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热词——啃老族

啃老族[编辑]
    啃老族,也叫吃老族或傍老族,主要是指自己有谋生能力却不愿去工作,闲赋在家靠父母养着的年轻人。社会学家称为“新失业人群”。
    中国的啃老族分为四类:
    1、有劳动收入,给父母生活费,但要依靠父母出钱供其买房买车及奢侈品。
    2、有劳动收入、不给父母生活费,甚至妻儿也跟着吃喝父母。
    3、没有劳动收入,一切生活开销都由父母供给。
    4、靠父母经商却一无所成。
    特性
    啃老族的形成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对自己的现实工作有理想,非要达到理想才能够满足自己的需要,会有一直转换工作的情形;因一次夫人工作经验失败,不敢在面对就业;从小与社会接触环境造成的自然隔阂;从小受家人期待,拥有高学历却不懂为自己打算等。
    类别
    中国的啃老族一般集中在大学毕业生、工作一两年自动离职离岗的、有创业理想却总是不成功也不愿意替别人打工、频繁跳槽导致找不到工作、下岗年轻人、低文化且没有一技之长六类。
    产生原因
    原因:
    啃老族的诞生多半是因为儿时父母过于溺爱的行为而导致的。大多数啃老族们因为从小依赖父母习惯了,失去了在生活中和社会上独立自理的能力,而且也养成了懒惰和只接受别人的劳动果实的习惯,因而长大了还只会在父母的羽翼下生活。
    “啃老族”的行为与不当育儿方式有关。
    为什么当代社会出现了很多成年之后还依赖父母生活的“啃老族”?幼儿教育专家认为,“啃老族”的行为与他们在6岁前受到的不当育儿方式有关。
    在郑州召开的中国幼儿教师发展论坛上,幼儿教育专家认为,父母对6岁以下儿童不当的教育方式,导致他们成年以后缺乏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啃老族”就是鲜活的例子。成年以后,在经济、心理、生活等方面缺乏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依然依靠父母的人被形象地称为“啃老族”。
    中国园长发展论坛主席、幼儿教育专家李俊杰说:“就拿吃饭来说,孩子都好几岁了,父母还给孩子喂饭;或者当孩子自己吃饭把饭洒出来时,一些父母不是耐心提醒、纠正动作,而是对孩子大声呵斥,这对孩子的独立精神和自信心都是一种打击。”
    致力于幼儿教育科学普及工作的学前教育硕士李俊杰说:“对儿童正常行为的压制和约束,不利于培养孩子独立、自信的品格。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变得依赖父母,做事情畏首畏尾。”
    专家认为,让孩子自己吃饭,不仅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和自信心,还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手眼协调性,对以后孩子学写字、学画画以及培养动手能力都很有帮助。
    根据学前教育理论,正常情况下,一个人的个性和心理素质在6岁以前基本定型,如果儿童6岁以前养成过多依赖父母的习惯,那么以后再培养他独立、自信、顽强的品格就会相当困难。
    人们对中小学教育已经十分重视,但是对于幼儿教育关注不够。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是独生子女,父母和老人都是围着小孩转,为孩子想是就应该,不知国人是否发现这样的奇怪现象,明明是小孩子什么都懂了,可父母呀老人呀都要说孩子还小,不懂事,这个“不懂事”的年龄是越来越大,不是6岁以下了,实际上,父母对10岁甚至15岁以下儿童的教育方式,都是以溺爱型居多,这样当然就会直接影响成年以后的行为方式。6岁以前不当教育方式的后果,就难以挽回了,更何况是15岁以下呢。
    。</p>
上一个                 下一个
                    收藏收藏

举报

名人轶事网




名人轶事网




名人轶事网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人轶事网  

GMT+8, 2024-11-22 06:08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32 queries .

郑重声明:本论坛资源均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原作者。

如涉版权,请发邮件admin@storyren.com,将立即整改。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