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高级搜索|查看新帖
民国初年,杭州有家“恒昌”当铺,老板姓金名万福。金老板能说会道,做生意也有一套,而且还有收藏古董的嗜好。 柜台上值早班的伙计,名叫阿荣。这年春天的一个早上,一位二十多岁、农民模样的青年人走进了当铺,把一个布包轻轻地放在柜台上,怯生生地问道:“你看看,这个能当吗?” 阿荣瞟了来人一眼,见他浑身上下土里土气,一副寒酸相,便极不情愿地打开布包,拿起一只碗看了看,不屑一顾地说:“这不是古董,是普通的瓷碗,不值钱,你拿回去吧!” 青年一脸沮丧,把碗重新包好,正转身离去,只听从门外传来一声:“ ...
秀才杨佟常帮助百姓打官司,仗义执言,大家都叫他“铁嘴杨佟”。有年发大水,运河水天天往上涨,扬州府不顾里下河一带数百万百姓的死活,打算开坝把水放到里下河来。这还了得?百姓纷纷向坝堤拥去,要把大坝保住。杨佟当然更急,闯在头里,硬是拦在了扬州府前面。 扬州府知道来者不善,问杨佟:“老头儿,你家有多少田地?” 杨佟说:“不多,三亩三分三厘三。” 扬州府又问:“一亩收多少稻子?” 杨佟回道:“有限,六斗六升六合六。” 扬州府想把杨佟打发走,于是说:“来来来,有你一家吃的穿的,你那三亩三 ...
从前,有一个姓周的说书先生,小有名气。周先生有个十来岁的儿子,常跟着父亲走村串乡。 有一回周先生到一个村庄去说书,遇到几个赖皮刁难:“今天我们不听别的,就想听一段‘关公大战二郎神’,你能不能说?” 周先生一下怔住了:这关公和二郎神不是一个朝代,他俩见不了面,怎么能打起来? 周先生的儿子小周见父亲一脸窘相,知道父亲被难住了,马上灵机一动,向在场的人抱拳施礼道:“诸位父老乡亲,你们要听的这个段子,我爹他没有,可是我有,要不就由我来给各位说说怎么样?” 众人一听喊道:“好!那你就给我们 ...
在鲁东南地区有一座大山叫五莲山,山脚下有一个村子叫龙湾头,村里住着一户人家,母子二人相依为命,儿子叫王呈。 王呈长到十二岁的时候,母亲把他送到邻村的一个私塾里上学,娘叮嘱儿子:“你爹死得早,你一定好好用功读书,日后取得功名,也好光宗耀祖,对得起你死去的爹爹。”王呈记住了娘的话,到了私塾,认真听老先生讲课,按时完成老先生布置的作业,成绩一直很好。 在两个村子中间,隔着一条小河,每天早晨,王呈走到河边,总是挽起裤腿过河去。进入腊月,小河上结了一层薄薄的冰凌,让人感觉到一股寒意。 这天早 ...
民间把公公与儿媳通奸称作“扒灰”。关于这个词的来历,《辞源》引《常谈丛录》解释说:“俗以淫于子妇者为扒灰,盖为污媳之隐语。‘媳’与‘膝’同音,扒行灰上,则污膝(媳)也。”但百姓传说,“扒灰”一词来源于宋朝宰相王安石和他的儿媳蕙儿的故事。 王安石学识非凡,才高八斗,但不幸中年丧妻,儿子又是个不知三多一少的“二百五”。可是,二百五却娶了个如花似玉、貌若仙姬的漂亮媳妇。她叫蕙儿,出身书香门第,能诗善文,本想嫁个才貌双全的如意郎君,没料嫁了个“二百五”,气得蕙儿险些寻了短见。要说也是事该如此,蜜 ...
从前,湘西龙标县一秀才外出赶考,除翻山越岭外,为缩短旅程,还得走一段水路。这天,他赶到金水江畔,没见其他船只,只有一叶渔舟停在岸边,船上一老者正在清理钓钩。秀才便走拢去笑着喊道:“大伯,晚生急着赴省城应试,恳请送上一程。” “好说。”老翁边做事边应答。 秀才正欲抬腿上船时,乌篷中钻出一位眉清目秀、身材丰腴的姑娘嚷嚷道:“且慢!既然你是秀才,咱们还是照老规矩,先对对子,对得好,方可上船。”秀才心想,你一个浪尖上滚大的渔姑,腹中能有多少墨水?遂以傲慢的口气回答:“请先出句。” 渔姑理理 ...
清朝乾隆年间,怀仁城内有一所木匠作坊,木匠孙贵为人厚道,手艺精良。经邻居撮合,他与本城美貌姑娘李月仙结为夫妻。李月仙自恃貌美,过门没多久,便整日价冲着孙贵撒娇气,发刁火。这天,为了一点小事,小两口又吵闹起来,那月仙竟在孙贵脸上抓了五道血印子,孙贵不由大怒,冲上前去要打李月仙,被众邻居拉开后,孙贵便到东街友人家中借宿。晚间他翻来覆去睡不着觉,想这贱人如此刁泼,今晚若不教训她一番,煞煞她的威风,往后日子怎么过?想到这里,孙贵便偷偷起床,在厨房里摸了一把小菜刀,径往自己家奔去。 这时已是四更时 ...
泥兴荷花壶是泥兴县城的特产,外形如同一朵绽开的荷花。用荷花壶沏茶,茶香沁入心脾,令人回味无穷。早年当成贡品供奉皇宫。荷花壶又称为陈氏壶。到了民国年间,陈家的第十代玄孙陈三关又当了窑主。陈氏壶仍为珍品,名闻遐迩。 这一年,段祺瑞来到了泥兴城。段祺瑞是袁世凯手下的红人,官至国务总理。他听说袁世凯有一套荷花壶,视为珍宝。有一次与夫人动怒,不慎打碎了,袁世凯痛惜不已。段祺瑞为讨主子欢心,刻意要买一套陈州泥兴的荷花壶献上。 那天,段祺瑞富商打扮,带着随从直奔泥兴县陈府。陈府位于尚武街,高大门楼上 ...
黑风岭山青水秀,是一处风景绝佳的所在。这里虽是个出了名的穷地方,但民风淳朴,村子里百十户人家大部分姓刘,大家像一家人一样和睦相处,连吵嘴的情况都不多见,很有点像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这天,村里的大平骑着摩托车到镇上购买种子,回来时在进村的路上遇到了一辆抛锚的出租车。大平有些奇怪:这是谁呢?因为从城里到这里坐出租车至少要好几百元,加上这里的路况差,所以还没有小轿车来过这里,连乡长来村里检查工作也只能骑摩托车或是搭乘农用车。谁会大老远的从城里开小车来呢? 他心里正在嘀咕着,那出租车里走出 ...
世称“扬州八怪”之首的郑板桥,在潍县做县令时,逮捕了一个外号叫“地头蛇”的恶棍。他的伯父是个有钱有势的老员外,舅舅又是郑板桥的同科进士,两人带着酒菜连夜登门求情。酒席上,进士提出要行个酒令,并从桌上拿个刻有“清”字的骨牌,一字一板地念道:“有水念作清,无水还念青,去木添心变成精。”郑板桥更正道:“年兄差矣,去木添心当讲情。”进士见郑板桥已领会他的来意遂大喜。郑板桥猛然悟到中了他的说情圈套,紧接着大声念道:“酒若换心方讲情,此处自古当讲情,老郑身为七品令,不认酒情但认清。”那两人见状,知道郑板 ...
民国年间的反动军阀张勋,是个开历史倒车的复辟狂。清王朝被推翻后,张勋下令其部下不准剪头上的辫子,人称“辫子军”,他就是留下千古骂名遗臭万年的“辫子帅”了。 张勋几次搞复辟均遭惨败,便蜗居在天津做寓公,终日闷闷不乐,郁郁寡欢。这天,他便衣小帽出门,没有随从,独自去了江湖术士场上闲逛。尽管他早已声名狼藉,毕竟贼心难死,他来到一个测字摊前测字,想预测一下前程,有否东山再起的可能。 那测字的先生不知怎么却认得张勋,见到他的到来,心中早已有了精神准备:既要好好赚取这老儿的大洋,又要狠狠地挫挫这冥 ...
张儒卿的父母原在南方某市群艺馆工作多年,因职业要求而专于撰联猜谜。小张自小受到父母的熏陶,自然也就爱上这一行了,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父母退休后返回章辉老家安度晚年,他也跟随着来到老家,在这热闹繁华的集镇上开办了茶馆。时逢乡文化站举办这次谜联大赛,他被入选参赛,击败众多选手而进入决赛。眼前只剩下一名女选手杨攀乐与他争夺冠军,经过两轮比试尚未取胜,他心里难免有些着急,思考之后,便出了个颇难猜的用具谜联: 小时青绿,散散漫漫,根生土壤里,风雨中晃身,茁壮成长; 老了焦黄,规规矩矩,头触地皮上 ...
用户名:
密 码:
记住我的登录状态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人轶事网
GMT+8, 2025-4-20 02:36 , Processed in 0.156250 second(s), 51 queries .
郑重声明:本论坛资源均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原作者。
如涉版权,请发邮件admin@storyren.com,将立即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