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高级搜索|查看新帖
北宋徽宗年间,右丞相曾布与左丞相韩忠彦在朝中明争暗斗,互不相让。为了得到皇上的赏识,两人常常暗暗较劲。这不,眼看皇上的生日就快到了,两人想尽办法四处搜罗礼物。 这天上午,曾布得到了大书法家钟繇的真迹,他不禁暗自高兴,这礼物总算有着落了,皇上酷爱书法,除了特别珍稀的书法真迹外,还真没什么能打动他。 曾布正高兴呢,墨缘阁的掌柜来了,带来一个重要的消息,有人去他那里卖王羲之的书法真迹,要价千金,他实在辨不出真假,故来找曾丞相定夺。 这墨缘阁的幕后掌柜其实就是曾布,他打开卷轴,细细鉴赏一番 ...
嘉庆年间,福建闽县有位汉子,大清早出门拾牛粪,在回家的路上捡了一个包裹,打开一看,有50两银子。这汉子看四下无人,于是心眼一转,将银子揣自己兜里了。 汉子回家后,将此事告知母亲。母亲并不高兴,对汉子说:“这个钱不能要。失主带这么多钱出门,多是有急用。”然后,母亲嘱咐汉子在哪里捡的,再到那里去等失主回来。 按照母亲所说,汉子早饭都没吃就原路返回,坐在那里等失主。大概过了半晌,汉子见一人神色仓皇,一路上都在低着头寻寻觅觅,料到此人就是失主。但汉子社会经验不多,也没问那人包裹长什么样,里边有什 ...
在鄱阳湖旁边有个古清镇,镇里有一家胡记药店。这天一大早,药铺的老掌柜胡三揉着眼睛刚打开药店的柳木房门,就见一个头戴斗笠,赤着双足的中年人急匆匆地走进了药店。 这个中年人一身的鱼腥味道,很显然,他是个渔夫。这个粗眉大眼的渔夫名叫周铁叉,周铁叉走进药店,将背后一个硕大的青布包袱“咕咚”一声,放到了地上。周铁叉对药店老板胡三抱拳说道:“胡老板,您收不收龟板?” 周铁叉昨天到鄱阳湖中去捕鱼,一网下去,竟打上了一个三尺方圆的大龟壳,有懂行的告诉他,龟板是一味中药,有滋肾、潜阳、退虚热的功效,看这 ...
两文友夏祖铜与祝启良已到知天命之年,其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更是楹联高手。他俩常相聚吟哦属对,妙趣粲然。这年二友相邀赴北京旅游,下榻某宾馆后,来到宽阔的长安街头,只见通衢平旷,车水马龙,想到现代交通如此方便、旅游如此舒适时,祝启良不禁联兴大发,口吟一联道:“道迳遐迩,进退逍遥,通达避逆遊途适。” 这一连15个字,全是走之的偏旁,且立意清晰、富于哲理,实属妙对!夏祖铜哪甘示弱,想到从旅店出来的情景,也吟出了带宝字盖的15字下联来:“宾室窈窕,空窗寂寞,守富安穷客寓宽。” 这下联也算对得工整 ...
话说北平城(现北京)有座前门楼子,前门楼子东边有条叫打磨厂的胡同,在打磨厂胡同把口的地方有一个算卦摊子。叫摊子,实际也就是两把破椅子,一张破木桌子,桌子腿旁边绑了一根竹杆,竹杆上挑了一面白布幌子,上书两个大字“神算”。大字边还有密密麻麻的小字,是“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上达天庭玉帝,下探冥府阎罗。鬼谷子真脉相传,祖先辈一线授知,是福祸一问便知,只花仨瓜俩枣钱……”摆摊的是个三十出头的汉子,一副干瘦干瘦的架子,刮一阵风就能把他吹到印度洋去。 此人姓金,说起来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为啥?盖因 ...
民国初年,皖东全椒县出了兄妹两位武侠,哥哥叫邓广义,妹妹叫邓广美。兄妹俩继承父业,组织了一个武术班,在长江南北一带城镇卖艺为生,方圆数百里赫赫有名。 邓家兄妹擅长攀“尖刀山”和马术等武术表演,尤其是邓广美,轻功十分了得。一天傍晚,兄妹俩率领武术班来到江南当涂县,住进一家饭店。因是初到生地,城里人还不知邓家武术班的英名,为了宣传,邓广美对老板娘道:“我们饿了,请你多做几斤大饼,弄几样可口的汤、菜,吃完后我让你用秤称,称出我有多重就付你多重饼钱,你看可好?” 老板娘是个热心开朗的人,她没多 ...
有一天,唐高祖李渊下了一道圣旨,让御史马上查办李靖谋反案。 李靖是岐州刺史,才兼文武,曾为大唐王朝立下赫赫战功,是数一数二的大功臣,而且一向为人忠义,奉公守法、体贴百姓,怎会谋反呢? 御史尽管心中怀疑,但圣命难违。在临行前,他请求皇帝批准控告人一同前往歧州。一天夜里,“专案组”正在驿站歇息,突然,负责保管文书的随从慌慌张张报告,说自己疏忽,不慎将控告人所写控状弄丢了。御史一听,火冒三丈,大声斥骂。嗓门之大,惊动了驿站里所有人。骂不解恨,他还操起马鞭狠狠抽打随从,随从哀嚎不已。 骂也 ...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历史长河中,有志之士的处世风骨始终耀眼动人。 《左传》记载,春秋时期,齐国君主齐庄公昏庸无道,与大夫崔杼的妻子通奸。公元前548年,崔杼在自己的府中设计诱杀了齐庄公,立庄公之弟为新君,接着又自立为左丞相,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 崔杼率百官到太庙歃血盟誓——诸君若有不与崔杼同心者,必遇凶而亡。在刀剑面前,百官只能接受这个飞扬跋扈、专断朝政的丞相。 百官的归顺令崔杼心安不少,但他对弑君之罪十分惶恐,特别担心被史官记录在史册上,留下千古骂名。于是, ...
相传,坐落在江西东北部的尚和村,原本是丰饶的鱼米之乡,可到了万历年间,却频生怪事,一到晚上,村子就被愁云惨雾笼罩,时常妖风四起,飞沙走石,动不动就有百姓和过往客商神秘失踪。 一时流言四起,民生凋敝。里长看在眼里,急在心头,请官府来调查,也调查不出什么结果,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这天,里长正发愁,忽然有一个道士登门拜访,声称愿帮村里解决这一困厄。里长一听,急忙求教。 这道士胸有成竹,走到村头,指着村前一座大山说道:“问题就出在这座山上,此山本是蛇妖化身而来,蛇妖已经修炼千年,只要再吸食 ...
传说很久以前,有位名唤卢秋云的女子突然临盆,产下一个男婴。多事之人向官府举报这卢秋云有奸情,那男婴也是野种。县太爷立刻派人把卢秋云押到官府问话。 县太爷问:“大胆刁民,有人告你私会他人产下野种,可有这伤风败俗之事?” 卢秋云委屈道:“大人冤枉啊!” 县太爷反问道:“冤枉?那我来问你,你丈夫是不是名叫郭子江?”卢秋云答道:“正是。” 县太爷说:“那冤从何来?众所周知,你丈夫三年前就被调往京城修葺云凉寺,三年从未回家。你还有什么话说?” 卢秋云辩解道:“大人明察,我丈夫一年前偷偷 ...
清朝乾隆年间,朝中有位被戏称为“刘罗锅”的大臣刘墉。堂堂的大学士怎么会让人乱呼外号呢?原来是皇上亲口封下的。 刘墉身为朝中重臣,日夜忙于政务,伏案看书写字,久而久之身子难免有些佝偻驼背。 有一日,刘墉上殿面君议事,刚刚在品级台上一跪,只听乾隆笑道:“大家看,刘爱卿本来有些驼背,再这么一跪,简直成了罗锅儿了!” 两班文武哄堂大笑,笑罢刘墉连忙向乾隆叩了三个响头道:“谢主隆恩!” 乾隆一怔,问刘墉道:“朕与你开个玩笑,谢什么恩呢?”刘墉又叩了三个响头答道:“感谢万岁亲口封卑职为罗锅儿 ...
一 大明万历十三年间,苏州一带连年大旱,饿殍遍地,民不聊生。朝廷为了安抚民心,在苏州府张榜招贤,搭台祈雨。 这一日,钱塘游士钱志节正好手持“钱半仙”招幌路过此地,挤上前观看。合该有事,忽然一阵风刮过,把那皇榜掀卷了一角,正好遮住下文。钱志节忙伸手去抓榜角,正待把榜角翻过来,不料人群一阵拥挤,这一挤不要紧,却把钱志节挤得身子一歪,脚步一个踉跄,只听“嘶”的一声竟把皇榜顺手给扯了下来! 扯下皇榜,非同小可。钱志节怔住了!围观的人们怔住了!在一旁护榜的两个差役也怔了一阵才回过神来,一齐上 ...
用户名:
密 码:
记住我的登录状态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人轶事网
GMT+8, 2025-4-20 02:36 , Processed in 0.171875 second(s), 51 queries .
郑重声明:本论坛资源均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原作者。
如涉版权,请发邮件admin@storyren.com,将立即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