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歌赋——宝鼎现·春月,刘辰翁,宋词三百首

【作品简介】

《宝鼎现·春月》由刘辰翁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在宋亡近二十年后的元宵夜,作者感慨今昔,写下这首《宝鼎现》,寄托亡国哀思。全词三阕。上阕写丁酉元夕灯市的热闹场景,暗示怀旧主旨。中阕开头直抒怀恋前朝之意。下阕写前朝遗民,暗地垂泪,缅怀往事,徒有天上人间之感,更使人无限伤悲。词意凄婉,韵味深长。(芝麻开门网)

【原文】

宝鼎现·春月

作者:刘辰翁

红妆春骑。踏月影,竿旗穿市。望不尽,楼台歌舞,习习香尘莲步底。箫声断,约彩鸾归去。未怕金吾呵醉①。甚辇路,喧阗且止,听得念奴歌起②。

父老犹记宣和事③。抱铜仙、清泪如水。还转盼,沙河多丽④。漾漾明光连邸第。帘影冻,散红光成绮。月浸葡萄十里。看往来,神仙才子,肯把菱花扑碎。

肠断竹马儿童,空见说,三千乐指⑤。等多时,春不归来,到春时欲睡。又说向,灯前拥髻,暗滴鲛珠坠。便当日亲见《霓裳》⑥,天上人间梦里。

【注释】

①金吾:汉代官名,即执金吾。

②念奴:唐天宝时著名歌女。

③宣和:宋徽宗年号。

④沙河:钱塘(今杭州)南五里有沙河塘,宋时居民甚盛,碧瓦红檐,歌管不绝。

⑤三千乐指:三百人之乐队。

⑥霓裳:乐曲名。

【讲解】

“刘辰翁作《宝鼎现》词,时为大德元年,自题曰丁酉元夕,亦义熙旧人,只书甲子之意。”(《历代诗余》引张孟浩语)这时宋亡已近二十年。不过这一记载并不可信。元大德元年为1297,刘辰翁死于1294年。然此词为宋亡之后,刘辰翁晚年之作,则是没有疑义的。这首词铺写昔时月夜游赏之乐,“通篇炼金错采,绚烂极矣。而一、二今昔之感处,尤觉韵味深长。”(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以极美丽繁华的景象,对照着今日亡国之痛,更是深沉哀婉。

词分三片。第一片,写当年众人之游乐,有色有声。一起即写红妆春骑,月下过市,人影簇簇。而“望不尽”三句更写了歌舞轻盈的妙姿,是色的飘动。“箫声断”三句,写歌声暂歇,相邀结伴,深夜醉归的情景。“甚辇路”三句,陡转,这里闹音刚止,那儿歌声又起,是声的起落。月夜春城,繁华景象,刻画尽致。是以赋的手法在写词,客观描绘。

二片以父兄回忆往事发端,系承接上片的歌唱舞姿而来。但笔下含有深意。接着再铺写具体事物。“抱铜仙、清泪如水。”似用金铜仙人辞汉落泪典故,以抒亡国之痛。但紧接着即写“还转盼、沙河多丽”,实写钱塘沙河塘一带美人丽质。两相对照,沉痛之情寄寓其中。“滉漾”句以下,极写月光映照下的邸第、帘影,在动中有静,静中又动,动而又上。“散红光成绮”,把月光写成了像绮一般的。这是从“余霞散成绮”的诗句化来,把月光写得流丽而静止,真是写活了。“月浸葡萄十里”以下,再写月及月下的人──神仙才子。“肯把菱花扑碎”,把镜子打破,是决绝句,实衬出灯月交辉之美,天地间映照之趣,然而也有愤激之情了。(芝麻开门网)

三片,再写回忆旧事。“肠断”以下六句,回首少年时,无限惆怅,无限伤心。“春不归来,到春时欲睡”,究竟是实指虚拟,费人猜想,令人沉思。“又说向”以下四句两折。实际上是灯前人落泪,旧欢难再。“便当日”以下,即使重见,也是“天上人间梦里”。这本是借用“天上人间”词句,但加“梦里”两字,境既伸延,情也更沉痛。这三顿节奏,尤如鼓点三通,点点震人,发人深省。

刘辰翁以词抒愤,真是“词意凄婉,与《麦秀》歌何殊?”(杨慎《词品》)而往复、曲折、多变等手法的运用,充分地发挥了词这一文学体裁的作用。

【作者介绍】

刘辰翁(1233年2月4日-1297年2月12日)字会孟,别号须溪。生于1232年十二月二十日(1233年2月4日),死于1297年正月二十日(2月12日)。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因与权臣不合,以母老为由请为濂溪书院山长。景定五年,应江万里邀入福建转运司幕,未几,随江入福建安抚司幕。度宗咸淳元年(1265),为临安府教授。四年,入江东转运司幕。五年,为中书省架阁,丁母忧去。他对专权误国的贾似道不满。宋亡后,刘辰翁矢志不仕,回乡隐居,居家著作。

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天下同文集》等书所录,辑为十卷,另有《须溪先生四景诗集》传世。《新元史》卷二三七、《宋季忠义录》卷一六有传。存词300余首。其现存作品大致情况是:文249篇,诗205篇,词358篇,计812篇,数量仅为《须溪先生全集》的十分之一左右。

刘辰翁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其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词作方面。刘辰翁的词属豪放风格,受苏东坡、辛弃疾的影响很深。辰翁的词对苏辛词派既是发扬又有创新,兼熔苏辛,扬其之长,使词风有苏辛之色,又不流于轻浮,形成自己独有的清空疏越之气,对元明词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刘辰翁还是一个著名的文学批评家。他一生勤于批点,所掇点者为:《班马异同评》三十五卷、《校点韦苏州集》十卷、《批点孟浩然集》三卷、《批点选注杜工部》二十二卷、《评点唐王丞集》六卷等等。其词学批评思想,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一直占有一席之地。

其生年据《须溪先生集》卷九《百字令》自注“仆生绍定之五年壬辰”,卒年据《天下同文集》卷三七《哭须溪墓》,元成宗大德元年卒。

【宋词英译】

ThePrecioustripod

LiuChenweng

Onvernalrideindressesbright,

Mentrodinthemoonlight,

Withcoloredbannerscastingshadowsonthefair.

Lo!Singingbowershereanddancingterracethere,

Andgustongust

Offragrantdust

Risingfromneaththelotusfeet.

Whenflutesceasedtheirsongssweet,

Theloverswentawaywithphoenixbellsringing.

Theyneednotfearthewatchmen’sblameforbeingdrunk.

Whywasimperialroadinsilencesunk?

Itwasbecausethefamoussongstresswassinging.

Oldfolksrememberthecrownedkingsintears

Leftthenortherncapitalforthefrontiers.

Butiftheyturnedtheireyes,

They’dseetheSandyRiverPool

Sobeautiful,

Onripplesgreen

Theshadowsofmansionsfallandrise.

Whenshadowsmoveduponthescreen,

Intobrocadewerewovencolorsbright.

Formilesthewaveslookedlikegreengrapessteepedinmoonlight.

Thetalentscomingtoandfrowouldfeartobreak

ThemirrorofWestLake.

Thechildrenridinghobbyhorsehaveheardinvain:

Noneofthreethousandmusicalfingersremain.

Wewaitlongforspringwhichcomesnottillwe’retosleep.

Liketheunhappyladyinsadplight,

Holdingherchignonbylamplight

Andsheddingpearlytears,I’dweep.

EvenifIwitnessedtheDanceofRainbowCloak

Theearthlyparadisewouldmeltlikedreamorsmoke.

【词牌简介】

《宝鼎现》,词牌名。始见康与之《顺庵乐府》。此调以康与之词为正格,以《须溪词》为变格。全词一百五十七字,分三段,前段四仄韵,中段五仄韵,后段五仄韵。

【格律】

上片: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韵)。

红妆春骑,踏月影、竿旗穿市。

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韵)。

望不尽楼台歌舞,习习香尘莲步底。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韵)。

箫声断、约彩鸾归去,未怕金吾呵醉。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韵)。

甚辇路喧阗且止?听得念奴歌起。

中片:

仄仄平仄平平仄(韵)。

父老犹记宣和事,

仄平平、平仄平仄(韵)。

抱铜仙、清泪如水。

平仄仄、平平平仄(韵)。

还转盼沙河多丽。

仄仄平平平仄仄(韵)。

滉漾明光连邸第,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韵)。

帘影冻、散红光成绮。

仄仄平平仄仄(韵)。

月浸葡萄十里。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韵)。

看往来神仙才子,肯把菱花扑碎?

下片: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韵)。

肠断竹马儿童,空见说、三千乐指。

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韵)。

等多时、春不归来,到春时欲睡。

仄仄仄、平平仄仄(韵)。

又说向灯前拥髻,

仄仄平平仄(韵)。

暗滴鲛珠坠。

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韵)。

便当日亲见霓裳,天上人间梦里。

说明:词牌格律与对照词交错排列。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对照词使用斜体字排印。词牌符号含义如下:

平:填平声字;仄:填仄声字(上、去或入声);中:可平可仄。逗号“,”和句号“。”:表示句;顿号“、”:表示逗。粗体字:表示平声或仄声韵脚字,或可押可不押的韵脚。下划线:领格字。『』:例作对偶;〖〗:例作叠韵。

上一个                 下一个
                    收藏收藏

举报

名人轶事网




名人轶事网




名人轶事网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人轶事网  

GMT+8, 2025-4-7 23:44 , Processed in 0.265625 second(s), 33 queries .

郑重声明:本论坛资源均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原作者。

如涉版权,请发邮件admin@storyren.com,将立即整改。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