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闿运在北京时,袁世凯常命人陪他游览名胜古迹,以讨其欢心。某日,车经内阁总理衙门,王闿运指着它对导游说:“这是动物园。”导游感到奇怪,问:“怎么是动物园呢?”王闿运解释道:“里面的内阁总理熊希龄是湖南凤凰人。凤凰是飞禽,而熊(熊希龄)、猿(袁世凯)是走兽。飞禽与走兽皆聚集于此,不是动物园是什么?”

王利器自重其名,自视颇高。有后学问王利器:“您认为自己哪一部书最好?”王利器不假思索地回答:“我的每一部书都有我的贡献。”王元化评论道:“……回忆录中偶或也流露出一些自负的口吻,但这绝不是毫无自知之明的轻薄妄语。他注疏经籍、考释文字,每当有所发现,往往难以隐藏像庖丁解牛后的那种踌躇满志之情,治学者都会理解这种创作激情迸发时刻所带来的喜悦。这种感情虽稚气却优美,像孩子般天真无邪。”

1953年,一幅名为《艾德雷鞋底洞穿》的新闻照片,获得了当年的普利策新闻摄影奖。艾德雷是1952年的总统候选人。在当年9月2日的一个竞选集会上,记者比尔?加拉格尔和艾德雷一起待在主席台上,当时艾德雷正坐在沙发上专注地翻阅着演讲稿,并随意跷起二郎腿。此时,正蹲在他前方的加拉格尔看见他的皮鞋鞋底有个大洞!加拉格尔立刻调好焦距,捕捉到了这个平常根本不可能见到的画面。虽然后来艾德雷竞选失败,但这个鞋底却成了美国民主选举的象征。
    无独有偶,在奥巴马的竞选过程中,美国《时代》周刊记者卡莉?谢尔一直对他进行跟踪拍摄 ...

谢甫琴科生长在农奴家庭,从小失去双亲,孤苦伶仃,身份只比农奴高一等,叫“使唤人”。
    后来,他成为乌克兰民族的画家和诗人,声名远播,于是受到沙皇的召见。
    宫殿上,文武百官都向沙皇三躬其腰,口出颂词,唯谢甫琴科一人挺身于旁,神情漠然。
    沙皇愠怒,问:“你是什么人?”
    诗人平静地回答:“我是塔拉斯·格里戈耶维奇·谢甫琴科。”
    沙皇又问:“你为什么不向我弯腰致敬?”
    诗人不卑不亢地回答:“陛下,不是我要见您,是您要见我。如果我也像您面前这些人一样深深地弯下腰,您又怎么能看得清我呢?”
  ...

约翰·肯尼迪在选择林登·约翰逊作为竞选搭档后,对他的助理说:“我才43岁,我不会死在岗位上,副总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林登·约翰逊可不这么看,他对助理说:“据我调查,每4位总统中就有一位死在岗位上。亲爱的,我是一个赌徒,这是我得到的唯一的机会。”

20世纪初的美国虽然已经有了不少知名的私立学校,但公立学校却还是很少。身为教师的艾丽丝深知教育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为了让穷人的孩子也能有学上,她决定自己筹集资金在当地兴建一所公立学校。
    艾丽丝听说有个叫亨利·福特的汽车商很有钱,而且经常资助一些公益事业,于是她便去向他求助。然而,当得知眼前这个女人的来意后,早巳讨厌别人把自己当成捐款专业户的福特,只是从衣兜里掏出一枚10美分的硬币扔在办公桌上,不屑地说:“我兜里就这么多钱了,快拿着离开这里吧!”
    面对福特的傲慢无礼,艾丽丝并没有恼怒。她从桌上拾 ...

1920年,蔡元培遭逢妻子黄仲玉病逝。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日常事务繁多,出于工作和家庭的需要,不得不考虑续娶。他提出的条件是:一、具备相当的文化素质;二、年龄略大;三、熟谙英文而能成为研究助手。这时,一位名叫周峻的女孩子走进了他的生活。周峻是蔡元培先生在上海成立的爱国女校的一位学生。这位学生对蔡元培先生一直抱有一种敬佩与热爱的情感,她一直到33岁还没有结婚,和蔡元培相差22岁。
    1923年7月10日,55岁的蔡元培和33岁的周峻在苏州留园举行了隆重的婚礼。这次的婚礼完全是现代文明式的,蔡元培到周峻下榻的宾馆迎接 ...

据说著名画家潘天寿先生,给学生上课时做示范表演,他在纸上画了一根弧形的长线,然后宣布下课,接着就自己走了。
    学生围上来观看,不明白这根线为何物。
    等到下次上课,潘先生在线的旁边点缀了些花草,学生们终于明白,这根长线原来是块大石头。
    然后潘先生做讲解,说先画这根充满画面的长线,是要造一险境,潘先生还说绘画造常境容易,造险境难。

有一次,胡适的朋友们在胡家里聚餐,徐志摩像一阵旋风似的冲了进来,抱着一本厚厚的精装书,是本德文的色情书,图文并茂,大家争着看。
    胡适说:“这种东西,包括改七芗、仇十洲的画在内,都一览无遗,不够趣味。我看过一张画,不记得是谁的手笔,一张床,垂下了芙蓉帐,地上一双男鞋,一双红绣鞋,床前一只猫蹲着抬头看帐钩,还算有一点儿含蓄。”

李敖搬到台北后,住在杭州南路的文献会楼上的一个由办公室隔出来的小房子里,他的卧室家什简单但别具一格,一幅挂在墙上的大幅裸女照成了点睛之笔。
    有一次,罗家伦和陶希圣来到李敖房间参观,两人踏进门见到墙上的一丝不挂的美女,露出十分古怪的表情。陶希圣“哼”了一声,罗家伦“哈”了一声,便旋即退出,再也不敢进门。李敖看到他们道貌安然的样子,便称他们两位为“哼哈二将”。

张勋拥兵逗留津门时,其野心已经昭然若揭,大家都怀疑他此次来京,有复辟之嫌。但当大家问到这件事时,张勋信誓旦旦地表示,绝无此事。见大家仍不相信,张勋对天发誓道:“我如果有此心,将来这一颗头颅必为利刃所断。”等他1917年6月30日到7月1日凌晨复辟后,某公问他:“前日誓词,言犹在耳。”张勋竟恬不知耻地说:“以我一颗头换取大清帝国,有什么不值得的呢?”
    6月30日夜,张勋从江西会馆回到自己位于南河沿的家,电话召来康有为、雷震春等人,宣布复辟宗旨后,就要率兵进入紫禁城。他的妻子知道后,急忙出来阻拦,一边拽着张 ...

1941年的一天,沈从文、巴金、沈的儿子沈龙朱三个人在城外躺在草地上正在欣赏美景、聊天,突然看见日寇的飞机正朝昆明城内飞去,既而听到城中轰炸声四起,一个小孩两个大人不禁暗暗担心起来。
    没过多久,只见敌机折返回来,飞得很低,在他们头顶不远的地方,一架飞机波动了一下,只听“吁吁吁吁”的声音,原来是有炸弹掉下来,沈从文急忙高喊:“趴下趴下。”同时用身体挡住了儿子和巴金,炸弹在不远处爆炸了,一位农妇被炸身亡。
    后来才知道,敌机携带的这颗炸弹在城里没有脱开钩,当天到了城外才脱钩。(下图为晚年沈从文)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人轶事网  

GMT+8, 2024-11-29 09:45 , Processed in 0.156250 second(s), 53 queries .

郑重声明:本论坛资源均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原作者。

如涉版权,请发邮件admin@storyren.com,将立即整改。

返回顶部 返回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