华盛顿念他过去在槍林弹雨中冲锋陷阵屡建奇功,就任命他为西点驻军的指挥官。
    对待部下真诚宽厚的华盛顿万没想到,他让查有实据的腐败分子易地为官的作法,是多么严重的失策!他不知道这时的阿诺德,早已为金钱所腐蚀。在其妻子佩吉·西彭的鼓动下,他用古斯塔夫斯的假名与佩吉的旧情人、现任克林顿副官的约翰·安德鲁少校暗中挂上了钩,给英军通风报信,出卖军事机密,走上了背叛祖国的可耻道路。他四下活动,以他的防区为筹码向英国人讨价还价,企图在英军中谋取高位。
    俗话说,欲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纸里终究包不住火。阿诺德当上西点要塞司令的第二个月,趁华盛顿外出视察之机,在指挥所附近的一间暗室里,秘密会见了英国间谍安德鲁。两人进行了一场名人轶事名人轶事谋出卖西点要塞的肮脏名人轶事名人轶事易。如果名人轶事名人轶事谋得逞,英军不费吹灰之力,便可夺取西点要塞,活捉华盛顿!
    名人轶事名人轶事易谈成,安德鲁于次日清晨扮成商人模样,骑马向纽约方向急驰而去。行至中途,突然从路旁灌木丛中跳出三位民兵,拦住了他的去路。
    民兵们见此人形迹可疑,仔细进行一番盘查,果然从他的靴子里发现一封密信。信是阿诺德亲笔写给克林顿将军的,谈到他将帮助英军巧夺西点要塞的行动计划。安德鲁慌了手脚,将身上的全部钱钞和手表送上,乞求民兵高抬贵手开恩放行。可是三位民兵不为所动,毫不客气地把他押送到附近的美军据点。天公也差强人意,“夺取西点要塞,活捉华盛顿”的名人轶事名人轶事谋尚在策划之中,牵线人倒先被活捉当了阶下囚。后来安德鲁受到军事法庭审讯,因证据确凿无法抵赖,以间谍罪被判处绞刑。
    负责受理间谍案的詹姆斯上校,明知此案直接涉嫌阿诺德,竟还派人向他报告。然后才把搜查到的密信派人送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华盛顿。阿诺德是近水楼台,抢先接到报告,知安德鲁已出事了。趁华盛顿还没来得及采取措施,他强作镇定看完报告,立即上楼同妻子告别。这位年轻娇名人轶事妻竟吓得昏倒地下。阿诺德下楼来谎称有急事要去见华盛顿,跨上一匹战马一溜烟只身仓惶出逃。
    两小时后,华盛顿回到西点指挥所,得知阿诺德叛变,万分惊愕。
    他急派副官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火速追赶阿诺德,并命令各据点加强防范。可惜为时已晚,阿诺德已逃上英国旗舰“秃鹰号”,公开成为可耻的叛徒。
    由于阿诺德对美军机密了如指掌,华盛顿在军事上采取了严密的防范措施,以应付敌人可能采取的紧急行动。他命令部队高度戒备,从后方紧急调来几支部队,分布到前沿严阵以待。接着又对要害岗位指挥官进行了调动更换,对防务做了重新部署。
    接着,华盛顿向大名人轶事陆会议写出报告,请求给三位忠于祖国的民兵请功。大名人轶事陆会议批准了报告,召开庆功大会,由华盛顿宣读大名人轶事陆会议表彰三位民兵的决定。亲自给他们佩戴上银光闪闪的奖章,奖章上镌刻着“忠诚”二字。这三位民兵的名字,在美国历史上闪着光彩,他们是:约翰·鲍廷、戴维·威廉斯和以撒·冯·沃特。
    阿诺德叛国可能引发的危机缓和下去了,接着是对其妻子佩吉的处理。
    对于叛徒阿诺德,华盛顿在震惊之余感到莫大的愤慨。曾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心制订了在纽约绑架逮捕阿诺德的计划,可惜未得成功。然而,华盛顿对于妇女儿童历来关怀爱护。这个佩吉,华盛顿早年曾见到过,那时她还是个天真烂漫的小姑娘,纯洁得像天使。由于公务繁忙,有关她后来的生活道路,她的亲英立场,她与安德鲁的旧情以及在阿诺德叛国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华盛顿当时无从知晓。反而认为她是个不幸者,寄予深切的同情。当初他曾为阿诺德与佩吉的结合感到高兴,认为是“美名人轶事女配英雄,天造地设的一对”。阿诺德叛变出逃后,有人向他反映“阿诺德夫人几乎快发疯了”。华盛顿心肠软了,也更加痛恨阿诺德的变节,带给国家和妻儿的危害是多么的深重。过不久他派人把佩吉和她的孩子护送回费城她的父母家中。
    投入敌人怀抱的阿诺德一点不念旧情,在纽约发表了一项“声明”,厚颜无名人轶事耻地宣称自己是真正的爱国者,呼吁美国同胞站到英国王室一边来。不久,他被英国当局授予准将军衔。其实他是被英军当做一条狗使唤,让他率领一支由英国人、黑森雇佣军和北美亲英分子组成的约2000人的杂牌队伍。给他的任务是配合康华利,去扫荡破坏华盛顿的家乡弗吉尼亚地区。
    这个地区美国驻扎部队很少,阿诺德对美军和民兵的作战方式很熟悉,他的破坏活动一路得心应手。1781年1月,他兵临弗吉尼亚首府里士满城下,放出口信:如果不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出仓库中的烟草就要踏平这座城市。有骨气的弗吉尼亚州长杰斐逊断然拒绝,阿诺德立即发起进攻。破城后他命令部队抢走一切有用的物品,然后放火烧毁公共建筑物、工厂和商店。
    然后他率部顺河而下,沿途烧杀劫掠,无恶不作。1月20日,攻入朴次茅斯。3月下旬,他与菲利浦斯率领的英军会合。4月中旬,再度溯河而上,攻击目标仍是里士满城,想掠取正在这里集结待运的军需物资,摧毁重要的储备基地。
    仅仅短短的半年时间,阿诺德对美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他的名字在美国人民心目中成了恶魔的代名词,人民群众利用各种机会和方式惩治这个恶魔。他喝的水里常常被人投进毒名人轶事药,他骑的马几次被人偷走或弄死;在战斗中,只要发现他的身影,火力就会集中向他射击,几次险些要了他的性命。他的部队死伤最惨重,这个色厉内荏的叛国贼时刻生活在恐惧之中,睡梦中也常常吓醒。他曾经怀着无可名状的惶恐问一位美军战俘,如果他被美军抓住将会受到何等对待?
    这位年轻士兵冷静地告诉他:“先把你那条为国家负伤的腿割下来,用最隆重的礼遇安葬,然后把你本人送上绞刑架!”
    2.美法联合进军
    美国的独立战争进入了第五个年头。
    1780是多灾多难的一年。南线连连溃败,阿诺德无名人轶事耻叛变,军中因供名人轶事应奇缺而常有士兵哗变。美军的处境令人感到沮丧,大名人轶事陆会议内部又四分五裂……华盛顿面对这种局面,到处写信呼吁改革,希望采取“另一种符合立国精神的办法”,使公共事务“能有更多的活力与朝气”。
    美法联盟的建立,曾给人们带来美好的企望。可是法兰西帝国瞻前顾后,对于派遣大量远征军去美洲的事迟疑不决,美国独立战争的形势仍无根本好转。
    已是70多岁的富兰克林,作为美国代表长时期在巴黎到处奔走。在法国王室、政府成员和各界要人之间积极活动,争取得到经济和军事上的援助。1780年初,法国政府终于同意在北美采取重大的军事行动,并给予美国一笔300万利维尔的贷款。这时,在美国军队服务的法国贵族拉斐特,从美国回到了法国的故乡,利用他和法国上层社会的关系,说服各界人士支持美国革命。
    拉斐特的具体建议是:从王室的军需库里拨出15000人的装备和火药运往美国,向美国提名人轶事供资金,为美国士兵购置布匹。
    由于富兰克林、拉斐特等人的多方努力,法国政府决意向美国提名人轶事供武器装备和军用物资,并派出强大的远征陆军和海军舰队赴美作战。法国宫廷同意拉斐特重返美国,继续在大名人轶事陆军中任职,并派一员老将军罗尚博担任法国远征军司令。
    拉斐特深知,要取得战争胜利,一定要处理好美法两军的关系。他再三建议,法国远征军必须统一在华盛顿的指挥下,才能避免纠葛。法国宫廷采纳了他的建议,明确决定法国远征军司令是华盛顿的第一副手,并授予罗尚博以中将军衔。当时美国还没有这个衔头,罗尚博就仅仅位于华盛顿一人之下,在美国其他军官之上。战役计划由华盛顿和罗尚博合作决定。
    法国政府这样的决定,使华盛顿如虎添翼,不仅给他增加了将近两倍的直属武装力量,而且加强了他独立行使指挥权的地位。指挥动用这支部队时,既不必事先向大名人轶事陆会议请示,也不必向法国国王在美国的代表汇报,这才是名副其实的总司令。
    法国远征军抵达美国的时候,英国军队在美国南部还在逞凶作恶,不知末日将临。
    驻守在查尔斯顿的英军将领康华利,在击败了盖茨之后骄横不可一世。他计划乘胜把美军逼到弗吉尼亚聚而歼之。1780年9月,他率军北上。可是他的先遣队不断遭到民兵的袭击,只得退到金斯山。可是,还未站稳脚,外号叫“沼泽狐”的民兵领袖弗里西斯·马里恩,率领约1000人将英军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围困在山上,切断了英军的退路。民兵利用熟悉道路、了解地形的优势,兵分三路向英军攻击。先遣队指挥官最先被民兵击中落马,英军四散奔逃,死伤四百余人,其余全部缴械投降。
    这一战使南卡罗来纳的形势发生了转机。人民群众踊跃参加民兵队伍,康华利受到当头一棒,只得守在考彭斯,不敢妄动。1781年1月,美国南方军司令格林将军会同民兵在考彭斯再败英军。康华利损兵折将,一直逃窜到海岸边的威明顿,在那里等待救援。格林将军趁胜回师南卡罗来纳,恢复了对这个州的控制。
    美军在南方的胜利和法国远征军到来,大大增强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军事实力。华盛顿认为,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早在一年前,华盛顿就开始考虑这个问题,首先是决战地点的选择。
    拉斐特向华盛顿建议,有三个地点可供考虑:一是南方战场,二是纽约附近,三是加拿大的哈利法克斯。华盛顿反复思忖,初步认为选择在纽约决战较好。纽约是美国最大的城市之一,又是英军主力部队的核心地带。这里适宜于海、陆军协同作战。只要法国陆、海军直插纽约,法美两军配合,水陆夹击,必得全胜。但那时法军还未到达,仅靠大名人轶事陆军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华盛顿于次年——1781年的5月下旬,直接和罗尚博举行了会谈。
    华盛顿提出了他的美、法联军进攻纽约的计划。但法国舰队说只能驶往切萨比克湾,而无法去纽约湾。实际情况是,法国海军担心在纽约湾水域要和英军主力相遇。即使取胜也要付出惨重代价,这对法军是不合算的。他们也不大相信美军的作战能力,对美、法联军能否吃掉纽约的英军主力持怀疑态度。华盛顿也明白,法军司令首先考虑的是法军的利益,而没有法军的援助,美军的确不可能取得胜利。他决定调整方案,把决战战场改在南方的弗吉尼亚地区。那里,英国海军力量较薄弱,陆军也比纽约方面的主力部队单薄得多,联合作战取胜的把握较大。
    华盛顿下定决心修改原订计划。几乎与此同时,收到了拉斐特将军来自南方前线的报告:康华利已经退守弗吉尼亚的约克镇。南下决战的决心这才下定了!
    华盛顿冷静地分析了当前形势,觉得确保战役成功还有许多因素不可靠。为此,他立即写信给罗尚博和海军司令德格拉斯,提出两点要害问题:一、法国军队,特别是海军舰队,务必按时到达指定地点。二、沿途需绝对隐蔽,不能让敌人摸清真实意图。如果能做到这两点,则我们必胜无疑。
    这是一次决定战争命运的关键性战役,华盛顿亲自率领部队出征。
    他故布疑阵,扬言要去攻打纽约。多数美军官兵都不知道行军目的地到底是哪里。为了迷惑敌人,华盛顿做了巧妙的部署:
    第一,他命令部队在东新泽西地区圈占大片土地,搭起营篷,修建可以烘烤面包的炉灶,好像这里要建成进攻纽约的大本营。
    第二,华盛顿让参谋们伪造一些机密文件,证明法国舰队就要来协同围攻纽约。这些“文件”要设法使英国间谍看到。
    第三,派出一支工兵部队,去清理通往纽约的主要通道,摆出一副就要进攻纽约的姿态。
    英将克林顿对于美军的动向毫无察觉,一直还蒙在鼓里。他的心思放在法国舰队身上,担心美、法联军要来进攻纽约。还向南方的康华利要求抽调兵力来纽约助战。而康华利这时已经彻底放弃了征服弗吉尼亚的计划,把所有的部队撤入约克镇。这样正好落入了华盛顿早已设计好的陷阱。
    8月30日,由36艘舰艇组成的法国舰队,顺利抵达切萨比克湾,封锁了约克河的出海口,切断了康华利同克林顿总部的联系。几天之后,英国海军将领格雷夫斯闻讯率领舰队赶来,在切萨比克湾同法国舰队展开激战。起初双方各有损伤,法国军舰由于在风向上占了优势,逐渐取得了主动。击沉英舰一艘,重创另外几艘。英舰抵挡不住,调头退出了战斗。法国舰队初战得胜,为联军的陆上决战提名人轶事供了有利的条件。
    向南挺进的美、法军队主力部队,于9月5日在特拉华河畔的切斯特胜利会师。与此同时,法国舰船运来了重炮和大量物资装备。直到此时英将康华利才大梦初醒,意识到美、法联军的战略目标,就是进攻约克敦。他的处境危在旦夕,然而他还抱着幻想,希望英国的舰队能够重新控制切萨比克湾。因此康华利迟迟没有采取突围的行动,丢失了战争中最宝贵的东西——时间,也失去了逃跑的最后机会。美法联军隐秘而神速地接近他,封锁住他。英军统帅克林顿明白了华盛顿要进攻约克敦,想去救援为时已晚。于是采取了“围魏救赵”之计:命令叛将阿诺德向东面的康涅狄格州进犯,从背后牵制华盛顿,以解约克敦之围。
    叛将阿诺德奉命率领5000人马,乘军舰向康涅狄格的海港城市新伦敦进攻。守城的军队和民兵尽管人数很少,仍然奋起抵抗。终因寡不敌众,城防要塞被攻破。阿诺德入城后,对家乡的父老进行了血腥屠名人轶事杀,杀死已经放下武器的战俘。又纵容他的部队,沿海岸线大肆烧杀掳掠,在康涅狄格州犯下了滔天罪行。
    克林顿的计谋和阿诺德的暴行,没能阻挡华盛顿的战略实施。美军继续挥师南下,坚持完成对约克敦的包围,这就是作为统帅的华盛顿的英明之处。9月8日,华盛顿与拉斐特在距约克敦仅12英里的威廉斯堡会合。在行军途中,华盛顿顺道回了阔别6年之久的弗农山庄。他与夫人玛莎仅仅名人轶事名人轶事聚了两天,见到了他视若亲子的继子和三个尚未见过面的孙女儿。
    集中在威廉斯堡一带的美法联军,总兵力已达到一万七千余人。陆海军协同作战,已经形成了一张天罗地网,把龟缩在约克敦的英军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围住。
    这时的康华利,想从水路撤退,约克河口已为法国舰队封锁;想从陆上逃跑,但见美法联军已是铺天盖地。他只得在约克镇城内一边突击修筑一大批棱形碉堡和炮兵阵地,一边向纽约发出求救信,妄图固守待援。
    3.约克镇大捷
    围歼约克敦英军的时机已经成熟。1万多战斗人员和强大的炮群已经就位,一支庞大的海军舰队在海面日夜游弋,随时可提名人轶事供强大的火力支援。华盛顿要求联军各部立即作好进攻准备。他说:“多给康华利一天时间准备,进攻就会多付出生命的代价。”
    9月17日和18日两天,华盛顿在法国旗舰上同德格拉斯伯爵研究、制定了联合作战计划。计划决定:美国大名人轶事陆军组成右翼,形成前后两线;罗尚博指挥的法国军队组成左翼。全军于9月28日清晨5点钟整,向约克镇进发。
    9月27日,华盛顿在威廉斯堡发出了进军的总命令。28日清晨,9500名美国大名人轶事陆军和7800名法国远征军,按预定时间出朝约克敦逼近,不断缩小包围圈。
    根据约克敦地域狭小,敌人兵力密集这个特点,要用猛烈炮火威慑敌人,最后迫其投降。整个战役大致分两个阶段进行。
    战役第一步,挖掘一道长约2公里的堑壕。入口处要设在敌人炮火射程之外,便于部队安全进入。堑壕挖到预定位置后,立即修建隐蔽的炮兵阵地。发起猛烈的炮击,直到摧毁敌人的要塞和炮兵阵地为止。然后转入战役的第二阶段:挖掘第二道平行堑壕,直抵敌人防线。再设炮位,使敌人营地完全被控制在联军强大火力范围内。如不发生意外,联军力量足以摧毁英军的战斗力;敌军如不缴械投降,必遭全部歼灭。
    在美法联军强大压力下,已经放弃了许多外围阵地的英军,整天盼着纽约方面的救援。等到9月29日,康华利终于盼到了克林顿爵士24日发出的回信。克林顿在信中说,为援救约克敦专门召开了军官会议。
    会上研究决定派出5000士兵乘坐“国王号”战舰,急赴约克敦。至迟在10月5日即可启程。9月30日克林顿又发出一封信,说“根据格雷夫斯将军今天给我的保证,我有理由希望,要是风力允许而又不出意外,我们可以在10月12日以前通过海湾。……如果无法及时到达直接支援你,我们将立即从陆上进攻费城。这样做能够把华盛顿的一部分兵力引开,也许可以给你一个采取行动拯救你的军队的机会。”
    可是,克林顿的援军还未动身,联军就在10月2日晚上,筑起了两座菱堡。第二天早晨敌人发现后,连连施行炮击;其中一颗炮弹就在离华盛顿身边不远处爆炸。联军的作战计划毫不停步地进行。10月3日,美军在城郊遇上了英国骑兵部队,双方经过短促的名人轶事名人轶事火,联军占领了约克敦对面的格劳西斯特堡。6日晚上开始,林肯将军的部队悄悄运动逼近敌人,在距敌仅600码远处挖掘战壕。将士们顶着敌人的炮火轰击,只用了3天时间,就挖好了第一道堑壕,并安置上大炮。
    10月9日下午5点钟,华盛顿总司令亲自点燃总攻的第一炮。他庄重地来到大炮阵地,站在那门新型的法式大炮旁。黄铜色的炮身被擦得锃光铮亮,长长的炮筒上挂着彩带。华盛顿把导火线引入这门大炮的炮膛引发,目睹炮弹准确地在英军塞墙上爆炸。刹那间,联军的大炮群一齐发射,敌人的城防工事顿时化作一片火海。
    这场炮击整整持续了3天。敌人阵地和工事遭到猛烈的打击,塞墙成片倒塌,弹药库被摧毁,火炮和车辆被炸成废物。英舰“夏隆”号和3艘大型运输船也中弹起火。
    第一道堑壕完成使命之后,11日夜晚,联军开始开挖第二道平行堑壕。这个阶段的作业就艰苦得多,被英军的两座菱形堡垒挡住前进道路。
    守敌不断用炮火从侧翼轰击挖壕的士兵。华盛顿决心拔掉这两颗钉子,为大部队前进扫清道路。14日晚6时,联军派出两支先遣队,专门摧毁面前这两座堡垒。法军攻左堡,美军攻右堡。汉密尔顿上校主动请战,部队趁着夜色掩护,匍匐潜入敌阵,使用刺刀和敌兵展开肉搏战。经过一番血战,美军牺牲6人,一槍未放占领了这座堡垒。法军在拉斐特率领下同时出击,他们打得颇有章法:先由工兵排除鹿砦,扫清通道,接着部队迅速出击。稍晚时候也拿下了敌人堡垒。
    英军的两座拦截堡垒被拔掉,联军挖壕速度大大加快。15日晚,堑壕内的大炮已经架好,约克敦的英军完全暴露在联军炮火射程之内。
    康华利被连续多天的炮击弄得心慌意乱,部队命运岌岌可危。可是直到此刻,他还不肯轻易认输放下武器,仍要作一番困兽之斗。他感到第二道堑壕中的大炮威胁最大。16日凌晨,他派出350名突击队员,对联军最前端的两个炮兵阵地进行突然反扑。这一招竟然取得了成功,抢占了炮位,并塞住了几门大炮的火门,可是联军立即发动顽强的反击。
    经过一番拼搏,又将英军赶跑,夺回了炮兵阵地。这天晚上,联军的堑壕和炮兵阵地已全部建成,对敌人的毁灭性打击开始了。
    在这次战役中,美国人民表现出了高度的爱国精神。他们捐钱捐物支援前线,积极参战、修筑工事、帮助运送物资装备,付出巨大的牺牲也在所不惜。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弗吉尼亚州州长纳尔逊先生,组织本州民兵前去助战。他自己以个人家产作担保,筹得一大笔贷款支持军用。
    炮击约克敦开始后,炮兵指挥官问他,轰击约克敦的哪个地方最有效?
    他毫不犹豫地指着高地上的一座房屋说:“那是敌人的指挥部,应该集中火力轰击!”顷刻之间,这座建筑物被彻底摧毁了。事后知道,这座建筑物正是纳尔逊先生的住宅。
    城里几千英军已经黔驴技穷。康华利悲叹道:“我只能在准备明天被俘或带领部队逃跑之间作出选择。”他选择了后者——逃跑。他计划抛下伤病员,让他们投降保命,自己则率领主力部队夜间乘船,夺路向内地逃窜。
    他准备了16条船只,在10月16日午夜开始实施突围逃跑计划。谁知这时狂风大作,约克河面浊浪滔天,他们的船只被颠簸得东飘西荡,根本无法行驶。到天快亮时,船只未能走出多远,康华利急令船队撤回登岸。逃跑的最后一线希望终告破灭。
    联军的炮火继续猛烈轰击,英军伤亡不断增加。康华利走投无路,剩下的选择只有一条:投降。
    17日上午,康华利派出使者带着亲笔信面呈华盛顿,要求停火谈判投降条件。
    历史竟会这么惊人的巧合。这一天就是4年前柏高英在萨拉托加投降的同一天!
    经过谈判,约克敦的英军8000人无条件投降。投降仪式定于19日在约克敦中心广场举行。
    19日中午12点钟,庄严的联军受降仪式如期举行。约克敦中心广场上空,国旗与军旗随风飘扬,军乐鼓号齐鸣。下午两点,联军的军乐队奏起雄壮的进行曲和一首美国的民歌小调。这支民歌就是当年英国人嘲笑美国佬的名曲——《扬基歌》。
    康华利害怕受辱,托病未敢露面。由他的代表奥哈拉将军带领英国的“虾子兵”,踏着沉重缓慢的步伐进入广场。这时英国投降军队的军乐队许是自我解嘲,也奏起一首乐曲,是名曲《天地翻转》。
    英军投降以后,华盛顿举行酒会招待美法两国将领。颇有意思的是还邀请了一些英国军官出席。当天晚上,他即向国会写了报告,全文如下:
    “(议长)先生:
    康华利爵士所统率的英军投降手续,现已顺利完成,特此向国会报告。此次战役中,联军官兵的英勇顽强,为促成这一重大胜利的主要原因。即使我最乐观的估计,也未料到胜利会出现得如此之早。
    “战役开始时,全军充满你追我赶、力争胜利的激情,使我不胜快慰,深感满意,也使我对行将取得的成功怀有充分的把握。
    “本月17日,康华利爵士来信,提议派遣使节商谈约克敦及格洛斯特两阵地的投降条件。第一封信以后即建立联系,兹附上这封信的副本。
    “最后谈妥投降条件,于19日由双方同意并签字。兹将副本一并奉上,希望国会予以批准。
    “在此信中,我必须深怀感激之情提及德·罗尚博伯爵及其统率下各级军官在此次战役中对我的大力协助,以表示我对他们的深切谢意。
    盟军的确是英勇无比,美军军官也勇往直前,不甘后人。
    “两军的工兵与炮兵,由于兵种的性质,必须担负非同一般的任务,经受巨大的劳瘁。为此,我应特别感谢这些部队的指挥与军官。我希望我能用言词向国会表达出我对德·格拉斯伯爵和他所辖舰队的各位军官的感激之情。他们出色地协助和支援了我们。他们和陆军之间存在着和衷共济、毫无隔阂的关系。他们已尽一切可能为我们提名人轶事供了最亲密无间的合作。”
    第二天,华盛顿向全军发出命令,高度赞扬联军将士的英雄业绩,嘉奖有功人员。宣布赦免所有被拘禁的人,举行隆重的感恩仪式,感谢上帝对美利坚民族的赐福。
    约克敦战役以全胜告终。此役共俘获英军八千余人,缴获大炮250门,各式武器上万件,还有多艘舰船。这是北美独立战争中最大的一次胜利。它标志着北美独立战争战略反攻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从此以后,英美双方停止了重大的军事行动。
    胜利的消息传开,全国上下一片欢欣鼓舞。费城街头挤满了欢呼的人群;礼炮轰鸣声中,人们尽情狂欢。约克敦战役也让英国殖民者头脑清醒过来:用军事手段是无法征服一个名人轶事名人轶事结奋斗争取独立的民族的。

举报

第十一章能上能下平常心
    1.我不当国王
    约克敦大捷之后,华盛顿原打算与法军配合,乘胜再打几个胜仗,早日完全结束战争。因法国舰队与西班牙之间另有战事,这些计划不得不搁置起来。
    华盛顿抓紧完成遣送战俘工作之后,眼看冬天又到。他开始为安置部队过冬营地和储备物资而奔忙。正在这时,发生了一件很不幸的事情。
    华盛顿和玛莎婚后无子嗣,他把玛莎带过来的年仅4岁的约翰视为己出,关心他的成长,还为他操办了婚事。独立战争期间,约翰当上了弗吉尼亚州议会的议员。约克镇战役前夕,约翰来到部队当了一名志愿副官。
    本想在战斗中锻炼,不料染上了“兵营热病”。于1781年11月5日,即战役大捷后仅半个月,医治无效而英年早丧,撇下了妻子和4个年幼子女。老两口把约翰最小的一双儿女收为孙儿女,作为华盛顿家族的直系传人,也使玛莎精神上有所寄托。在对玛莎的生活起居做了周详的安排后,他又匆匆赶往费城出席大名人轶事陆会议。
    这时候,英国王室和政府,出于种种考虑不想打下去了。5月7日,接替亨利·克林顿爵士的新任英军司令盖伊·卡尔顿爵士,给华盛顿送去一封信,透露英国下院会议有人提出实现和平的申请书,表明英国有和平意图。到了8月2日,卡尔顿爵士和海军上将迪格比,又联名写了一封信给华盛顿,说:他们从权威方面获悉,争取实现全面和平的谈判已在巴黎开始,英国代表将首先建议让美国独立。
    可是这时官兵中又出现新的不满情绪。官兵们经常议论的主要话题,是欠的军饷能否兑现?因为战争将近尾声,一旦和平条约签订,军队被遣散,他们的呼吁还有人会理睬吗?人们长期在军队服役,献出了青春年华,乃至牺牲了个人事业和家产。许多人除了打仗,并没有掌握一种技能和本领。退役后哪怕只发半饷,也成了他们生活的重要支柱。
    到目前为止,大名人轶事陆会议没有什么表示,使他们深感失望。随着不满情绪的增长,一些官兵发起请愿,举行集会,讨论如何采取措施来满足他们的要求。军营中接连有人散发匿名信,指责大名人轶事陆会议忘恩负义,拒不支付军人应得的薪响。
    面对这种形势,华盛顿心情很不平静。他一直和军队官兵摔爬滚打在一起,对于他们的困苦深感同情。对于不满情绪可能酿成的后果,他深为忧虑。为了防止事态恶化,华盛顿召开了一次集会,听取官兵代表的汇报。他在会上发表了一篇充满感情的演说。听着听着,代表们的敌对气氛开始消散,爱国热情和信任感再次被激发起来。华盛顿为了证明大名人轶事陆会议对军队是关心的,拿出了一封某领导的来信。信中表示无论多么困难和窘迫,一定会慷慨对待军队。当他读信的时候,看不清上面的字迹了,从口袋里摸出一副从未戴过的老花眼镜。他抱歉地说:“请原谅,先生们。请允许我戴上眼镜。为了这场战争,我不仅头发白了,现在视力也不行了。”
    几句话说得如此自然而真挚,胜过了深思熟虑的千言万语!它打动了人们的心,在场者无不动容。一场一触即发的危机平息了。华盛顿退出会场,会议通过一项决议: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们都不应该玷污用鲜血和八年忠诚服役换来的荣誉。
    华盛顿立即致函大名人轶事陆会议主席,提请高度重视军队待遇问题。不久决定:军官们退役后的薪饷,折合成一次性发给5年的全薪。这个一度造成巨大威胁的问题,因华盛顿的努力而圆满解决了。
    约克镇大捷之后,华盛顿声誉日隆,几乎被奉为神明,被颂为“大救星”。而这时的联邦政府,依然结构松散缺乏权威。各州仍然保持着财税大权和商贸大权;邦联政府无权征税,无权制订州际商约。经费要靠各州摊派,同军队的关系也难免紧张。军内反对联邦制度的情绪难以抑制,一股要求建立君主政体的思潮日益蔓延。有人公开议论,要华盛顿出来当国王。
    美国独立以前,13个殖民地的最高统治者是英国国王。各殖民地的总督是最高行政长官,他们均由英王任命。大英帝国虽然在1688年的革命后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国王之外多了议会,但北美各殖民地在议会中并无代表,殖民地人民都是英王的臣民。“忠于国王”就成了天经地义的观念。《独立宣言》发表以后,随着反英独立运动的掀起,总督、官吏、王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分子大批逃亡,原有的统治机构土崩瓦解。各州开始按照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制订州宪法,建立州的行政机构。
    从当时的国际环境看,欧洲仍盛行着封建君主制度。德意志的国王是腓特烈二世,俄罗斯帝国正由女皇叶卡特琳娜二世弑夫登基,而法国是国王路易十五执政。东方世界更是君主专制的绝对天下。说到建立共和政体,美国人是世界上第一个“吃螃蟹者”。美利坚这时候还是封建帝制汪洋大海中的一座孤岛。
    北美虽然不存在封建传统,却有不可小视的拥护君主政体的社会基础。主要包括:殖民统治时期的总督、官吏、业主、特权商人,革命营垒中的保守势力,以及军队中的军事独名人轶事裁思想。
    1782年5月,华盛顿收到一封措词漂亮的长信。这是一位曾经担任过米夫林堡指挥官的刘易斯·尼古拉上校写的。此人在信中列举了当时美国社会的种种弊端,而且把一切问题都归咎于共和制度。他指责共和政体同国家繁荣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建议要建立像英格兰那样的君主立宪政体。华盛顿从字里行间立刻嗅出尼古拉是在上“劝进表”,想把他推上国王的宝座。他看出尼古拉只不过是一个派系的代言人,这个派系想使军队成为一个强权政府的基础,建立军事独名人轶事裁政治体制。对这种大事决不能含糊,他立即在5月22日很不客气地给尼古拉写了一封义正辞严的回信:
    “……我怀着突兀和惊奇的心倩,专心阅读了你要我深思的意见。
    请相信,先生,在战争进程中发生的任何变故,都没有你告诉我关于军队中存在的这种想法更使我感到痛苦了。对此,我极其憎恶并严加斥责……
    “使我困惑不解的是,究竟我有哪些举措足以鼓励你向我提出这种请求。我认为这个请求,孕育着可能使我国蒙受最大的灾难。如果我不是缺乏自知之明的话,你不可能找到一个比我更不同意你的计划的人了。
    “如果你对你的祖国、对你本人和你的子孙还关心的话,或者对我尊重的话,你应该把这些想法从心中排除净尽。从今以后,无论你自己还是其他任何人,再也不要提出同样性质的意见。”
    华盛顿自己不当国王,也坚决反对实行君主制。他早就对君主制深恶痛绝,坚决维护共和体制,维护当前已经形成的邦联政府。他在回复尼古拉的信中态度鲜明,是对君主制拥护者的一个有力打击。另一方面,华盛顿认为目前的邦联制度,确也无力解决困难和治国安邦。他的治国方案包括如下内容:一是出于安全的需要,应该使议会有“足够权力”;二是修改《邦联条款》;三是妥善解决军队问题。
    后来,华盛顿曾给各州州长写信,阐述了他对美国未来的设想。他认为美国人能够通过对人类思想的研究,了解人和政府的本质,创造和改革美国的政治机构。这个时候的华盛顿,对于战后国家政治体制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思考。他反对君主制,力主加强联邦政府的权力;反对国王一统天下,主张13个州组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他不赞成君主专制主义,但也不是激进的民名人轶事主主义者,他是一个忠实的共和主义者。
    人们盼望已久的和平的消息终于来到。5月6日,华盛顿和英军司令卡尔顿爵士,在奥林奇城举行了一次会议,讨论移名人轶事名人轶事英军在美国占有的据点,以及把财产名人轶事名人轶事给美国人的问题。
    9月3日,美英两国在巴黎签订了和约,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确认美国的疆界北接加拿大与大湖区,南至弗罗里达,东起大西洋沿岸,西达密西西比河,总面积达到230多万平方公里,比独立战争初期扩大了一倍半。
    至此,美国人民经过八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划时代的伟大胜利。
    10月18日,大名人轶事陆会议决定解散军队,所有官兵从11月3日起停止服役。华盛顿在11月2日(星期日)发布了《向美国军队告别令》。
    在告别令中,他语重心长地指出:“由于我国的独立和主权已经确立,展现在眼前的广阔无垠的幸福前景,几乎无法用言语描述,……在我们这个条件如此优越的国度里,无论经商或务农,只要为人勤勉,必可谋得富裕的生计。”
    他对各级官兵所给予的支持表示深切的感谢,向军队之神祈祷。最后说:“在本司令即将退役之际,谨以此表示祝愿和祝福。分别的帷幕即将拉起,他的军事经历的一幕将永远结束。”
    11月25日,英军撤出纽约市,从南部上船。接着,举行了军事当局和行政当局的正式入城仪式。
    2.联邦制宪法
    华盛顿在费城停留了几天。他一丝不苟地同财政部审计官一道,核对他从战争开始一直到退役的收支账目。这是他亲手记下的,每一笔账都记明时间和用途。账的总额大约为14500英镑,其中包括用于秘密情报、劳务支出和各项杂费。这是在战争中实际花费的款项,不是欠的薪饷。因为人们记得,华盛顿是不肯领薪饷的。相反,在这次核查账目时,发现他自己补贴了相当多的钱。因为有时忙于军务,忘了记下私人腰包里垫出的钱。
    几天以后,华盛顿到大名人轶事陆会议正式辞去总司令职务,他要解甲归田当老百姓。
    华盛顿到达安纳波利斯以后,询问大名人轶事陆会议主席米夫林将军,以何种方式提出辞呈为妥?书面方式还是口头方式?最后定为口头方式,时间为12月23日,地点在大名人轶事陆会议厅。
    时间到了,大名人轶事陆会议厅的楼座和大部分池座坐满了女士、公务人员和将官。作为主权代表,大名人轶事陆会议成员全都戴着礼帽前排就座;旁观的男士们两厢站立,不戴帽子。华盛顿步入会议厅,由大名人轶事陆会议秘书领着坐到专门为他设的座位上。过了一小会儿,主席对他说:“合众国大名人轶事陆会议开会,准备聆听您的意见。”
    华盛顿接着起立,用庄严的语气发表了简短的讲话。他说:“我现在有幸向大名人轶事陆会议致以真诚的祝贺,要求收回对我的信任,并允许我不再为国家服务。”最后他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出了他的总司令任职令,说:“现在,完成了委派给我的工作,我要退出这个大舞台了。长期以来,我一直是按照这个庄严的机构的命令行事的。在向这个庄严的机构亲切地告别的时候,我在这里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出我的任职令,并且结束公职生活中的一切工作。”
    会议主席米夫林致答辞说:“华盛顿将军的美德决不会因军事生涯的结束而消逝,它仍将在遥远的未来葆其活力。”
    简短的辞职告别仪式结束后,华盛顿毫不恋栈,次日就同前来迎接他的夫人,在三位军官的陪同下骑马返回家乡。
    华盛顿有一个非常可贵的理想,就是把荣誉看得高于权力地位,把道德修养看得重于政治权术。在他所处的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凭借军权建立军事独名人轶事裁或君主制的,前有英国的克伦威尔,后有法国的拿破仑。
    有学者评说:拿破仑用刺刀从地上捡起了王冠,而华盛顿却藏起了刺刀踢开了王冠。
    回到家乡的华盛顿,潜心田园农事,重享恬静生活,日子过得十分惬意。他谢绝采访,不接受对他个人歌功颂德。只有弗吉尼亚议会通过决议要为他塑造一座半身像。
    在弗农山庄过着普通公民生活的华盛顿,并没有消极遁世或沉湎于个人享乐。不在其位本可不谋其政,但是一种对国家、对人民的责任感,仍然使他不能超然物外,不能不常常观察和思考着国家事务中出现的许多新问题。
    他给曾任马萨诸塞州议会议长的詹姆斯·华伦写信说:
    “在我看来,邦联差不多已经有名无实了,国会已经成了一钱不值的机构,因为已经没有多少人执行它所发布的命令。我们组成了邦联,建立起一个国家,却又不敢把管理国家事务的充分权力给予这个国家的统治者,这真是一桩在性质上极其奇怪的事情。”
    就在华盛顿为国家体制忧心的时候,一场震惊美国的谢斯起义爆发了。
    美国独立战争结束后,国内新的矛盾日益激化。广大下层人民的生活恶劣,商品奇缺,通货膨胀,纸币贬值,捐税繁多,民不聊生。许多人负债累累被关进监狱。在这批贫困者中,最困苦的莫过于复员回家的士兵们。起义的领袖叫丹尼尔·谢斯,出生于马萨诸塞州一个农民家庭里;独立战争爆发后参加大名人轶事陆军,参加过班克山和提康德罗加战役,因作战勇敢被提升为上尉,曾获得奖赏的宝剑一把。国家独立了,军队解散了,谢斯回乡每日辛勤劳作,仍然入不敷出。为了糊口养家甚至卖掉了这口宝剑。
    谢斯深受统治阶级横征暴敛之苦,目睹社会的不公。他认为美国的土地和财富都属于大家所有,不应是少数人享有的私产。他号召人民大众重新拿起武器,为重新分配土地和取消债务而斗争。1786年秋天,他在马萨诸塞州毅然揭竿而起,提出要土地和自名人轶事由的口号。顿时响应者纷纷云集而来,起义队伍达到15000人之众。他们捣毁法院,焚毁债务档案和税册,打开监狱释放因负债坐牢的贫苦农民。一时间,起义风暴燃遍了北方四州。
    美国政界对这件事的态度各有不同。一种态度可以称之为“有益论”。以民名人轶事主主义者托马斯·杰斐逊为突出代表,充分肯定人民的反抗精神。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起义是痛苦的,然而却是有益的……它是公众感情的自然流露,是同暴风雨一样使空气变得洁净。”“但愿每隔20年发生一次这样的叛乱……我国有13个州,独立11年了,才发生过一次叛乱。这等于每个州在150年内才有一次叛乱。过去有哪一个国家存在150年而没有一次叛乱?如果统治者不偶尔被其国民的反抗精神警告的话,一个国家就不可能保持其自名人轶事由了。让他们拿起武器吧!……在一两个世纪内丧失少数生命有什么关系呢?自名人轶事由之树必须时常用爱国者和暴君的血来灌溉,它是自名人轶事由之树的天然肥料。”
    另一种态度,也是当时美国政界多数人的态度。他们把人民起义视为洪水猛兽,恨之入骨又怕得要死。约翰·亚当斯就把起义者比作“没有良心和原则的亡命之徒”,是一群“惟恐天下不乱的害群之马。”因而主张组建一支强有力的军队,用暴力手段把起义镇压下去。
    华盛顿和上述两种态度都有所不同。综观他的一生,政治态度从来算不上激进,军事思想从来不曾冒进,当然,也还不至落于保守;在各级议会的辩论中,从来也没标新立异出过风头。激进未必就正确,稳健不见得就是守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历史证明他的军事策略和政治主张是成功的。这一次他仍不例外,明确地拒绝了国会请他出山平息叛乱的请求。他反对“人治”,主张“法治”,主张“违反宪法即加以谴责;宪法如有缺陷,即加以修改。但是既有此宪法,就不允许遭人践踏。”
    邦联议会最终派出本杰明·林肯将军带领4000人镇压了谢斯起义。
    谢斯等领袖人物被判处死刑,后因遭人民强烈反对,美国政府于第二年赦免了他们。
    通过谢斯起义的震撼,人们接受了华盛顿强调秩序、纪律,强调维护中央政府权力的主张。只有对邦联体制动一次大手术,才能确保国内政治局面和社会秩序的稳定。更何况国际上还有不甘心让美国独立的势力希望美国政府早日瓦解。
    1787年2月,邦联议会也同意召开一次会议,专题讨论“修改邦联条款”。弗吉尼亚议会一致推举华盛顿为本州代表,并担任代表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名人轶事长。
    5月份,除罗德岛之外,各州代表们陆续到达费城,制宪会议终于开幕。代表们一致通过华盛顿担任大会主席,富兰克林为副主席,威廉·杰克逊为秘书。
    制宪会议每天正式开会4~7个小时,会期一直延续了4个月。其间的唇槍舌剑与融洽名人轶事名人轶事谈、激烈辩论与协商妥协、时晴时雨,参差名人轶事名人轶事错。
    代表们一致同意,会议情况对外必须严格保密,以免引起社会动荡。
    会议进入正题,弗吉尼亚代表名人轶事名人轶事麦迪逊起草了一份建立新政府的方案。这个方案被称为“弗吉尼亚方案”。基本要点是:一、按各州人口比例设立一个两院制的立法机构。下院由人民选举产生,上院由下院选举产生。二、由立法机关选择一种行政机构。三、建立一个由立法机关选举的司法机关,包括最高法院和下级法院。
    宪法的其他条文,逐条经过激烈的辩论。最后会议还是以7票对3票,通过了以弗吉尼亚方案为蓝本,建立新政府的决定。签字仪式顺利进行,历时四个多月的制宪会议正式降下帷幕。下一步的事,就是要各州议会逐一批准了。
    这部宪法规定了一整套符合美国国情的治国原则。它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的共和国。在国家政治体制上有两个重要特点:从中央政权和州政权的关系看,它是联邦制国家;从国家最高权力的结构看,它是三权分立的共和制国家。这种体制奠定了美国的立国基础,至今已执行二百多年。在18世纪美国宪法规定的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总统由选举产生并规定了任职年数,这同终身制和世袭制的封建君主制相比,是一种伟大的历史进步。它否定了君权神授的合法性,否定了国家最高权力的不可分割性和不可转名人轶事让性。正如列宁所说:“资产阶级的共和制、议会和普选制,所有这一切,从全世界社会发展来看是一种巨大的进步。”
    华盛顿为新宪法的诞生而欣庆,同时又为新宪法能否获得各州批准而寝食不安。
    3.总统如公仆
    1787年制订出来的联邦宪法,立即呈名人轶事名人轶事了国会并分送各州议会。根据程序,这部宪法至少需经9个州批准才可生效。由于各州代表大会开会时间不一致,起码要经过一年时间,才能取得必不可少的9个州的批准。
    直到1788年11月,联邦宪法在最后一个州北卡罗来纳获得通过,争取批准宪法的运动最终在全国取得了胜利。这样,一个新型的联邦制国家在北美正式诞生了。
    根据宪法之规定,国会立即通过决议,定于1789年1月的第一个星期三,由美国人民推选总统选举人。随后在2月的第一个星期三,由选举人开会选举总统。新政府的会议将在3月的第一个星期三在纽约市举行。
    选举谁当美国第一任总统,就成了全国的热门话题。人民的目光自然地投向了领导他们争得祖国独立的英雄——华盛顿。许多好友都劝他顺应民情“出山”竞选。
    这时的华盛顿,确实无意竞选,更不想当总统。夫人玛莎也说:“没有想到战争结束以后,竟还会召唤将军进入公共生活。”
    不管华盛顿本人是否愿意,选举如期举行。因国会要等到代表达到法定人数,所以到4月初才开始计算选举院的选票。计票完毕,结果是华盛顿以选举人全票(69票)当选为美国第一届总统。
    4月14日,国会秘书、华盛顿的老朋友查尔斯·汤普森,特地带着国会主席的公函从纽约赶到弗农山庄,正式通知他已当选美国首任总统。
    华盛顿得知这个喜讯时,没有狂欢大喜、没有兴奋激动,完全处以平常之心。出于“为公众谋利益”的使命感,他还是下决心挑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再度出山担任总统一职。就任前他把家务作了安排,并专程前往亚历山德里亚探视年过80的老母亲。
    4月16日,华盛顿告别了五年多的布衣生活,动身前往纽约赴任。
    他没有因总统的殊荣和民众的拥戴而陶醉。这一切都使他感到愉快,但也使他感到痛苦。他想到,如果竭尽心力还不能为人民谋到幸福,等待他的就可能是完全相反的场面。
    华盛顿上任的准备工作,就是起草一篇就职演说。他最初拟了一篇长达72页的讲话稿。几经斟酌,后来改成了只需20分钟就能读完的演说辞。
    一切筹备就绪,美国第一次总统就职仪式于1789年4月30日隆重举行,这一天天气晴朗。上午9点,各教堂举行祈祷仪式,祷告上天降福于新政府。中午12点,华盛顿穿上礼服,登上国会派来的专用马车,向联邦大厦驶去。
    总统宣誓仪式安排在参议院议事厅前面的一座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台上举行。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台中央放着一张桌子,上面铺着深红色天鹅绒桌布,桌布上放着一本装订名人轶事名人轶事美的圣经。
    华盛顿健步走上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台,用手抚在摊开的《圣经》上,庄重而清晰地宣读誓词:
    “我谨庄严宣誓:我将忠诚执行合众国总统职务,我将竭尽所能坚守、维护并保卫合众国宪法。愿上帝助我!”
    华盛顿再次向群众鞠躬,转身回到议事厅,向参众两院发表就职演说。这篇就职演说词,成了美国开国历史上一部经典文献。
    在人类社会历史上,从封建君主制摆脱出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之举,最先在美国出现了。
    华盛顿将怎样使用他手中的权力呢?这位共和政体的总统会不会转化成为专制政体的君主?人们还带着警惕的目光注视着华盛顿步上总统的宝座。
    对于担任共和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自己曾如是说:“在我任职期间,我就把自己看做公仆。如果在此期间,他们进而把我称为他们的名人轶事名人轶事隶,我也毫无异议。”
    华盛顿上任后面临的问题的确是千头万绪。所谓的新政府,就是一位总统、一个国会,十几个办事员、一个空空如也的国库和一大堆债务。
    他要从“零”开始。
    他首先要做的,就是物色和任命政府各部的首脑。这个时候,华盛顿的办公室和住所实在是说客盈门,许多人都想来谋取官位美差。有托关系游说的,有毛遂自荐的,有借战争中名人轶事共过事的老关系来“叙旧”的。
    华盛顿清醒地看到,要是用人问题上采取了不公正和不得人心的手段,“政府本身会处于被这些手段颠覆的危险之中。”试看华盛顿经过深思熟虑而组成的政府工作班子成员:
    处理外名人轶事名人轶事事务的部门称为国务卿办公室。任命托马斯·杰斐逊为首任国务卿。他是享有很高声望的民名人轶事主主义者,长期担任驻法国公使,精通国际事务。可是众所周知,他对《联邦宪法》一向持有异议,与华盛顿政见相左。选他担任重要职务,不仅提高了新政府的民名人轶事主色彩,也显示了华盛顿用人的雅量。
    任命亨利·诺克斯为陆军部部长。这是一位优秀的将才,独立战争期间他是炮兵司令和总司令的顾问,具有大将风度。
    任命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为财政部长。他才34岁,是个开业律师,独立战争中显露了才干,在制宪运动中又发挥过重要作用。他精明能干,思想周密,理财有方。
    任命约翰·杰伊为大法官、埃德蒙·伦道夫为总检察长。
    美国参议院同意,这些重要职务均由总统直接任命,不必像英国的传统习惯那样,由参议院任命,从而开创了政府官员向总统负责,而不是向国会负责的先例。
    政府班子组成之后,美国的国家机器开始正常运转了。这种新型民名人轶事主体制的国家事务,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实验。联邦宪法对政体虽然作了原则规定,但是诸如总统与议会、总统与部长之间的关系,“三权分立”如何分权?如何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无具体细则规定。华盛顿通过实践和探索,居然在治理国事的操作上,为他的继任者们树立了许多先例和规则。
    华盛顿反对繁琐的礼仪。接待来访客人时,他的助手汉弗莱斯上校在客厅门口高喊“合众国总统驾到!”华盛顿很不安然,告诉他今后切不可再喊。
    总统与国会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呢?宪法规定,根据参议院的意见或取得参议院的同意,总统才有缔结条约之权力。1789年8月22日,华盛顿准备同南方的印第安人签订条约,就亲自去参议院征询意见。在宣读文件时,因街道上车辆来往人声嘈杂,议员们没听清楚便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华盛顿听得火起,转身拂袖而去。到了下周一他派秘书给议会送去一份详尽的材料。从此,华盛顿再也不亲临参议院去当面听取意见,这就成了美国总统代代传承的惯例。
    再说总统与政府部长的关系。宪法规定,总统得用书面向每一行政部门长官征求有关事项的意见。部长们应对他所需要了解的情况写出书面报告。可是他喜欢采用战争期间开军事会议的形式,坐在一起听取下级的口头意见。这种方式形成了美国内阁集体讨论问题的制度。
    再如中央政府同各州政府之间的关系,是当时美国政治生活中最复杂、最敏感的问题。美国长期是有邦而无国,州自为政,州长就是一州的最高行政长官。在一些人眼中,州长和总统就是平起平坐的关系。华盛顿建立了个新规矩,联邦政府理所当然居于各州政府之上。
    华盛顿任总统期间,日夜为国事操劳。他患过一场大病,动过手术;病愈不久,又得到母亲因癌症去世的消息。幸亏他有一个好内助,夫人玛莎帮了他的大忙。
    丈夫当选了总统,玛莎由侄儿刘易斯骑马护送,带着孙儿孙女跟去纽约赴任。沿途受到的隆重接待使她受名人轶事名人轶事若惊。起初总统府坐落在皇后大街和樱桃街的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叉处,远远说不上富丽堂皇。屋顶很低,房屋太窄小,勉强委曲住下。稍后租赁了法国驻美公使离任后留下的宅第作为总统官邸,搬进了百老汇大街,条件倒是改善多了。官邸总共有4层楼房,相当宽敞,客厅外有漂亮的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台,餐厅的长餐桌很大,能坐27位宾客用餐。
    于是家里经常冠盖云集,嘉宾贵客不断。当惯了乡村家庭主妇的玛莎,突然一下子成了全国第一夫人,要演好这个角色的确难为她了。孩子得照料,还要帮助丈夫接待应酬,遵守各种礼宾仪节的约束。
    华盛顿平时处理国事,每周二下午3—4点,必需穿礼服戴假发扑发粉戴手套,全身披挂会见来访人士。夫人则每周五举行一次招待会。总统说,招待会应该高雅而不俗气,绝不过分豪华。做起来也真难:简陋寒碜了有伤堂堂大国体面;丰盛排场了又易遭致非议。在一个民名人轶事主国家,总统的各个方面都是透明的,无不受到舆论的监督。对于俭朴的新英格兰平民百姓来说,若知道这里天天开宴会,成群的仆人穿着统一的制名人轶事服,也许会惊呼老将军过起国王生活了。他们哪里知道,当上了总统的华盛顿,生活上仍然严于律己,处处谨小慎微。
    她清楚地记得这么一件小事。她的乔治很喜欢吃鱼,一次厨房总管从市场买到一尾美洲大鲱鱼。这天没有宴会,家里开饭时仆役送上了这道稀罕的名贵菜肴。总统感到怀疑,问总管这鱼花什么价钱买的?总管结结巴巴答说花了3块钱。总统马上大声吩咐:“撤下去,马上撤下去!
    我的餐桌上绝不能带头这样奢侈和铺张!”
    纽约有个传统习惯,元旦那天亲朋好友要互相登门拜访。从下午1点起,军政显要络绎不绝来到总统府。有副总统亚当斯夫妇,全体内阁成员,纽约州克林顿州长,外国使节和国会成员。那天晚上由玛莎出马举行大型招待会,好在她举止大方、应对得体,普遍反映良好,都说第一夫人谦恭礼让,值得大家爱戴崇敬。不久,他们全家随同政府迁移到了费城。
    军人出身的总统向来态度严肃、不苟言笑,有时遇事急躁,令人生畏。有了夫人从中调和,晚宴的气氛就变得亲切而活跃。日子长了总统本人也随和起来,变得谈笑自如风趣诙谐。在夫人耐心帮助下,他那受人尊崇但高不可攀的英雄形象,也恢复了几分有血有肉的凡人面貌。这一来她的第一夫人的地位得到了公众的承认。
    可是对于玛莎来说,出头露面、荣华风光、权势地位,这一切都不是她之所愿;她和丈夫一样,梦寐以求的是早日回到弗农山庄属于自己的小天地。她给外甥女范妮的信中曾说过:“我在这里生活很单调……
    甚至感到我更像一名关在国家牢笼里的囚犯。”她几乎不停地在作卸任回乡的倒计时,计算离任期届满还剩几个月。后来举国上下都要求他连任。丈夫为了祖国利益只好顺应民心勉为其难。她呢,责无旁贷夫唱妇随了。此时的玛莎表现得那么成熟而豁达。她明白,她不仅是乔治的妻子,还是当今第一夫人。她已献身于国家,献身于美国民众,首先应该考虑国家利益。她要为尔后将继承这一荣誉地位的第一夫人们树立个好榜样!

举报

名人轶事网




名人轶事网




名人轶事网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人轶事网  

GMT+8, 2024-11-1 11:32 , Processed in 0.187500 second(s), 24 queries .

郑重声明:本论坛资源均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原作者。

如涉版权,请发邮件admin@storyren.com,将立即整改。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