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村里有个勤劳、诚实的小伙子,名叫大牛。大牛岁数不小了,还没有成家。老母亲托了媒婆,总算为他订下一桩婚事。女方叫阿霞,住在大山的另一头。大牛见过阿霞几次,觉得她外貌端庄,心里很满意。
    大牛请来一个木匠,在自己家里做新床新柜新桌椅,为成婚做准备。木匠见大牛直爽大方,便寻了个机会提醒他:“我跟阿霞是邻村的,这女子可是一个母老虎,你娶她,恐怕日后会受气受苦。”
    见大牛不相信,木匠“哈哈”一笑,说:“我也不是背后说人坏话,阿霞心肠好不假,脾气却真的火暴。村里的女人她吵了个遍,自己有理能 ...

早年间,村里有个叫白如水的锡匠,做得一手好锡活,手艺远近闻名。他有个徒弟名叫林雪峰,学艺不到一年,就跑到镇上自己单干了。
    林雪峰临走,跪下给师父磕头。白如水摇了摇头,没说什么,转身进屋拿出一杆钱秤交给他。钱秤是用来称锡的,能精确到几钱,白如水用了多年,如今交到徒弟手上,希望他好自为之。
    可是林雪峰单干了没俩月,就让人打了。谁这么大胆?是镇上八仙酒楼的黄老板。八仙酒楼天天客来客往,装酒的锡壶就用得多。黄老板多年经商,精明得很,请林雪峰做几个锡壶,可是壶做好后,他说林雪峰偷了锡,两人争执不 ...

城外有座慧觉寺,寺里住持年事已高,两年前收了个徒弟,名叫信远。信远天资聪慧,还曾考中过秀才,只因家中变故,对尘世心生厌倦,这才遁入空门。他有一目十行、过目不忘之本领,且对佛法的参悟很独特,住持很喜欢他,甚至有意把自己的衣钵传给他。
    这天,住持带着众僧做完了功课,特意把信远留在大殿,叹了口气说:“老僧这心愿,只怕难了啊。”信远见住持的目光掠过大殿中的佛像,心里顿时就明白了。
    原来,这慧觉寺香火不盛,所收的功德钱很少,仅能维持僧众的日常开销。可大殿和佛像已经很陈旧了,亟需修缮,这就需要一 ...

吕师傅是在博物馆修复金银首饰的匠人,有着惊人的好手艺。
    据说,他家出过一个给皇后娘娘制作点翠凤冠的先祖,先祖一生无子无徒,只来得及选出一盒首饰,总结一本手记,将这两样东西留给后人。可惜,手记的内容虽然详尽,却唯独漏掉了先祖的成名绝技“点翠”,这项满含荣光的技艺,竟成了家中不可言说的禁忌。
    后来,老吕家子孙纷纷另谋出路,手记传到了吕师傅手中,首饰则在他的堂弟那里。堂弟笨手笨脚,早就改行经商去了,吕师傅却好似娘胎里带着手艺,甚至能复原一些失传的技法。他知道自己是难得的天才,便动了学做点翠、 ...

宜湖城有个严大掌柜,大伙儿都叫他“严半城”,意思是严大掌柜家的店铺占据了半个城。这个严半城相当有钱,却十分刻薄,粮仓里粮食霉了、烂了,也甭想他舍一粒给人。如果单单是刻薄也就算了,他还是最有名的奸商,大斗进小斗出、放高利贷、囤积居奇,无所不为。严半城也不聋,自然也听到了众人的骂声,却不以为意:古话说仁义不能理财,慈善不能掌权。我就这样了,怎么着?
    这天午后,严半城喝多了酒,几个家丁伺候他一步三摇地往家走。离家不远时,他发现路旁躺着一个老婆婆,正抱着一条腿呻吟,旁边还有一个竹篮子,里面青菜洒 ...

很早以前,密州城里有个老铜匠,他有一手打造铜号角的绝活。
    过去的人但凡有点手艺,那是不外传的。别说是收徒,就是自己的亲骨肉还传儿不传女。老铜匠也不例外,他没儿没女,也不舍得把自己的手艺外传。
    这天,有个衣衫褴褛的少年,走进铜匠铺讨口水喝。这少年十三岁,叫欧达。家中遭遇变故,父母双亡,是个孤儿。老铜匠看孩子可怜,又想到自己已年过半百,干活渐渐力不从心了,他便破例收欧达为徒,留他在铺子里帮忙。这真是喜从天降,欧达立刻朝着老铜匠跪下,磕头谢恩。
    起初,老铜匠只让欧达干些笨重的粗活,后来, ...

得石
    同福酒樓老板孙石福,除了开店经营,还是个痴爱玉石的人。这天,他走出酒楼溜达,忽见一人手里捧着块石头。孙石福眼睛立马亮了,他快步走到那人面前,说:“这位爷,你这石头肯卖吗?”
    那人一副山民打扮,说:“给我二十两银子,就卖给你!”
    孙石福心中一喜,连忙道:“肯卖就好,我不计较银子多少,给你四十两银子。”
    山民一听,笑着说:“掌柜的,我这块石头开价二十两,你却肯付四十两,我猜你定是个爱石头的人,这石头我就卖给你啦!”山民说完就将石头给了孙石福。孙石福正感叹山民的举止不一般,山民又 ...

从前,有个叫张金库的,家里不缺钱,他却抠门又爱占便宜,平时赶集买菜什么的,临走,每次都要一边说着“饶一个”,一边拣一根大葱或者一个蒜头,塞进自家的篮子里。对他来说,不占便宜就是吃了大亏,于是,大伙儿给他起了个绰号,就叫“饶一个”。
    张金库的闺女出嫁前,他请来了最好的木匠给闺女做新家具。十里八乡最有名的木匠,当数小刘村的刘瞎子。刘瞎子并不是真瞎,前些年有一次给人家做活儿,活儿赶得有些紧,天黑才干好。木匠活有个规矩,干完活,最后一顿饭,叫“了作饭”,要有酒有鸡,图个吉利。那天吃完“了作饭”, ...

民国时期,有个叫陈绍成的人,开着一家商行,后娶妻桂州王氏,二人新婚燕尔,十分恩爱。每次陈绍成出远门,王氏都会把一个装了草药的绣囊挂到他身上,还交代他返家时在绣囊里再装一味草药带回来。陈绍成不解,但因为疼爱妻子,就每次照办。
    一晃几年过去了,陈绍成移情别恋,对王氏不冷不热起来,每次出门,他都把带草药的事儿抛之脑后。久而久之,王氏便不再提起,但仍在陈绍成出门前做一个草药绣囊给他。
    这天,陈绍成要去桂州采买货物,便问王氏要不要自己为她捎封家书。王氏一边给陈绍成戴草药绣囊,一边小心地说:“劳烦 ...

谢老万人如其名,闯关东三年,挣了上万两银子,打道回府时,他把银子换成了银票,用油布包了,缝在鞋里,然后领着脚夫牟大牛一边游山玩水,一边往老家走。
    谢老万毕竟年纪大了,在路上染了风寒,在客栈住了几天,吃了几副药,就是不见好。眼看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他就写了一封信,暗中托人送回了家,让儿子谢有才尽快来客栈接自己。当然,谢老万把鞋里藏银票的秘密告诉了儿子。
    谁知人算不如天算,谢老万一病不起,在儿子赶来之前,就一命归西了。谢有才没见到爹最后一面,痛心疾首,跪在爹面前失声痛哭。等哭够了,他才去看爹 ...

马家庄有一个大地主,名叫马大福。马家庄的地,差不多都是他家的。马大福不算坏,收租子也不算狠,因此不少佃户都愿意种他家的地。
    秋收时候,管家王成带着家丁去收租子,小少爷马玉也要去试试。马大福有三个儿子,他本想让他们专心读书考试,别管经营的事,偏偏这小儿子倔强,想到的事非干不可。无奈之下,马大福告诉马玉:“佃户有的好说话,有的不好说话,碰上不好说话的,你不要硬来,交给管家王成就行了。”
    马玉点头应了。可收了一天租子,傍晚回家后他就呆愣愣的,茶不思饭不想。马大福急了,问他是不是受了刁蛮佃户的 ...

归州镇有个风俗,每年端午节,从五月初三到五月初五,白天赛三天龙舟,晚上唱三场大戏。归州镇虽地处楚鄂,但生活习性更近川渝,人们对川剧情有独钟。
    这年节前,镇商会的秦会长和往年一样,来到重庆,准备请“夔门社”陆老板的班子,不料班子已先被人订下了,陆老板就给秦会长推荐了一家名叫“川渝社”的川剧班子,说老板是他的师弟。秦会长问“川渝社”水平如何,陆老板说:“还能应付。”
    见到了“川渝社”的老板姚文文,秦会长还有些不放心,问:“请问三场大戏,你要唱哪三出?”
    姚文文说:“初三唱《御河桥》,初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人轶事网  

GMT+8, 2024-12-5 03:27 , Processed in 0.156250 second(s), 51 queries .

郑重声明:本论坛资源均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原作者。

如涉版权,请发邮件admin@storyren.com,将立即整改。

返回顶部 返回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