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传在线阅读,屈子传电子书

第33章昼答渔夫夜读《离骚》
    第三章中曾重点描述过屈原自幼爱整洁、好修饰的性格特征,每次出门,衣冠俱皆一尘不染。他还有个“日三濯缨”的生活习惯,无论幼时故里读书,还是出仕京都为官,纵然晚年流放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南,这一洁身自好的癖性始终未改。
    水淹南阳庙以后,百姓们挑土运石,砍竹伐木,用两三天的时间在玉笥山下给屈原盖了三间茅草房,屈原便在这里居住了下来。那时候,久雨不晴,洪水漫野,水成了残害汨罗人民的祸患。自然,这水多污浊不堪,不能用来洗涤。然而,浊水既然饱和,清水也就并不稀罕了,随便在山坡上刨一镢,挖一锹,乃至捅一棍,都会有水汪然而出,哗哗流淌,始而浊,渐而清,足够屈原濯缨之用。待风吹云散,天晴水退,原野里到处是欢唱的清溪,映日的水潭,屈原欲濯缨,随处可蹲而搓洗之,俯而漂摆之。疏河筑堤之后,一则久旱无雨,水位下降;二则河堤高耸,河床深陷,名人轶事名人轶事中泥沙俱下,名人轶事名人轶事水奔腾,无法在其中濯缨。为了寻找上好的濯缨之处,一天屈原骑上白马在山前山后转悠,最后在山北坡发现了一条小溪。这条小溪虽说又窄又浅,溪水却极其清澈,溪中的尾尾游鱼和颗颗石子清晰可辨,历历可数。屈原急忙翻身下马,走到溪边,把帽子浸到水里,搓了又搓,漂了又漂,足足洗了有半个时辰,才把洗净的帽子拧干,晒到马背上。他看着这条溪水清凌凌的,凉沁沁的,不舍得离去,索性把鞋袜脱掉,在溪水里洗起脚来。触景生情,洗着洗着,他不禁想起郢都来。
    郢都的东南面有一条沧浪河,屈原京城为官的时候,喜欢在那里洗帽子,只是沧浪河比这条小溪宽大得多了。
    过了不久,帽子晒干了,屈原端端正正地戴好,又在溪水里照了一照,方才上马。走了几步,他又回头深情地看了看小溪,自言自语地说:“多么象沧浪河啊,可惜窄了一点。”
    这天晚上,屈原很兴奋,特地让小媭烫了一壶老酒,炒了一盘翁老汉送来的河虾。他多喝了几杯,睡得非常舒坦、香甜。夜里,他又梦见了沧浪河。
    从此以后,屈原每天都要步行到这无名小溪来濯缨。屈原的茅屋草舍建在山南坡右边的山脚下,到那无名小溪去濯缨,需翻过玉笥山脊。花甲之人,身体又虚弱,往返需若干时间,每每累得气喘吁吁。这一切,翁老汉及众乡亲看在眼里,痛在心中,都在设想着如何才能让这小溪流经屈原的草堂门前,以便三闾大夫不再吃那翻山越岭之苦。
    疏河筑堤之功,公元前281年孟夏,汨罗名人轶事名人轶事两岸稻浪翻滚,稻香醉人。这一年的早稻喜获丰收,开镰季节,平畴笑声脆,沃野歌声甜,人欢马叫,喜气洋洋,一片欢腾。欢庆丰收的同时,人们没有忘记这丰收的来历,倘无三闾大夫组织民众疏河筑堤,在连续洪涝的年景里,汨罗人民恐怕十有八九得在死亡线上挣扎,哪里还会有这金灿灿的稻谷,白花花的大米,丰收的喜悦!因此,百姓或纷纷邀屈原进家“尝新”,或望天祈祷,求上苍保祐三闾大夫吉祥平安。
    丰收了,春天治水时屈原写信所借兄弟单位的粮食要及时奉还,于泽厚欲一一亲自送去,以便道谢。借主都是屈原的关系,因而他定要拉着屈原一同前往。屈原耐不过于泽厚的心诚意笃,只好奉陪,并借此机会拜访诸多老友,向他们致以衷心的谢忱,因此,夏至节后,屈原曾有一段时间不在玉笥山。
    月余屈原送粮归来,发现自家房后不远处多出一条两三丈宽的河流,清清的河水缓缓流淌,潺潺淙淙,打着浅浅的漩涡,跳着欢快的舞步,从玉笥的北坡绕到西坡,穿过他的茅草房后,流到汨罗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去了。河上还架有一座石板桥,是屈原出门登山的必由之路。屈原站在河边,步于石板桥上,观看欣赏,他看得发怔,观得发呆,赏得惊异,离家这才几天,屋后为何竟凭空添了一条清水河呢?莫非自己是在梦幻之中,这河虚而不实?他蹲下身去,坐于石板桥上,将双脚伸到河水里,任其亲吻抚摸,舒服至极。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并非虚幻,他急忙回家,向女儿小媭问个究竟。
    小媭告诉父亲,这是翁老汉组织数百名乡亲,趁他外出之机,将山后那条小溪引了过来,并拓宽加深,变成了这条新河。因为乡亲们实在不忍心看着三闾大夫每天艰难地翻越山岭,到山北坡去濯缨。既然三闾大夫嫌那条小溪太窄,远不如郢都的沧浪河,索性就把它挖深扩宽了,以遂三闾大夫的心愿。至于趁三闾大夫不在玉笥山之机挖掘开凿这条河,自然是怕三闾大夫阻拦。
    听了女儿的这些介绍,屈原胸中翻腾着感激、惭愧和悔恨的波澜,他感激乡亲们对自己的理解和厚爱,在山石之上开凿这样一条新河,要付出多少艰辛和汗水啊!他为自己不能力挽狂澜,救民出水火而惭愧,不禁又回忆起那变法改革的斗争,那错综复杂的列国风云,奸佞们那一张张丑恶的嘴脸;他虽哀民之艰,为国、为君、为民而忘我奋斗了多半生,但却并未认识到民众的巨大力量,百姓那丰富真挚的感情,他为自己未能及早到民众中来而悔恨莫及。他默言不语,两眼挂着晶莹的泪花,一会在室内踱步,一会伫立于窗侧,两眼愣怔怔地望着窗外这新开凿的河流出神……
    乡亲们闻听三闾大夫外出归来,蜂拥而至,连红女白婆,八十老翁,三五岁的伢子,还有那花猫黑狗,也都远道而来。众人将屈原围拢在石板桥头,欢声笑语直冲云天,载歌载舞欢庆胜利。这壮观的场面,热烈的气氛,将屈原心头的阴云一扫而光。一位渔翁收住满脸的笑容,一本正经地说:“屈大夫,还是请您给这新河取个名字吧!”
    屈原拈着名人轶事名人轶事须,微笑着正要开口,翁老汉在一旁胸有成竹地说:“众位请看,这河水碧绿碧绿的,多么象屈大夫腰上那块玉佩的颜色呀!依我说,干脆就叫它‘玉水’吧,大家以为如何?”
    众人齐声叫“好”,场上一片欢腾,屈原也跟着大家一起鼓起掌来。一些伢子和妹子跑到水边,有的洗头巾,有的洗手帕,有的洗帽子,还有的在撩水为戏,大家笑着,闹着,好象过节一般。
    一位没牙瘪嘴的银发老妪从人群中挤出来,慢条斯理地说:“大家为啥要开凿这条玉水?为的是给屈大夫濯缨,那么脚下这石板桥,何不就叫‘濯缨桥’呢?”
    老太太的话音未落,又是一阵掌声和叫“好”的欢呼声。
    从此以后,屈原把玉水当成了沧浪河,每天到河边来先濯缨,后洗脚,边洗边哼那早已背得滚瓜烂熟的歌谣:
    沧浪之水清兮,
    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
    可以濯吾足。
    ……

    屈原居玉笥山期间,生活是清苦的,感情是愤懑的,精神是苦恼的,整日郁郁寡欢,无所事事。他欲读书,情绪浮躁,难以聚精会神;他欲写诗,心乱如麻,漫无头绪;他欲研究学问,纷纭的世事,不愉快的以往,一齐跑出来拦路干扰。既然什么不能干,什么也干不成,便整日浮萍似的四处游荡,有时名人轶事名人轶事边漫步,有时湖畔吟诗,有时与农民田间闲聊,有时跟渔夫扬帆名人轶事名人轶事上。一日凌晨,他倒背着双手在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堤上漫步,推敲着自己的诗句,不知不觉地来到了渡船亭的前面。因为天色尚早,这里冷冷清清,无一候船等渡者。他步入亭中,神经质地这儿摸摸,那儿坐坐,眺望着晨雾迷茫的名人轶事名人轶事面,仿佛是在寻找什么,等候什么,但究竟是在寻找什么,等候何人,他自己也不甚了然。过了有一盏茶的工夫,一个人呆在这里实在是没趣,正欲转身离去,忽听得名人轶事名人轶事面上有人在高声呼唤:“三闾大夫请留步!”
    屈原闻呼声而转身,只见名人轶事名人轶事面上正有一叶轻舟斜渡过来,大约因顺风顺水之故,其速若箭,转瞬来到了岸边。这是一只渔船,从船上跳下一个人来,六十多岁的年纪,须发花白,一身渔夫打扮。他来到屈原跟前,谦恭有礼地问道:“您就是三闾大夫吧?”
    屈原默然无语,点头应是。
    渔夫将屈原浑身上下仔细地打量了一番,只见他面黄肌瘦,眼皮浮肿,披头散发,衣服上还有许多泥水,不禁长叹一声道:“当朝左徒,竟被弄成了这般模样!……”渔夫说不下去了,伤心得潸然泪下。
    屈原见状,惊奇地问道:“汝为何人?”
    渔夫抽抽噎噎地回答说:“我是您的同乡,也是归州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北人。您官为左徒时,我们曾见过面。人生易老,一晃就是三十多年过去了!……”
    屈原急忙问道:“莫非汝亦流放而来此?”
    渔夫摇摇头说:“不,我不是流放来的,是自己流浪来的。一只小船,一件蓑衣,五湖四海,任我漂游,不做官,不受管,与世无争,自名人轶事由自在。”
    渔夫说完,先是超脱地微微一笑,然后关切地问道:“屈大夫,您如何落得这般地步?”
    屈原仰天长叹一声,说道:“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这个世界上尽是污泥浊水,只有我一个人干净;大家都喝得醉醺醺的,只有我一个人清醒,因此被流放,落得了这般地步)。”
    渔夫听屈原说完,就规劝道:“圣人不拘泥于任何事物,并且能够随着世道而变化,大夫何不学圣人而变得随和些呢?”
    屈原不高兴地反问道:“何谓随和?如何随和?”
    渔夫微微一笑说:“既然这个世界上尽是污泥浊水,大夫何不到烂泥里去打个滚推波助澜呢?既然大家都喝得酩酊大醉,大夫何不去奉陪几杯,喝他个痛快淋漓呢?为什么遇事深思而又超脱,以至于落得个被放逐的结局呢?”
    屈原生气了,他大声说道:“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自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人要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刚洗过澡的人要抖净衣服上的尘土,怎么能让干干净净的身体去沾染污浊的外物呢?)”
    渔夫亦振振有词地说:“有道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做生意的要会看行情,船到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心只能随波浮沉,这做人嘛——”
    渔夫的话未说完,被屈原打断了:“休要多言!吾不能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助纣为虐,凤凰岂能与乌鸦同群为伍!
    ……”
    渔夫并不生气,他不慌不忙地说:“人各有志,不能强求,大夫可坚持自己的看法,只是凡事需想开一些,不可固执己见,不要那么清高,到头来受罪的还是您自己。您不如学我这样,撒网捕鱼,自得其乐。奉劝大夫不要再自寻烦恼,自己折磨自己了!……”
    屈原意志坚定,出言落地有声,他说:“余系楚之宗臣,对社稷存亡,生灵涂炭,岂能袖手旁观!宁赴湘流,葬于名人轶事名人轶事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我宁愿投入那湘名人轶事名人轶事水中,葬身鱼腹,怎么能让洁白纯净的东西,蒙受那世俗尘埃的沾污!)”
    渔夫知道自己说服不了屈原,就打个圆场说:“好了,我们不要再争了。我原想劝您同我一起去打渔,过那快活舒心的日子,既然您不愿意,我也就不再勉强,‘道不同则不相与谋’嘛!不过,您也是土埋半截的人了,凡事不可过于争胜斗强,要多保重才是啊!”说罢莞尔一笑,向屈原拱手告别,返身上船,鼓动桨楫,悠悠而去,留下了一串歌谣:
    沧浪之水清兮,
    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
    可以濯吾足。①

    ①这首《沧浪歌》是楚地流传的古歌谣,意思是比喻人的行为要适应客观实际。渔夫唱这首歌,有劝屈原退隐自全的意思。
    渔夫远去了,屈原怅然若失。他伫立于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堤之上,遥望着烟雾迷濛的名人轶事名人轶事面,石雕铁铸的一般。太阳出山了,将他的身影印在碧绿的草地上,是那么高大,那么修长。起风了,愈刮愈大,愈刮愈猛,狂风撕扯着他的宽袍博带,他麻木似的毫无反应;狂风将他那银丝白发抓乱,犹似经霜的枯草。不知过了多久,直至小媭来找他回家吃早饭,他才若痴似呆般地返回家去,长吁短叹,水米不进。这真让小媭担忧,她急忙将四邻八舍唤来。乡亲们苦苦劝解,毫无用处,女儿整日陪着父亲流泪。
    屈原和渔夫在渡船亭边的谈话,早被候船的乡亲们听到,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齐声赞颂三闾大夫气节坚贞,品德高尚,改渡船亭为“独醒亭”,表彰屈原“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高尚情操。清乾隆年间,屈子祠移到了玉笥山后,独醒亭也搬到了山上屈子祠的右面。1980年重修时,著名作家茅盾和赵朴初分别写了匾额,前来瞻仰拜谒的人群淌淌如水,络绎不绝。这些自然都是后话。
    日思夜忧,劳精费神,伤肝害脾,屈原病倒了,一连数日,神昏志迷,高烧不退。时值盛夏,酷暑蒸人,炎热难当,屈原所居之茅舍四周没有一棵树木,无遮无掩,上午当东晒,下午西山照,屋内的土墙、家具热得烫人。屈原脸色惨白,一天到晚淌虚汗,刚醒过来又昏过去。嘴唇裂得象龟盖,昏迷中还在断断续续地喊“热呀,烧死我了……”
    小媭一直守候在父亲的身边,手里的大蒲扇摇个不停,给父亲扇风。闻讯赶来看望的可真不少,农民、渔夫、官吏,四乡绅士和耆老,于泽厚曾多次带县城里最高明的郎中来诊治,针砭,服药,终不见有多少效验。那些朴实的老农和渔翁,见了三闾大夫这苦受熬煎的情形,或叹息,或挥泪,或捶胸顿足,或骂天地不公,好人没好报。一天,小媭对一位前来看望的渔翁说:“大伯,能找一个阴凉的地方,送我爹去养病就好了……”
    这位老渔翁年近古稀,但却背不驼,腰不弯,耳不聋,眼不花。他无妻室儿女,孤身一人在江湖上漂零了四十余载。自从三闾大夫来到这玉笥山下定居,经常伴他下河撒网捕鱼。在他的心目中,三闾大夫是世上最好的人,如今见他为国为民忧成这个样子,心里着实难过。但为了不使小媭姑娘过于伤心,硬是把泪水往肚子里吞。他决心找个清凉避暑之地,送三闾大夫去把病养好,就亲切地对小媭说:“好孩子,你也不要太急,我一定设法去找。”说着,热泪情不自禁地滚落下来,心思沉重地离去了。
    渔翁大伯离去以后,小媭昼看红日挪,夜望星斗移,扳着指头算时日,数着分秒度时光,两天过去了,不见有任何动静,急得她似热锅上的蚂蚁,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名人轶事乱转;盼得她心慌意乱,六神无主。第三天,天刚蒙蒙亮,小媭苦熬了一夜,正靠着父亲的床边打瞌睡,忽听外边有人敲门,她揉着惺忪的睡眼,半天没转过向来。停了一会,敲门声又响,她颇不情愿地去开门,并在心里隐隐约约地责怪道:“是谁这么早来打门,不知道家里有病人吗?”然而,当她拉开街门看时,不由得惊喜万分,是渔翁大伯带着几个邻居,抬了一顶轿子放在门前。小媭见了,心中明白了一切,连忙问道:“大伯,您这是……”“傻闺女,这还用问吗,自然是来抬三闾大夫前去养病。”渔翁老汉是个急性子人,不等小媭的话问出口,便抢先回答。他眯着眼,捋着名人轶事名人轶事须嘿嘿地笑着,笑的是那么自信,那么舒心,那么坦然。
    小媭欣喜若狂,一跳三尺高,傻丫头似的奔上前去,忘记了平时所受的教养,应持的礼数,竟扳着渔翁的肩膀,对着渔翁的脸问:“如此说来,大伯给爹爹找到养病的好地方啦?”
    渔翁老汉又是嘿嘿一笑,答道:“找到了,找到了!快帮你爹收拾一下,我们就要抬他到那里去呢。”
    小媭摸不着头脑,还想问问是怎样的好去处,具体在什么地方。渔翁看透了她的心思,不等她开口,抢先催促道:“你趁太阳还没有出来,赶紧走,现在莫急着问,你跟着去,到时候就知道了。”说完就搀扶屈原上了轿子,由四个汉子抬着,直向玉笥山走去,小媭默默地紧跟其后。
    那时的玉笥山,山高坡陡,怪石嶙峋,林深草密,竹修篁幽,鸷禽林间栖息,猛兽洞穴居住,莫说抬着轿子登山,便是空手而上,也要累得腰酸腿疼,热汗百流,且随时都有生命之忧。一行人攀山崖,穿密林,越溪涧,绕葛藤,避禽名人轶事兽,弯弯转转,曲曲折折,上上下下,来到了一片遮天蔽日的桃树林内。树上果实累累,林中鸦雀无声,好一个幽静的所在!只可惜他们晚来了几个月,倘使春三月来,这里必是粉霞的海洋,芬芳的王国,百鸟争鸣的世界。轿子在林间株隙宛转曲折,艰难前进,走了大约有一顿饭的工夫,前边是一个葱笼而高大的陡坎挡住了去路,汉子们就势落下了轿子,老渔翁连声说道:“到了,到了,就在这里。”小媭忙上前看,只见庞大的陡坎上尽是绿树翠竹,攀援的藤萝。藤萝从陡坎上垂挂下来,搭在高高的桃树枝上,形成了一个绿色的长廊。渔翁帝小媭躬身披藤进入长廊,又行几步,坎壁上那茂密的灌木丛中隐约有一个圆洞,径可五尺,似怪兽张着的一只大口。渔翁导引在前,小媭紧随其后,微躬身进入洞中。休看这洞口并不显眼,洞内却大若屋宇,宽似厅堂,且既不阴暗,又不潮湿,凉风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异香阵阵,入洞片刻,浑身热汗顿消,好不舒服!洞内收拾得干干净净,还用竹子架好了一个临时床铺,并一应器具井井有条。小媭看后,喜出望外,一股无可名状的暖流在周身流淌。她急忙返身出洞,与众人将父亲搀扶进来,让他在竹床上舒舒服服地躺了下来。说也神奇,过了不到半个时辰,屈原便觉得高烧已退,力气倍增,恍若成仙得道一般,身轻气畅,心扉洞开。他不仅慢慢地睁开了眼睛,还能让女儿扶起身来,斜依在竹床的靠背上。他环视着洞里的陈设,亲昵地望着身旁的众乡邻,微笑着说:“多谢众乡邻为屈平寻得如此清凉之地,真乃别有洞天也!”小媭见父亲来此不久病体便大有转机,既莫名其妙,又兴奋感激,一把抓住老渔翁的手,寻根究底地盘问起来:“大伯,您是怎样找到这样一个仙境宝地的?”
    渔翁见问,笑着回答说:“你不是要我找个阴凉的地方给三闾大夫养病吗?我听了一直在心里盘算。猛然想起这里有一个蛮大的洞穴,春头上有一股浸凉浸凉的泉水流出来,冰人肌骨;三伏六月,水渐断流,于是便有一股凉森森的风从洞里往外吹,岂不是风水宝地!因为这洞外繁茂的桃林,人们便称这洞为‘桃花仙洞’或‘桃花洞’。相传当年洞外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庙宇,洞内有一尊玉雕王母娘娘的神像。每年三月三日王母娘娘寿诞之日赶庙会,唱戏三天,周围数十里的百姓都来上香进供,热闹极了!后来不知何年何月,一场天火把大庙化为灰烬,变成了废墟,与此同时,洞中的玉雕像也不翼而飞了。从此,这里便逐年冷落了下来,年深月久,竟至于烟灭。如今,除了进山打猎和采药者,很少有人到这里来,因此知道这个洞的人也就不多了。令人惊疑不解的是,庙宇既焚,为何庙前的桃林犹存?”讲到这里,老渔翁似乎意识到自己把话扯远了,马上拉了回来,说道:“三闾大夫不是要找个清凉的地方养病吗?我跟众位乡邻一说,大家便扛着工具上山来,花了两天两夜的工夫,把洞内的积土和杂草清理出去,瞧,蛮漂亮的嘛……”
    听了渔翁老伯的介绍,小媭真不知该说啥好。她失神地望着大家,两眼汪着感激的泪水。突然,“扑通”一声,小媭长跪于地,叩头不止。
    老渔翁急忙弯腰将小媭姑娘扶起,劝慰了一番,然后与众乡邻抬着空轿下山去了。
    第二天一早,老渔翁便上山给屈原父女送来了富有滋补性的饮食和一罐清凉解热的煎熬草药。此后的数日内,几乎天天如此,直至屈原病愈下山。
    屈原在洞中只静养了一日,便能够下床走动,自理生活,进些饮食了。三天后他步入桃林,散步观光,伸伸腿,弯弯腰,呼吸些新鲜空气。果如老渔翁所言,这是青一色的蟠桃林,果实呈扁圆形,个头硕大,颜色青翠,令人垂涎欲滴。人间毕竟不同于天堂,天堂的蟠桃可四时摘而食之,这人间的蟠桃因时令早了几个月,其味既苦且涩,难以进食。待到第五天,屈原已经能到桃林中去练剑了。在这里,虽说盛夏却步,酷暑远避,生活得清凉而舒服,但却给山下的乡亲们增添了许多麻烦,因此第七天屈原便执意要下山,并舞剑以示痊愈。但老渔翁却坚决不答应,他说,屈原所患之病十分沉重,倘过早下山,万一旧病复发,不仅要给乡亲们添更多的麻烦,而且还会有性命危险,不如多休养几日,等恢复了元气再下山不迟。小媭与众乡邻也是这样苦苦规劝,屈原万般无奈,只好留下。他闲不住,让小媭回家去把那在汉北写的《离骚》抱来。长诗《离骚》写成之后,虽说几经修改,流传于世多年,但屈原却总觉得不尽如意,他要利用这有利时机作最后修订。
    多年来养成的习惯,屈原只要一伏案笔耕,就忘记了昼夜晨昏,忘记了饥饿、困倦与疲劳,病中亦不例外。小媭真为父亲的健康担忧,一次又一次劝他爱护身体,注意休息,屈原只是点头笑笑,继续埋头于竹简,一熬便是一个通宵。
    一天深夜,小媭被长长的叹息和号啕的哭声惊醒,睁眼一看,只见父亲手捧竹简,立于灯下,仰面朝天,既哭且诉,泪痕满面。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意外,父亲竟至于这般悲伤,一个骨碌爬了起来,慌忙问道:“爹爹,您这是怎么啦?”
    屈原将女儿拉到身边,给她披上衣服,抚摸着她的头说:“改完了,长诗终于改完了!此乃为父心血与泪水之结晶。孩儿快些点燃松明为父欲到山上去诵读。”
    小媭说:“夜色已深,明天再读吧。”
    “不!”屈原斩钉截铁地说,“为父的脾气儿是知道的,一首既完,不即刻诵读,心中不快。况且此《离骚》系为父一生诗作中最长的一首!……”
    小媭知道拗不过父亲,可是为什么一定要深夜到山上去读呢?她心中不解,故而犹疑不动。屈原从小媭的眼神里猜到了她的疑惑,急忙解释说:“长诗自叙了为父之身世、理想与悲惨经历,将为父对祖国之忠贞、对人民之热爱、对美好未来之向往和对黑暗现实之愤懑统统倾注其中。全诗三百七十三句,句句皆为父真情实感之流露;二千四百七十七字,字字均渗透着为父之血与泪!如今,为父要立于高山之巅,读给楚王听,读给祖国听,读给山岳听,读给河流听,读给海洋听,读给父老乡亲们听!走,快走吧!”说着抱起了那一大堆竹简。
    小媭点燃了一支大松明,搀扶着父亲出了后门。门外,天是阴沉沉的,星斗是稀稀的,月光是淡淡的,夜风是暖暖的,四野是静悄悄的……
    玉笥山西南面有一个高阜,依山傍水,地势雄伟而险要。平时,屈原几乎每天清晨都要登上这个高阜,望着从东方缓缓流来的汩罗名人轶事名人轶事,瞅着西北天边云烟深处的故城郢都,看着玉笥山那蓊郁苍翠的峰顶,一边并不安闲地踱步,一边想着那永远也想不完的心思。今夜,父女出了后门,相搀相扶地攀上了这个高阜,女儿举着松明照耀,父亲就着光亮一片简一片简地高声朗读起来:
    帝高阳之苗裔兮,
    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
    惟庚寅吾以降。
    ……

    诗人以慷慨激昂的声调诉说着自己的身世、经历、爱好、抱负和理想,有时是愤怒的呼喊,有时是严厉的斥责,有时是恳切的劝告,有时是忧伤的哭泣。静夜里,名人轶事名人轶事水畔,高阜上,一支松明在燃烧,火光闪耀,照红了一片天地。燃烧的松明下,屈原手捧竹简,气宇轩昂,矗立于天地之间。他那浑厚、苍老、悲凉的诵读声,或如万钧雷霆,势不可挡,或似一碧如水的夜空,明星点点;或如汹涌澎湃的巨澜,摧枯拉朽;或似潺潺流淌的小溪,叩人心弦;或如撕肝裂胆的控诉,催人泪下;或似委婉的哀怨,如泣如诉。这诵读声在寂静的夜空里飘荡,传得很远很远……当他读完最后一句“吾将从彭咸之所居”的时候,狂风大作,乌云翻滚,电闪雷鸣,暴雨倾盆,文静的汩罗名人轶事名人轶事顿时波浪滔天,在愤怒,在呐喊,在咆哮,大地茫茫,穹隆沉沉,好一个暴风雨之夜啊,汩罗名人轶事名人轶事畔那松明火把在高高地燃烧,火光下屹立着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

举报

第34章悲悼回风怀念长沙
    公元前284年,楚顷襄王与秦、三晋、燕、鲁等共伐齐,获胜,楚收复淮北之地,秦得原属宋的定陶(今山东定陶北),魏得原宋地的大部分,赵得济西,鲁得徐州。
    公元前283年春,楚顷襄王与秦昭王会好于鄢,秋复会于穰。
    公元前281年,楚人有善射者,以弱弓微箭望空而射,归雁必应弦声而坠地。顷襄王召而与之名人轶事名人轶事谈,射者曰:“夫先王为秦所欺而客死于外,怨莫大焉。匹夫有怨,尚必报之,今楚地方五千里,举甲百万,而坐受困,窃以为大王弗取也。”于是顷襄王遣使于诸侯,欲联山东之兵以伐秦。秦闻之,兴兵伐楚,楚欲以齐、韩联兵应敌。
    公元前280年,秦昭王使司马错以陇蜀之军攻楚,楚军败,割汉北之地予秦。
    公元前279年,秦大良造白起攻楚,取鄢(或即西陵)与名人轶事名人轶事(今湖北襄樊北)。白起开长渠引水灌鄢,百姓淹死者数十万人。楚将庄蹻经黔中南下,经且兰(今贵阳一带)、夜郎(今贵州西、北部)至滇池(今云南昆明)。其后,蹻变服从其俗,在滇称王。
    暮秋一日,屈原登玉笥山闲游,来到一处山谷盆地,遍是兰、蕙,虽历霜而不衰,芳香扑鼻,沁人心脾。屈原为其所诱,徜徉不肯离去。突然,刮起了一阵旋风,风之初起,似旋转着的涟漪波纹,若少女翩翩舞动着的裙幅,倒也颇具情趣。继而狂飚震荡,芳草为之摧折,枯枝败叶全被旋上了高空,漫天飘舞。触景生情,悲从中来,屈原欲以兰、蕙自比,将位在君侧的谗佞之臣比作回风——回风者,旋风也,写一首《悲回风》的抒情诗,即因谗佞小人亡国误君,为国为君而悲悼之。
    内容、主题确定之后,诗人便开始了艰苦的酝酿与构思。几经斟酌和推敲,他确定通篇都是抒情,除人物外,没有什么事实的叙述。感情的基调是哀伤、惶惑、幽怨、孤独、彷徨与憧憬。诗人在长期的窜逐生活中,身处荒僻的边远之地,而存君兴国之情从未淡漠。他忧心日薄西山之国运,疾首壅君不明、谗人弄权之时弊,对阴阳易位、是非颠倒的现实感到迷惘和沉痛。他自知大限将近,但在迟暮萎绝之际,仍抱守孤高之志,不肯与世浮沉。他在恍惚迷名人轶事离中设想着茕独无依的灵魂如何同游天地四方,又景慕先贤之崇高美德,并时刻以之励志而自勉。由于全诗表达的是一种抽象的激情,因此在写法上也想跟以往其他作品有所区别,主要采用回环往复的写法,正如后世有人评论的那样:“其文如层华迭叶而不可厌,省其衷则叮咛繁絮而恫有余悲矣①。”
    ①《楚辞疏·读楚辞语》。
    构思既定,屈原陈简牍而挥毫。他由旋风摇荡纤弱的蕙草而生悲情:“心怨结而内伤(我悲哀郁结内心忧伤)”。外伤好治,内伤难合。长期隐痛,淤结于心的内伤,其诱发在于蕙,其根源在于冤。不言而喻,诗人由眼前的景物联想到自身的遭遇:忠而被谗,信而见疑,长期放逐,报国无由,故而迸发出难以言状的哀怨和忧伤。“物有微而陨性兮,声有隐而先倡(物虽微小可以捐害生命,声虽细弱却是最先传扬)。”回风有声无形,起始甚微,然它终使花草凋零;谗言起始虽隐,然它虚惑君心,猖狂妄行,二者均有行迹可寻。诗人含蓄地指斥怀王掉以轻心,缺少应有的警觉,养痈遗患,以致发展到现在的谗妒人以自代的地步。诗人见谗人倡君为恶,则思念古圣先贤,欲与之齐志同节,心中念念不忘:“夫何彭咸之造思兮,暨志介而不忘(为何我总思念着彭咸,他的志气节操难以遗忘)。”
    屈原诗心执著,刚想到步彭咸之志,却又追忆其祸始:“万变其情岂可盖兮,孰虚伪之可长(感情变化无常岂能掩盖,哪有虚情假意可以久长)!”靳尚之徒巧言令色,虚饰谗言,然其包藏的祸心是无法掩盖的,他们何以能够长期作祟呢!这里屈原隐约指出,倘若君王明察早就看出其虚伪作态,防患于未然;君不明,昏聩蔽壅,才遗患于今日。诗人具体指出了谗佞人的猖狂用事,他们或朋比为奸,同恶共济;或乔装打扮,耀武扬威,致使忠贞之臣,或屈服于邪恶势力而失其志节,或藏居幽深处,隐其光采:“鸟兽鸣以号群兮,草苴比而不芳。鱼葺鳞以自别兮,蛟龙隐其文章(鸟兽鸣叫为呼求群集,香草与枯草杂于一处失去芬芳。群鱼彼此炫耀层层鳞甲,蛟龙却把美丽的龙鳞隐藏)。”于是诗人从中引出结论:“故荼荠不同亩兮,兰芷幽而独芳(苦菜甜菜分亩种植,兰芷身居僻处散发着幽香)。”忠佞冰炭难容,岂能同朝共济,忠贞之臣只有远避朝廷,独处幽境,才能保持其高尚的志节。这是写实,又是自慰。“惟佳人之永都兮,更统世而自贶。眇远志之所及兮,怜浮云之相羊。介眇志之所惑兮,窃赋诗之所明(只有圣人才会永放光彩,怡然自得经历千秋万代。细看我欲实现的大志,可怜得犹如蓝天浮云一般。我微小的心志难以理解,我只好写出诗章来表白)。”诗人自诩出身尊贵,德志高远,历先世之垂统,即便行吟名人轶事名人轶事畔亦不失中正之行,故以佳人自喻,诗人自谓其德志可与蓝天比,能与白云相逐,孤高而难合于世,特赋诗将其陈述清楚。
    以上几章,诗人因“回风摇蕙”而触动了忧伤,于是追忆了祸始,分析了祸根,表明其赋诗是为言志。
    诗人思前想后,自觉身前的一切已付诸东流,剩下的只有“惟佳人之独怀兮,折芳椒以自处(我只怀念那古代的圣贤,摘取杜若申椒自己安排)。”追慕古代的贤哲,加强自身的修养,保持身后的芬芳。但是,屈原毕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和改革家,其理想、抱负虽与日争光可也。此刻他万念俱灭,痛定思痛,内心的悲愤、忧虑不能自已。“曾歔欷之嗟嗟兮,独隐伏而思虑。涕泣名人轶事名人轶事而凄凄兮,思不眠以至曙。终长夜之曼曼兮,掩此哀而不去(我一次又一次长长叹息,独处荒僻而引起万千思量。我伤心的泪水不断流淌,一夜想来想去直到天亮。这黑夜啊是多么漫长,很难压抑心中的悲伤)。”这六句,诗人极写从夜晚到天亮总是抑制不住哀怨悲伤:抽泣、嗟叹、隐思、凄苦,涕泪名人轶事名人轶事流,辗转反侧,长夜不眠,想节哀而不能。
    天亮了,外面走走,聊以自持,然秋色萧杀,满目凄凉,于是“气于邑而不可止。”极度悲伤,满腔酸楚,气急促而堵塞,以至哽咽窒息而不可终止。“乣思心以为纕兮,编愁苦以为膺(我把无数忧虑搓成佩带,我把无限愁苦编成背囊)。”古人将束于腰间的用以悬挂饰物的带子称为“纕”,将勒于胸部的服饰称作“膺”。在这里,诗人将“思心”和“愁苦”作为修辞格的本体,把“纕”与“膺”为喻体,巧妙地捕捉住本体跟喻体之间的共同特征,加以引申,构成了极其贴切的比喻关系,使诗句情景互生,含蕴深邃。诗人言其思心、愁苦之繁多、之细腻、之修长,可以编佩带,织胸衣;言其思心愁苦郁结于胸腹之间,引起气闷、梗塞,如束纕于腰腹,勒膺于胸际那样难以忍受,难以解脱。这样以来,化抽象为具体,鲜明形象。
    诗人的思心、愁苦如此沉重而不能自持,故“折若木以蔽光兮,随飘风之所仍(折下若木枝条遮住阳光,任从狂风把我吹到何方)。”折若木遮住目光,视而不见;任飘风之吹送,吹到哪里算哪里,也是聊以自持的好方法。然而事与愿违:“存仿佛而不见兮,心涌跃其若汤(周围的一切好像看不见,我的心像沸水一样跳荡)。”周围的事物似乎看不见了,可思潮的翻滚却激烈得犹如沸汤。这诚如后世有诗人所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诗人忧伤太深太久,冤结太实太厚,想排遣也没有法子,只好强按佩衽,怅怅然,惘惘然继续前行。岁将尽,命将终,蘋蘅枯离,芬芳清竭,而诗人的思心却不可改变,宁可投名人轶事名人轶事以结束此哀:“抚佩衽以案志兮,超惘惘而遂行。岁忽忽其若颓兮,时亦冉冉其将至。蘋蘅槁而节离兮,芳已歇而不比。怜思心之不可惩兮,证此言之不可聊。宁溘死而流亡兮,不忍为此之常愁(抚摸玉佩衣襟压抑激情,心中渺渺茫茫走向前方。这一年很快就要过去了,我的一生渐渐就要结束了。香草枯萎了,枝叶飘零了,花朵凋谢了,香气散尽了。可怜我的痴心不可改变,证明这些话是多余之言。宁可忽然死去魂魄离散,不忍为这些事常此忧虑)。”
    诗人在前几章往复咏喟思心、愁苦如此这般的沉重而不能自持,但又始终没有明言其所思者、所愁者为何事,引而不发,至此才喟然道出:“孤子吟而抆泪兮,放子出而不还(我象孤儿呻吟擦着眼泪,又象弃子一样无家可归)。”这两句诗很重要,它既表明诗人思心、愁苦郁结的原因,是前面几章诗文的概括,又为下面的“登石峦”、“上高岩”、“冯昆仑”等情节作铺垫,是全篇的诗眼。诗人无辜遭谗见逐,长期行吟名人轶事名人轶事畔而不能还,“孰能思而不隐兮(谁能忧愁焦虑而不痛苦)。”这种事放在谁的身上,谁都会隐隐作痛。诗人正是为了“不忍为此之常愁”,才一次次地想到步彭咸而死。
    以上几章,诗人极写放逐途中的悲愤忧伤及其产生的根源。
    “登石峦以远望兮,路眇眇之默默。入景响之无应兮,闻省想而不可得(我登上山峦往远处眺望,眼前道路寂寞而又渺茫。进入那无影无响的境界,谁也不能够无念又无想)。”诗人思念楚国,登石山而远眺郢都,希冀得到蛛丝马迹,以慰愁思,然而,熟视不见其影,静想不闻其声,内心极其空虚惆怅。故国的声容听不到,看不见,宗庙之安危不可得而知之,君臣之恩谅已断绝,返楚竭忠尽智亦无希望——诗人愁思陡增,五内俱焚,故不能自已。“愁郁郁之无快兮,居戚戚而不可解。心鞿羁而不可开兮,气缭转而自缔。穆眇眇之无垠兮,莽芒芒之无仪。声有隐而相感兮,物有纯而不可为。邈漫漫之不可量兮,缥绵绵之不可纡。愁悄悄之常悲兮,翩冥冥之不可娱。凌大波而流风兮,托彭咸之所居(心中愁思郁结毫无乐处,思虑难分难解凄切悲凉。思想被约束着无法舒展,我气息幽闷着郁结一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宇宙多么渺茫无边无际,天地多么广阔无与伦比。听不见的声音还可感触,无形的事物却不能造出。道路遥远漫长无法估量,忧思难以断绝缥缈绵长。悲愁总是悄悄常随着我,神魂飞逝心情才会舒畅。我要乘着波涛随风而去,走向彭咸所居住的地方)。”诗人往复抒写其思心愁苦郁结的情状,以及在这特定的情境中,诗人神思恍惚,于是对外界事物的感受,无不罩上迷惘、悲怆的光圈。诗人运用句式的排比,声韵的重叠,低徊往复,闳中肆外,吟幽叹微,情貌凄苦,读之令人潸然泪下。其中的“声音隐而相感兮,物有纯而不可为。”更反映了诗人对楚国的情感深沉执着,至死不渝。这前一句可用“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作解,诗人与故国永远联结在一起。后一句诗人自谓其对楚的挚爱是纯粹的,忠贞不渝的,非人工所能造为。
    “上高岩之峭岸兮,处雌蜺之标颠。据青冥而摅虹兮,遂倏忽而扪天。吸湛露之浮闵兮,漱凝霜之雰雰。依风穴以自息兮,忽倾寤以婵媛(我登上峻峭的高山之巅,我坐在五彩的虹霓之上。我占据着天空舒展长虹,我又很快伸手抚摸青天。我吸饮的甘露多么凉爽,还含漱飘然而降的凝霜。我依靠在风穴旁休息,忽然清醒过来不禁惊惶)。”诗人驰骋想象,神游太虚,与霜雪云虹相往来。他忽而嘘气成虹,忽而伸手扪天,风驰电掣,气势万千。夸饰奇特,意在说明其德智高远,其力能回天,惜昏君不用,致使楚国岌岌可危。“冯昆仑之瞰雾兮,隐峿山以清名人轶事名人轶事。惮涌湍之礚礚兮,听波声之汹汹。纷容容之无经兮,罔芒芒之无纪。轧洋洋之无从兮,驰委移之焉止!漂翻翻其上下兮,翼遥遥其左右。泛潏潏其前后兮,伴张弛之信期(凭靠着昆仑山俯瞰云雾,依靠岷山眺望清澈长名人轶事名人轶事。云雾滚滚奔涌令人胆寒,长名人轶事名人轶事波涛汹涌使人激荡。心中烦乱不知人在哪里,心里茫茫不知身到何方。后浪推着前浪从何而来,曲折奔腾又要向哪流淌!波浪或上或下流动翻卷,浪涛忽左忽右摇晃激荡。潮水汹涌湍急前后泛滥,依从一定时间落落涨涨)。”这十二句诗以“瞰”字领起,皆因诗人神思激越,冯昆仑,隐岷山俯瞰清名人轶事名人轶事的虚幻情貌。诗人在幻梦中眼前展现的是沧海横流,恶浪掀天。风浪声、水石相击声惊天动地。名人轶事名人轶事面上:东西南北,前后左右,浩瀚滚荡,没有经纬,没有方向,没有归宿,焉知终止。上下颠覆,左右倾轧,伴着潮汐的信期,忽涨忽落。不难看出,这些描绘与其说是诗人幻梦名人轶事名人轶事涛的雄伟壮观,倒不如说是借名人轶事名人轶事涛影射楚国当时政局的动荡以及反衬屈原眷顾楚国而起伏不定的心情。当时楚国接连打败仗,国惫民难,一片混乱。“群臣相妒以功,谄谀用事,良臣斥疏,百姓心离”①。所以,这里越绘声绘形地描状名人轶事名人轶事涛的险恶,越反映出诗人为楚国的动乱而忐忑不安的心绪。
    ①引自《战国策·中山策》。
    “观炎气之相仍兮,窥烟液之所积。悲霜雪之俱下兮,听潮水之相击(我观看不断蒸腾的热气,看见蒸汽凝聚成雨滴。悲叹严霜冰雪一起降落,听见潮水在彼此冲击)。”诗人幻梦由名人轶事名人轶事面仰观太虚,名人轶事名人轶事雾濛濛,势气腾腾,倏而又凝聚为细雨;再往下观察,名人轶事名人轶事面白浪滔天,飞雪飘飘。于是诗人又神思恍恍惚惚,凭借日光月影,乘着神速的骏马,策着弯曲的棘鞭,去寻找介子、伯夷之所居:“借光景以往来兮,施黄棘之枉策。求介子之所存兮,见伯夷之放迹(我借着日光月影往来于天地,用的黄棘马鞭弯弯曲曲。寻求介子推所在的地方,找找古贤人伯夷的遗迹)。”“心调度而弗去兮,刻著志之无适。”经过考虑没有去,镂刻于心扉的是彭咸之志,岂能他适。
    在全篇的结章里,诗人将思绪收拢了一下,他想:怨往日的理想已经落空,悲来日的处境岌岌可危,故决心从申徒、子胥而去;转而一想,又觉得他们均死得可悲,申徒狄、伍子胥活着的时候,屡谏君而不听,死又未能挽救商与吴的灭亡。这是前车之鉴,自己的死能否唤起昏君的觉醒?思心萦徊不得其解。以死去感动君王是诗人的孤注,不得不慎重,故踌躇再三而终未能投河。
    整个《悲回风》想象丰富,夸饰神奇,低徊往复,一唱三叹,皆为其抒发思心愁苦而设。但终因放子不还,孤子抆泪的原因,推来拂去,无以解脱。最后,欲以死感动君王,思心和愁苦似乎得到缓和,然赴流实为孤注,亦踌躇不已。可以想见,诗人忧心如焚的悲愤情绪,将进入另一个高峰。
    被放逐的十多年来,屈原虽身远离郢都,但心却一直和郢都贴在一起,只要有从郢都来的人,他都要想方设法去接触,去仔细地打听军事、政治方面的消息。到这儿来的郢都人,也都主动来看望他,把国家的重大事件告诉他,他为国尽忠的心愿从未动摇过。公元前278年的春天,不断有秦兵入侵、楚兵连吃败仗的消息传来,屈原听了非常担心,每天都拄着拐杖到渡船亭去眺望,想打听一些确凿的消息。一天,玉笥山下来了几个骑马的人,仔细一看,原来是常到郢都做生意的商贾,此刻他们正从郢都归来。商贾们见了三闾大夫,立刻跳下马来,赶上几步,扶着屈原痛哭起来。屈原知道,定然发生了什么不幸。他猜想着,或是楚国又打了败仗,或者是秦国又侵占了楚国的大片领土。他着急地打听着,不少人也都跑了过来听消息。去郢都的人抬起头来看看大家,狠狠地一跺脚说:“秦将白起率兵侵占了我们的郢都!……”
    屈原闻听,头“嗡”的一声胀大若斗,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拉着报告消息者的衣袖大声问道:“尔言何来!……”
    那个人被屈原颤抖的名人轶事名人轶事须、激怒的眼神吓坏了,他嗫嚅着说:“秦军攻占了郢都……”
    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击得屈原头晕眼花,天旋地转险些栽倒在地。郢都的陷落,撕碎了屈原的心,他万没料到,这魂牵梦萦的郢都,这可爱的家乡,竟落到了暴秦的手里,自己念念不忘返回郢都的幻梦彻底破灭了。他的心在抽搐,在淌血,他没听到众人都说了些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是怎样回到住处的。第二天一早,他独自一人登上了夜诵《离骚》的高阜,向着郢都的方向眺望,眺望……
    几天以后,郢都的难民陆续逃到了这个地方来,屈原逢人便打听。难民们告诉屈原,秦兵攻占郢都后,到处杀人放火,抢劫财物,鲜血把护城河里的水都染红了;楚之宫殿与太庙笼罩在一片火海里;楚之祖坟陵墓被挖掘,长眠于地下的楚之先人被翻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倒骨,弄得狼藉不堪。楚师无力抵抗,溃不成军,顷襄王和一伙奸佞仓皇逃至陈城(今河南淮阳县)苟延残喘。
    郢都的残破,对于漂泊困顿中的屈原是最后的沉重打击。在他的心目中,国都和君王都是国家的象征,如今国都沦陷,君王逃遁,人民陷身水火。在这国将不国,民将不民,君将非君的日子里,在这祖先开创草莽,筚路蓝缕的艰难创业中所世代积聚起来的物质与精神文明惨遭摧毁的现实中,对于屈原这样具有深沉爱国主义思想,而又具有高度文化素养的敏感的诗人来说,除了意味着死亡,简直再无别的含义。曾几何时,本来是富饶美丽、丰衣足食、国富民强、文化灿烂的好端端的强大楚国,被昏君和群小搞得国弱民穷,满目疮痍,亡国在即,而自己却无计可施,无效可报,这对于具有远大政治抱负并决心终生为之献身的屈原来说,没有比之更令其绝望的了。在绝望之时,追怀郢之往昔,推见今之惨状,又从躲兵灾的郢都难民出国门的时间,联想到自己遭放逐时的悲惨情景,屈原将这无限悲愤泄于笔端,融于诗赋,写成了《哀郢》,既伤怀哀怜郢都的沦陷,又叙写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对祖国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的无比热爱,谴责昏君佞臣祸国殃民的罪行,回忆自身遭谗被逐,离开郢都时的悲苦状况。这样,诗人把自己的遭遇和心情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使作品具有了深刻的政治内容和鲜明的社会意义。
    全诗六十六句,由纪行、怀郢复仇和斥奸三个部分组成,乱辞总收全诗。此篇构思精巧,脉络清晰,语言激切,感情深挚,具有“情往会悲,文来引泣”(《文心雕龙·哀吊》)的感染力量。首先,它选择了具有典型意义的艺术画面构成完整的艺术境界。诗篇描绘了三组画面:一是“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人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正当仲春二月逃往东方)”的动乱场面;二是“凌阳侯之汜滥兮,忽翱翔之焉薄(乘着浩荡的波涛前进,如鸟飞翔不知飘到何方)”的烟波浩渺的气象;三是悼惜曾经“州土之平乐(这一带人民的生活如此安宁)”、“名人轶事名人轶事介之遗风(长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岸边保持着淳朴的风气)”的平衍情景。以人民流离失所的画面开端,给全诗笼罩了一片灰暗阴沉的乌云;名人轶事名人轶事面上烟波迷茫、雾霭蒙蒙,又增添了一层凄凉的色彩;哀惜原本宽广富饶、人民安居乐业的乡土,悲悼大名人轶事名人轶事两岸一去不复返的淳美的遗风,追忆悼惜那平衍景象,益发加深了诗歌的悲剧气氛。这轴画卷,使我们触摸到了末世动荡不安的时代脉膊。其次,是诘问的运用十分精当,充分表达了诗人的激愤心情。或问苍天:“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衍(老天爷的命令变化无常,为何使百姓震动惊慌)”?或问大地:“心婵媛而伤怀兮,渺不知其所謶(心里牵挂不舍无限忧伤,前途渺茫不知落脚何方)”?或问名人轶事名人轶事水:“凌阳侯之汜滥兮,忽翱翔之焉薄”?或问自己:“羌灵魂之欲归兮,何须臾而忘反(我的灵魂时时都想回去,为什么没有一时一刻忘记家乡)”?全诗以问开篇,以问结束,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只问不答,藏答于问,在一连串的反诘问话中,把蕴藏在内心深处的忧愁、哀怜、怨恨、愤懑之情淋漓痛快地倾吐出来,步步迫近,咄咄逼人,产生了一股排山倒海的艺术力量。
    若积在胸,如鲠在喉,屈原运丹田之气,一呼而出,一挥遂成《哀郢》。作品的成功与否且不论,屈原终觉意未尽,恨未消,愤未平,于是稍加酝酿,于同年的四月又写成了《怀沙》。
    《怀沙》,即怀念长沙。长沙系楚先王始封之地,那么“怀沙”便是怀念郢都,怀念祖国和人民了。
    《怀沙》是屈原明心见志,贯日射斗之作。诗由孟夏、草木起兴,但不是孤立静止的“兴象”,而是触景生情,因情及事,因事及理,从而形成了一种景与情强烈反衬的效果,景物、人物得到了有机的结合。在这一段里,诗人极抒忧郁哀伤之情,其中的“伤怀永哀(我心中忧愁长久地悲哀)”、“郁结纡轸,离慜而长鞠(委屈和痛苦啊郁结在心,遭受忧患穷困日子已长)”、“冤屈自抑(深受冤屈仍要克制自己)”等句,更是令人心压重石,抑郁憋闷,忧伤窒息,生不得,死不成。“眴兮杳杳,孔静幽默”(瞻望眼前茫茫一片,四周非常寂静毫无声响)”两句更是精彩,诗人以客观环境来衬托自己的悲郁心境。后世有人评论说:“杳杳则无所见,静默则无所闻。盖岑僻之境,昏瞀之情,皆见于此矣。”①屈原以四围冥冥,野漠清静来渲染自己心绪之孤寂与悲凉。
    但是,此刻屈原的心态并非仅仅是悲哀;即使是悲哀,他也并不停留在对于个人遭遇的伤感上,而是牵念着理想抱负的尚未实现,希冀以自身之死来最后震撼民心、激励君主。故而,诗篇在直抒内心情感之后,笔锋转到了对不能见容于时的原因与现状的叙述。这里,诗人采用了一系列比喻,有富理性色彩的,如“□方为圜”、(把方的木头削成圆的)”、“章画志墨(应该牢记规矩墨绳)”、“巧倕不斫(巧匠不动斧头)”,以标明自己坚持正道,不随世俗浮沉的节操;有通俗形象化的,如“玄文处幽兮,矇瞍谓之不章(黑色的花纹放在幽暗地方,人们像瞎子说它不漂亮)”、“离娄②微睇兮,瞽以为无明(离娄看东西只略瞥一眼,盲人认为他和自己一样)”、“凤皇在笯兮,鸡鹜翔舞(美丽的凤凰被关在笼子里,却让鸡鸭自名人轶事由飞翔、翩翩起舞)”、“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把美玉和顽石混在一起,认为它们本来一模一样)”、“握瑾怀瑜”、“邑犬群吠”等,这么多而集中的生动比喻,都围绕着一点:自己清白忠诚而不见容于时。使读者大大增强了直感的同情和理解,同时也充实了作品的内在蕴含与感染力。有了这样的感情基础,诗人再直抒胸臆,使人对其品德节操更加崇敬,对其遭遇极其同情,悲叹愤慨不已。
    ①蒋骥《山带阁注楚辞》。
    ②离娄:人名,古之明目者。
    本篇的“乱辞”与其他篇不同,看似尾声,实则是全篇的高潮与问题的归结。拔郢之后,秦军南北夹击,虽然祖国河山是那样美好,但“伯乐既没”,屈原徒具“怀质抱情(我有美好的品质和激情)之内修,因而产生了“修路幽蔽,道远忽兮(漫长的道路阴暗而多阻,前途那么遥远那么渺茫)”的矛盾心情。接着以“民生禀命(人的一生领受天命)”作为基础,迅即转到自己身上来,而喊出了“定心广志,余何畏惧兮(安下心来放宽胸襟,我还有什么可畏惧的)”的震天强音。“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知道死亡已是不可避免的,我对生命也不愿意吝惜)”,是“定心广志”的毅勇抉择。千古艰难唯一死,但死有“不可让”者,爱亦莫贵于“志之有象(为后人留作榜样)”者。求仁得仁,舍得牺牲混浊此岸之“躯”,方能换取理想彼岸之“象”。最后,他从容诀别,斩钉截铁地决定:“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那些光明磊落的前贤哟,我将永远和他们在一起)!”
    综观全篇,作者的情绪从“郁结”、“长鞠(穷困)”,经“惩违改忿(不再怨恨愤怒)”到“定心广志”,变化发展,脉络分明;内心矛盾由“自抑”而“自强”至“何畏惧”,关键重点突出;行动抉择从“志之有象”而“限之大故(最好的办法就是死亡)”至“知死”“为类”,逻辑顺序井然。其从容取义、献身明志的坚贞精神跃然纸上。

举报

第35章问难苍天莅临罗渊
    放逐以来,屈原的性格是极其随和的,有事无事总是找农民渔夫闲谈聊天,绝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民众中间,仿佛自己是鱼,百姓是水,离开百姓须臾便难以生存。他的性格开朗、活泼、乐观,但却绝不轻浮,虽内心充满了无限的忧郁和愤懑,但总将苦涩埋藏于心底,只要与民众在一起,便以和颜悦色待人,谈笑风生相处。他多才多艺,能歌善舞,尤长管弦丝竹,因而常常给贫困愁苦的乡邻带来几分欢娱和喜悦。博古通今,深明事理,能言善辩,是屈原的重要特点之一,因而乡邻们最爱聚拢在他的身边,询长问短,以长见识。他总是有问必答,滔滔不绝,从不使大家失望。然而,自从写完了《哀郢》和《怀沙》之后,屈原的性格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仿佛是变成了另一个人似的,他沉默寡言,终日不说一句话,连女儿小媭有事找他商议,他都赖得答腔。他整日呆坐,望着屋顶出神,傻愣愣的,似已灵魂出窃。他经常不饮不食,饭端上来了,女儿盛一碗递到他的手里,劝他进餐用膳,他捧碗在手,机械麻木似的吃着,常常忘记了咀嚼,不知道钳菜,或者哆哆嗦嗦地伸筷钳菜,筷子掉到了盘碗里。他整夜整夜地坐在如豆的油灯下冥思苦想,面无表情,两眼失神,困倦已极,便曲肱而枕,合衣而寝。他变得孤僻起来,喜欢独处,很少与外人接触和来往,连翁老汉来找,他都极力回避。除了茅屋中呆坐,庭院中踱步,便是独自一人出门。出门后,他漫无目的地四处徜徉,人们热情地跟他打着招呼,他只是毫无表情地点点头,极少答言,更无攀谈。有时他循汨罗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岸前进,走得很远很远;有时他在玉笥山的密林中转悠,攀上玉笥山顶眺望;有时他到渡船亭侧去看人来人往,仿佛欲在这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寻找着什么,探讨着什么;有时他到那个夜诵《离骚》的高阜去伫立呆望,似乎是在等候远去归来的亲人;有时他会借一只小船,独自一人地到名人轶事名人轶事上去,不扬帆,不划桨,任其自名人轶事由飘荡。他的行为失去了理智的控制与支配,天黑了,起风了,下雨了,他不知还家,每每需要人们去四处寻找。屈原这突如其来的变化,在乡邻们心灵的水面上投下了一块重石,激起了朵朵浪花,有人在骂国君昏聩不明,不辨忠奸;有的在骂奸佞小人弄权误国,残害忠良;有的在骂天不公,地不平,致使阴阳易位,是非颠倒,黑白混淆,坏人跋扈,好人遭殃;更多的则是在为三闾大夫的健康担忧。大家心里清楚,残酷的政治斗争和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对屈原的摧残打击实在是太沉重了,这是无论谁都难以承受的,但是,造成三闾大夫如此精神恍惚的主要和根本的原因,不是他个人的遭遇如何不幸,而是国家的即将危亡和人民就要面临水深火热的深重灾难——屈原关心百姓,百姓也最理解屈原。自然,最忧心如焚的还是小媭姑娘。休看屈原身为尊长,但却很听女儿小媭的话。出于爱和希望,为了照顾小媭的情绪,他每每极力克制着自己,委屈求全,况且小媭的一言一行,对父亲的每一个约束和要求,无不是崇敬爱戴与关切的体现。然而这一次不行了,小媭磨破了嘴皮,软磨破泡,使出浑身的解数,终不见有多少效验,弄得她明里暗里不知为父亲流了多少泪。她知道,这一打击非同寻常,真害怕父亲会一蹶不振,每况愈下,由抑郁而痴呆,而疯癫,而……她不敢再想下去,因为父亲醒里梦里总念念不忘那个彭咸……
    应该承认,由于国破家亡的沉重打击,屈原的心思确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悲痛,更加激愤,更加沉重,然而他不仅十分理智,而且异常清醒。上述种种现象,绝非其性格的突然变化,而是在专心致志地沉下心去思考问题,思考天地,思考历史,思考现实,思考人生,思考自己所走过的坎坷历程。经过这段让人忧虑的认真思考,他颇有些大澈大悟,对以往的执着追求开始怀疑,对以往坚定不移的信念开始动摇,对以往所受的蒙骗和痴迷开始省悟,他在重新认识茫茫寰宇中的一切,包括自己本身在内。
    放逐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南之前,特别是流浪汉北以前,屈原对“天”坚信不移,认为它公正无私,专门扶持道德高尚的人,正如他在《离骚》中所赞颂的那样:“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夫维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上天对一切都公正无私,见有德的人就给予扶持,只有古代圣哲德行高尚,才能够享有天下的土地)。”然而,看看楚国活生生的现实,看看自己的悲惨遭遇,看看当今天下大势,屈原不能不对上述观点发生怀疑,不能不对“天”有所义愤和问难。自己洁身自好,握瑾怀瑜,为了祖国的强盛,人民的安宁幸福,对内力主变法改革,对外首倡联齐抗秦,为达此目的,夜以继日地操劳,东西南北地奔波,上顾不得赡养尊长,下顾不得关照妻小,做了一个不孝不义之人,结果又是如何呢?是被罢官撤职,是流浪汉北,是放逐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南,吃尽了颠沛流离之苦,受尽了风霜雨雪之罪,荒僻、鸷禽、猛兽、饥饿、困苦、死亡常与自己相伴,而以靳尚为代表的奸佞群小,贪赃枉法,鱼肉百姓,将祖国的大好河山拱手送给暴秦,以换取金银珠宝和巨额贿赂,中饱私囊,结果却甚得昏君的赏识与器重,把持国权和朝政,葬送了祖国的前程和命运,将人民推向了灾难的深渊。如此皇天,这难道是公正无私的吗?前边名人轶事名人轶事代过,屈原初来南阳里游凤凰山上的一座“王庙”,问卜于太卜郑詹尹,受前庭两厢壁画及其题铭的刺激和启发,就已经在仰天发问了,并着手构思《天问》这首诗。倘说那时屈原对天地、对历史、对现实、对人生的怀疑还是隐隐约约的,那么秦将白起攻陷郢都后,国破家亡、生灵涂炭血淋淋的现实,使得他幻想破灭,希望成灰,能够沉下心来,冷静而客观地思考天地人间的诸多问题,大胆地怀疑,勇敢地否定,毫不留情地批判,于是一首光辉的诗篇《天问》便应运而生了。
    天问,就是屈原对于客观世界一切不可解、不合理的现象的问难,正如郭沫若所说:“是屈原把自己对于自然和历史的批判,采用问难的方式提出。”①
    ①引自郭沫若《屈原赋今译》。
    在中国古代,认为天意是通过人意来体现,并且对人间万事负责。人间不平是天道不公的证明,不问天,问哪个!到了屈原生活的战国中后期,“天”这个词已经很抽象、很概括而又很笼统,很模糊,它综合了天体、天象、天文诸蕴含在内的自然界以及自然影响下的人事。它不仅是自然,而且是“超自然”(尽管“天”已决不仅仅是人格化的“上帝”或“天老爷”);不仅仅是实体、存在,而且也包括天道、天意、天命,所以《天问》也广涉人事。
    先秦时代宇宙观最重要的内涵是以“人”为本位的“天人以和”思想。这就是在不同程度上承认“天”和“天命”的存在,然而“天命”却一定要通过“人”或“人事”来实现。屈原在《离骚》中说:“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左传》僖公五年:“皇天无亲,唯德是辅。”这意思完全一致。它并没有彻底抛弃天命论,然而却是一种人为本位的、与“人和主义”相结合的“有限天命论”。既然天命通过人事来体现,那么遇到困难灾厄应该责之于“人事”,而不是单纯的听天由命。“天行有常……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忒,则天不能祸(天的运行有一定的规律……用礼义适应自然规律就吉,不用礼义适应自然规律就凶。能加强生产事业而又节约用度,那么天就不能使你贫困;养生既然周备,劳动又适合时宜,那么天就不能使你困厄;依着规律去做而没有差错,那么天就不能使你遇到什么灾祸)。”①同时,既然“天命”能够影响“人事”(尽管通过“人事”本身来影响),那么“天命”也应该对“人事”负责;假使天行无常,天道不公,那么百姓除了“尤人”以外,当然也可以“怨天”,人们可以怒天、责天、詈天。在《天问》中,屈原正是要反映自己的这一基本哲学思想。有了这些了解,人们就会明确,《天问》中为何还问了那么多神话故事、历史传说和人事兴亡的问题。
    ①引自荀子《天论》。
    《天问》里充满了沉思和怀疑。无论是传世的或被篡改的神话传说,还是街谈巷议、百口相传的奇事怪物,抑或传统的偏见、凝固的史观、陈腐的定论、世俗的迷信,一切的天意——人事,屈原都经过自己那天才的大脑审查和反思,从怀疑走向批判,由省察导出否定。这实在是了不起的勇敢和反叛,是人类思想史上带着血色和生气的曙光。
    屈原精心设计了《天问》的层次结构。从总体上看是宇宙起源——天地形成——天象变化——洪水灾难——四方异物——历史传说——历史变迁。具体说来,全诗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天地山川形成之类的发问,第二部分是对自夏至周人事兴亡的发问。先问天地开辟,再问人事兴亡,顺理成章。第一部分的基本次序是:有关混沌初开——有关宇宙形成——有关日月星辰——有关鲧治洪水——有关禹治洪水——有关洪水后大地的总形势——有关大地西北的异闻传说——有关大地东南的异闻传说。它是自上而下,从自然到社会,顺次规范。第二部分是以夏、商、周三个历史朝代为顺序,先写关于夏后启立国至少康中兴的历史传说,中间插了一段后羿一族征服夏王朝的故事;次写关于商朝的历史传说;后写关于周朝的历史传说,从后稷一直问到春秋战国,最后到楚。
    一切想定拟就,成竹在胸,暮春一日,屈原背着女儿小媭及翁老汉等众位乡邻,独自一人携简牍登上了玉笥山顶,以石为凳,以石为几,展简挥毫,仰天而问,边问边记,遂成《天问》的第一部分:
    元古之初,天地未开,混沌一片,如何认识,怎样考察?没有人类,没有文字,是谁把它传述?元气氤氲浮动,弥漫无形,充满整个空间,如何识其原由?日出为昼,日落为夜,为什么会有光明和黑暗?阴阳和元气三者结合构成了茫茫寰宇,它们谁是本源?天高九重,工程浩大,是谁筹划,是谁创建?八根擎天柱竖在何方?大地为何向东南倾斜?九天的边界在何处安置,用什么接连?天边有多少角落弯曲?天地在什么地方会合?十二辰怎样划分?日月靠什么挂悬?群星为何这样罗列?红日在汤谷跃升,直至蒙汜驻轮,自晨至昏,一天行多少路程?明月何德,竟能够死而复苏?明月何图,竟畜玉兔在腹?惠风在何处吹拂?什么门关了天黑?什么门开了天亮?东天未明之时,太阳在何处躲藏?鲧既然难胜治水重任,众臣为何要将他推荐?鸱龟相衔之言既然毫无根据,鲧为何竟要相信?治水既然顺应了民心,帝尧为何要处鲧以死刑?鲧死后名人轶事名人轶事身弃于羽山,三年不烂,为何竟能够剖腹而生禹?禹继父业治水,终于成就了大业,父子治水的原则和方法有何不同?洪水之渊极其深邃,禹为何竟能填平?广袤的九州大地,禹是根据什么划分?应龙怎样以尾划地,名人轶事名人轶事河经过哪些地方流下?治理洪水鲧做了些什么,禹又把哪些工作完成?共工怒触不周山,大地为何就向东南倾斜?百川东流入海,为何总注不满?东西与南北,究竟哪个更长?南北略呈椭圆,超出东西几何?巍峨的昆仑悬圃,究竟座落在何处?传说的九层增城,它到底有多高?昆仑山上的四方之门,谁曾从那里进出?西北的大门敞开,什么风畅行吞吐?太阳哪有照不到的地方,烛龙照耀在何方?羲和尚未扬鞭,若木之花何以发光?哪里的冬日如春?何处的夏日寒冷?哪里有石林?何兽会说话?哪里有无角的虬龙,驮着黄熊在河里游泳?九头毒蛇闪电一般,在哪里倏忽往返?长人守卫什么山?哪里有一枝九叉,开花结籽的寿麻?一蛇吞下巨象,它自身有多大?染人手脚的黑水在何处?青鸟居住的三危山在哪里?那里的人们都长生不老,他们究竟寿终何时?哪里有人面鱼身的鲮鱼?何处有白首、鼠足、虎爪、食人的鬿雀?羿为何要射落九日,三足乌的羽毛散失在何方?
    写完了第一部分,屈原返回家中,略作休息,然后借了一条小船,沿汨罗名人轶事名人轶事溯流而上,划得很远很远。不知划了几日,行了多少路程,忽一日他调转船头,顺流而下,不划桨,不扬帆,任小船悠悠荡荡,随波漂流。他仰望苍天,俯视名人轶事名人轶事水,边想边问,边问边记,写下了《天问》的第二部分:
    大禹全力投于治水,视察水情,为何竟遇涂山女,二人结合于台桑?娶妻生子,传宗接代,此系一般人的观念,禹的嗜好既然与众不同,为何还贪图一时的欢快?启欲代益为帝,突然遭遇祸难,为何受到拘禁,而能够脱身远患?敌众纷纷归服,启毫无伤害,同是禅让,为何益被推翻,禹的统治却昌盛不衰?启匆忙朝觐上帝,把《九辩》《九歌》带回人间,为什么爱子杀母,让母名人轶事名人轶事裂坠地面?羿为夏民驱除灾难,何以又射杀河伯,霸占洛妃为妻?用板指拉开巨弓,射杀巨大的野猪,献上肥美的祭肉,上帝为何还不满足?寒浞私通羿妻纯狐,迷人的纯狐给他出主意;羿力大善射,为何遭人算计?鲧死后化为黄熊,向西行进,到昆仑山、灵山求救,一路上的艰难险阻,他是怎样越过?鲧入羽渊,神巫怎样将他救活?他教民广播黑黍,经营芦苇织席,为什么他同样遭到放逐,难道他的罪行不容宽恕?(崔文子向王子乔学仙,王变成一条云气缠绕的白霓,给崔文子送仙药,崔感到惊奇,就用戈击白霓,仙药落在地上,低头一看竟是王的名人轶事名人轶事体。崔把王名人轶事名人轶事放在室中,用破筐盖上,一会儿名人轶事名人轶事体变成一只大鸟叫起来,崔揭开破筐一看,大鸟飞走了。)那云气缭绕着的白霓啊,为什么来到崔文子堂上?自然的法则是阴阳消长,倘若阳气消失人就死亡,王子乔变大鸟还能鸣叫,他本来的躯体怎样消亡?雨师萍号主管着降雨,那云雨究竟是怎样兴起?风伯飞廉胁骨骈生,鹿身,头如雀,有角,蛇尾豹纹,它从哪承取了这奇异的形体?(东海内有五座仙山,相距七万里,随波漂荡,山上的众仙深受其苦。天帝命东海龙王禺强派十五只巨鳌举首戴之,五仙山始得稳定。后来龙伯国有一巨人,一下子钓走了六只巨鳌,把它们背回家去。)巨鳌以头顶戴仙山,五山为何就能稳定不动?巨人舍船陆行,靠什么钓走六鳌?(寒浇不义,欲淫佚其寡嫂,往到其户,佯有所求,因与淫乱。夏少康因田猎放犬逐兽,遂袭杀浇而断其头。)寒浇到寡嫂门上,何求于嫂?为何少康打猎驱使猎犬,他能够砍掉寒浇的头?女歧给寒浇缝衣,乘机同床共息,何以被少康误杀,因淫佚而身遭祸殃?少康整顿士众,怎样使力量壮大?(夏之君主相失国后,依附于同姓诸侯斟灌、斟寻二国。寒浇用兵灭了这两个国家,也杀了相。)斟寻被寒浇攻灭,少康怎样讨伐他?夏桀攻打蒙山国,究竟得到了什么?妹嬉怎样放荡,商汤为何要将她惩罚?……
    商汤到民间巡视,遇见了贤臣伊尹;汤放桀于鸣条,民众与诸侯为何大喜?简狄(有娀国的美名人轶事女,后来成了帝喾的妃子,生契,契是商的始祖)住在九层瑶台,如何被帝喾看中?凤凰给简狄送来了聘礼,她为何满心欢喜?王亥(商的远祖,契的六世孙)秉承父德,学习他父亲的善良为人,为什么终于困顿,竟在有易国放牧牛羊?他执着盾牌曼舞,为何就有姑娘恋他?体态丰腴、肌肤润泽的姑娘,怎样与之勾搭?有易国的牧人,在哪里撞见了奸情?将他击杀在床上,遵从了谁的命令?王恒(王亥之弟)也秉承了父亲的美德,从哪里得到这些大牛?为何去钻营封禄,从此在有易滞留?(王亥之子上甲微假师于河伯以伐有易,灭之,遂杀其君绵臣)上甲微继踵讨伐,有易国因此不宁;在群鸟栖息的棘丛,为何与妇人调情?弟弟迷于淫乱,害了他的兄长;为什么虚伪狡诈之徒,后代却长久兴旺?成汤巡行东方,来到有莘之域;为何想求取伊尹,还得到善良配侣(伊尹本是有莘国的一个名人轶事名人轶事隶,汤向有莘国君要,不给。汤于是娶有莘国君的女儿,有莘国君很高兴,就把伊尹作陪嫁的名人轶事名人轶事隶送来)?(伊尹的母亲住在伊水边,怀孕时梦见神告诉她,石臼中如果出水便向东跑,不要回头。第二天果见石臼出水,她就向东跑,跑了十里,回头一看,后边是茫茫大水,她自己也变成了一棵空心桑树。有莘国有个女子采桑,在空心树中得到一个婴儿,这就是伊尹。姑娘将婴儿献给了国君,国君命厨师抚养)水边空心桑树中捡得的婴儿长大,为何又将他憎恶,作了有莘公主的陪嫁?成汤从重泉(夏桀无道,囚汤于夏台之重泉)获释,究竟有何罪过?成汤不胜愤怒,起兵伐桀,是谁挑起的战祸?
    (武王伐纣,八百诸侯都到孟津与武王会师。甲子日这天会齐各路诸侯,当天攻下殷都)八百诸侯甲子会聚誓师,为何能践约如期?将士如鸷鸟群飞,是谁使他们聚集到一起?武王击杀商纣,周公不加赞许。他为何谋划灭商,等到完成天命却又叹息?天帝把天下授给殷王朝,这王位是根据什么授予?成功了又灭亡它,殷朝的罪过究竟在哪里?诸侯争相派兵,这些力量怎样调集?合力击殷两翼,三军靠谁统领?(楚人卑词致于周昭王曰:‘愿献白雉。’昭王信以为真,南巡至楚,楚人凿其船而沉之,遂不还)昭王(西周第四代君王)浩盛巡游,直至南楚终止,他究竟贪图什么,难道只为了得到白雉?(周穆王爱好游历,讲究策马之术,他驾着骏马,向四方远游,乐而忘返)周穆王善于策马驰骋,为什么要把天下游历?他驱马跑遍了天下,究竟有何寻觅?(周厉王〔幽王祖父〕时,有个宫女碰到龙的唾液变成的大鳖,不婚而孕。到宣王〔幽王的父亲)时,生下一个女孩,因为害怕而抛弃了。当时流传着一首童谣:桑木弓,箕木袋,这些东西亡周代。那时恰巧有一对夫妇在市上叫卖桑木弓和箕木袋,宣王叫人去捉,他们连夜逃往褒国,路上碰到了被弃的女孩,就收养了她。后来褒国有罪,褒人就把这女孩献给了幽王赎罪,她就是褒姒。幽王名人轶事名人轶事爱美貌的褒姒,不理朝政,后来被申侯、犬戎所杀)相扶炫耀的妖人,为什么号叫于市?周幽王被谁诛杀,又从哪里得到美名人轶事女褒姒?天命反复无常,怎样佑善罚恶?(齐桓公后期任用易牙、竖刁等奸臣,造成内乱,最后被围困于宫中,饥饿而死)齐桓公九命诸侯,最后是怎样丧命身亡?再看那位纣王,是谁使他迷狂?为何疾恶贤辅,信用谗舌如簧?比干触犯了什么,竟被扼杀、剖心?雷开怎样顺从,赐以爵位、玉金?为什么圣人同德,结果却大不一样?梅伯(纣王诸侯)为何被剁成了肉酱?箕子(纣王亲戚)为什么披发佯狂?(帝喾的原妃姜嫄因踩着巨人的脚印而心动,怀孕生稷。帝喾以为不祥,一再抛弃他,但后稷终于活了下来)后稷为长子嫡出,帝誉为何厌弃?后稷出生后被抛弃在冰上,群鸟怎样对他予以保护?(后稷在尧时曾任司马,这是管理军事的大臣)他为何能够挟弓持箭,以特殊的才能指挥战斗?他的出生既然惊动了帝喾,为何还能够长久兴盛不衰?殷商末年姬昌(周文王名)号令天下,掌握大权,成为诸侯之长。(周人曾在岐建国,强大后迁都于丰)为什么又让他毁弃岐社,承受天命而要取代殷商?(太名人轶事王初期居于邠,后遭狄人侵略,遂带财物到岐山之下)人们带着财产迁居岐都,众人为啥都来依附太名人轶事王?殷纣王有迷人的妲己,谁能谏善进忠?纣王把人肉酱赐给姬昌,姬昌奋告上苍;纣王为何亲受上帝惩罚,再无法挽救殷商的灭亡?吕望(即姜太公)在朝歌店铺里屠牛,姬昌如何能够了解他?听到操刀之名人轶事声,他为何满脸喜色?武王斩杀殷纣,为何怨愤如火?他车载父亲的灵牌会战,为什么如此急迫?上天在降赐大命之时,对受命为君者怎样告诫?既然让他受命治理天下,为什么又派人来取而代之?起初商汤让伊尹做小官,后来让他做辅佐臣僚,为什么又做了汤相,死后在汤庙受祭?阖庐为梦寿的子孙,小时候遭受排斥流离逃亡;为何壮年英武奋发,他的赫赫威名远震四方?彭祖献祭雉羹,上帝怎样乐意品尝,给他许多年寿,究竟活了多久?诸侯共治天下,厉王为何怒火满腔?百姓微如蜂蚁,他们的力量为何如此强大?(周灭商后,伯夷、叔齐兄弟二人不食周粟,山中采薇充饥,有妇人谓之曰:‘子不食周粟,此亦周之草木也。’遂绝食,七日天遣白鹿乳之)伯夷叔齐采薇时被女人讥讽,白鹿为什么对他们保佑?他们向北来到了首阳山,怎么会乐意在那里滞留?秦景公喂有一只猛犬,他的弟弟为何想弄到手?欲用一百辆车去名人轶事名人轶事换,怎么最后连爵禄也弄丢?
    ……
    最后,屈原以提出楚国的事情作结,其中突出提到的是吴楚之战,楚国为什么总是失败?以此指责楚平王的昏庸无道,以至招来吴楚之间的长期战争,幸亏平王的儿子昭王能“悟过改更”,使楚国重又复兴起来。他希望国君接受前代的教训,维护自己的尊严,不要荒淫逸乐。不要认为薄暮雷电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加,这是天公发怒,而祈上天保佑。他告诉大家,国家的兴衰并非天意,完全是人为的。他赞美楚国的贤相子文,希望人们能够学习他。“何弑上自予,忠名弥彰(为何成王杀了国君自立,忠名更加显扬)?”这是何等语重心长的话啊?
    待屈原问罢苍天,写完《天问》,小船早已越过了玉笥山二十余里,来到了汨罗名人轶事名人轶事与湘名人轶事名人轶事相汇合的河泊潭,又名罗渊。这里水域辽阔,水深无底,名人轶事名人轶事陡流急,因水下地势复杂及诸流在此汇合,渊内漩涡片片,令人望而生畏,不寒而栗。虽说屈原曾多次乘船从这里经过,但都是由他人操舵划桨,自己稳坐其中。这一次不同以往,船上只有他一个人,凭他的操船技术,断难闯过罗渊。更主要的是,他没有继续前进之必要,倘不是因专心致志地问天作诗,船到玉笥山他就该登岸回家了。张着血盆大口似的罗渊拦住了屈原的去路,使他从痴迷和执着中猛醒,急忙调转船头往回返。行了不过一箭之地,他又嘎然止住,停楫静心,略作踌躇之后,将船划至绝壁下,选一可作船碇的犬牙石把小船系牢。这里两岸高耸,石壁陡立,怪石嶙峋,犬牙名人轶事名人轶事错,险峻异常。屈原拽着一棵古枫的垂枝上岸,沿着掩于草木深处的羊肠小路艰难地向上攀登。此刻的屈原骨瘦如柴,体衰力竭,弱不禁风,待他攀上了崖顶,早已经是通身热汗百流,张着大嘴喘得上气不接下气了。时令虽已至孟夏,且这里地处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南,但这一年气候反常,汨罗名人轶事名人轶事一带依然春寒料峭。崖高风大,屈原伫立于高崖之巅,寒风撕扯他的宽袍,撩起他的博带,将他那枯草似的白发吹得根根直立,似在向世人表示他那倔强不屈的性格。屈原魁伟高大,矗立于名人轶事名人轶事岸峭壁之上,与山崖同体,远远望去,酷似一尊巍然高耸的石雕。崖下名人轶事名人轶事水轰然,吼声若雷;渊水湛蓝黑绿,茫茫荡荡,如湖似海,汹涌起伏,令人毛发倒竖,悬心吊胆。如今的屈原心灰意冷,希望成灰,既然“世混浊莫吾知”,他早就决定“从彭咸之所居”,而脚下这泓清池,这潭深泽,正是理想的选择。他暗暗了定了决心,两眼微闭,浊泪簌簌流淌。“人到死时更想活”,屈原似觉正有雪亮的钢刀在剜心,他的心在抽搐,在震颤,在破碎,在巨痛,在淌血……不知这样站立了多久,寒风猛然加剧,风卷云涌,暴雨骤至,屈原站在那里纹丝不动,一任暴雨浇灌,象一尊石雕,与山崖同体,岿然屹立!……

举报

名人轶事网




名人轶事网




名人轶事网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人轶事网  

GMT+8, 2024-11-15 12:23 , Processed in 0.171875 second(s), 26 queries .

郑重声明:本论坛资源均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原作者。

如涉版权,请发邮件admin@storyren.com,将立即整改。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