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时严嵩专擅钻营媚上,深得嘉靖帝重用,权倾朝野。朝堂之上有大半都是他的党羽,实在巴结不到的,想方设法笼络严府管家执事,可谓趋之若鹜。适逢严嵩夫人欧阳氏的大寿,连嘉靖都赏赐了寿礼,余众更不用说。严府张灯结彩,连日流水开席,热闹非常。
    这天到了寿辰正日,严嵩偕夫人端坐大厅,正在接受家人亲戚、仆从门客一拨拨的磕头祝寿。忽然家人来报,御史邹应龙携礼来贺。严嵩一愣,随即出门迎接。他与邹应龙在朝中多次因意见不同心生龌龊,邹应龙此来虽出意料,也在必然之中。想他严嵩当今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邹应龙真敢与他 ...

假借金簪
    五莲山下有个小村子,有路遥、马力两户人家,他们是故交。两户人家地位悬殊,怎会是故交?还得先说回十几年前。
    那时,年轻的寡妇马氏无依无靠、有孕在身,去邻村路员外家做用人。说来也巧,路夫人生儿子那晚,马氏也生了一个胖小子,路员外心善,吩咐照顾好两个产妇。百日那天,路员外为两个孩子一块儿办了百日酒,酒桌上,路员外为自己的孩子起名路遥,为马氏的孩子起名马力。出了月子,马氏更加卖力地干活,路员外记在心里。两个孩子该读书了,路员外让马力陪路遥一块儿去私塾。再后来,路夫人把贴身丫鬟许配给马 ...

捐官上任
    清朝从顺治年間开始,就在关东松花江边设立了打牲衙门,专门给宫廷采捕食品和生活用品,什么山野鸡鲟鳇鱼野蜂蜜,人参鹿茸靰鞡草,天上飞的,地面跑的,水里游的,无不在打牲之列。这个衙门存在了二百多年,就是在朝廷四面楚歌摇摇欲坠末年仍在运行,贡品照例千里迢迢源源不断地运往宫廷内务府。松花江里的珍珠匀莹圆润,品质非凡,因产于关东,又叫东珠,东珠是打牲衙门的重要贡品,采东珠的人叫珠丁。
    这一年,朝廷下达给打牲衙门采捕东珠的数额大增,更要命的是,一钱重的正珠比往年增加了一倍。东珠已经采了二百 ...

明朝时期,在苏南一带有个地方闹水灾,一时间,灾民众多,而物资供应严重不足,百姓苦不堪言。
    恰巧这时候,李饮八家中发生了一桩命案,他的妻子被人下毒害死了。
    李饮八是这地方的知县,而他的妻子名叫胡素素。
    据李府的仆人王二说,李知县在当天夜里与胡素素起过争执,两人争论了许久,李知县挥袖离去。而正是他离开不久后,当时本在柴房的另一个仆人苏三突然听到胡夫人的房中传来一阵茶碗摔碎的声响,待到苏三匆匆赶去时,发现胡夫人已经双眼发白倒在了地上,魂归西天。
    二人一致认为是李知县下的毒,便将他告上公 ...

很久以前,妙雨巷里有一个小小的尼庵。
    某一天,老尼突然暴毙,小尼姑就闹着去了别的庵。巷里的善男信女只得从别的地方又请来位尼姑,没想到她才来了一天,半夜里就跑了,也没多说什么,只是说,说了你们也不信。
    当时有一位秀才对这件事产生了兴趣,到处打听,半年后写了一本书,里面说的事骇人听闻。书中说,尼庵的前身是一位富商所建的私人小园林,富商的老婆本是穷人出身,成天担心富贵不长久,家里的柜、箱全部上锁,脖颈上日夜挂着一大串钥匙。有一天夜里,不知怎么地,那一大串钥匙竟把她给勒死了。她死后,鬼魂不散, ...

阿成和阿眉成亲有一段时日了。阿成吃苦耐劳,阿眉也勤俭持家,可是他们的小日子仍然过得不红火,阿成很苦恼。
    这天,阿眉对阿成说:“你去集市上买一头最老的耕牛牵回来,这牛最好又瘦又瘸。”
    阿成很爱自己的妻子,一向听她的话,这次也只是犹豫一下,便拿着钱去集市买牛。他看遍所有的耕牛,按妻子说的,挑了最老最瘦的一头,付了钱,牵着老牛朝家赶,心想:阿眉真聪明,我手头上的钱只够买这头最便宜的牛。
    阿眉看到阿成真的買回一头又瘦又瘸的老牛,很高兴,叮嘱他说:“别让这老牛耕田犁地,它干了一辈子苦力,现在 ...

清朝乾隆年间,归德府大名鼎鼎的尚益才尚员外被人杀死在自己的书房里,这个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归德府。原来,尚益才仗着自己的兄弟尚益臣是京城的三品官,虽年近六旬,却无恶不作,所以他的死让归德府的百姓人心大快。可是新上任的归德知府马定安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马定安知道,如果自己不能迅速找出凶手,将其法办的话,尚益才的弟弟尚益臣就绝对不会放过自己,轻则丢官,重则丢命,更重要的是归德府的百姓也有可能要面临一场灾难。眼下之急就是迅速找出凶手。
    几经摸查,马定安得到了一条重要的线索。尚益才被杀的当天张 ...

三百多年前,清太祖努尔哈赤被明军追杀,曾经在辽河岸边一座寺院里避难。努尔哈赤得势后,为了感谢和尚们的救命之恩,就捐赠了一尊千两金佛,从此,这座寺院就改名为金佛寺。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辽河两岸匪患四起,寺院住持海棠法师担心土匪打金佛的主意,就安排和尚们轮流到佛殿值班,看护这件镇寺之宝。
    这天早晨,海棠法师正在佛殿一墙之隔的禅房里念经,突然,在佛殿值班的小和尚慧明慌慌张张跑进来说:“师父,大……大事不好,金佛被土匪盗走了!”
    海棠法师浑身猛然一震,佛经掉在了地上,他弯腰去捡佛经,不留神 ...

古井遇怪事
    清光绪年间五月的一天,山东郯城一家大车店里,大通铺上挤着十几个外来客商,因下雨无法出行,大家只能在店里干等着,这时一个四十来岁的人说道:“俺讲一个奇事解解闷吧。”众人一听来了兴致,只听那人说:“俺听见石碑开口说话了!”
    那人接着说道:“大概是去年这个时候,俺到了安徽境内一座山跟前,俺和骡子跑了一天,又渴又累,恰好在山前看到一眼古井,井旁立了块丈把高的石碑,碑上刻着‘照心碑’三个大字。这时天阴得很,俺就赶紧从骡子身上拿下水桶到井跟前打水。刚走到井旁,谁知天空突然一个沉雷。就在 ...

1
    商州府的王知府上任后,面对已经残破不堪的城池,还有穷困潦倒的百姓,不闻不问,每天只是吟诗,喝酒。这天,正在吟诗的时候,差役急急忙忙跑进来,手里拿了一封信,上面还有一根羽箭,双手交给王知府。王知府接过来,一边用另一只手去拿桌上的茶杯,茶杯没拿住,哐啷一声落在地上,雪花般粉碎。王知府瘫坐在太师椅上,诗也不吟了,嘴唇颤抖着道:“谁……谁送来的?”
    差役告诉他,在城头边拾到的,看了寄信人的名字,自己不敢私自撕开,就送来给老爷了。
    王知府颤抖着手撕开信封,只读了两句,又是“啊”的一声惊叫, ...

神秘来客
    清朝同治年間,有个叫“万曦堂”的药铺,掌柜的姓余,虽说名气不大,但普通的小病经他一瞧,也能药到病除。
    这天傍晚,余掌柜赶着马车从城外进货回来,刚走到一处山坳,突听一声嘶鸣,接着马蹄高扬,险些将他掀下车来。余掌柜定睛一看,只见前方一个黑衣人手握长剑,正在追杀一个手无寸铁的人。那人虽侥幸躲过几剑,却越发无力招架。突然间,剑光一闪,一大股鲜血从那人的胸口喷涌而出。黑衣人见有人来了,迅速钻进矮树丛里,不见了。
    余掌柜吓得魂飞魄散,好不容易才勒紧缰绳,下车查看。地上那人满身是血,直 ...

良心当铺的境况一天不如一天,眼看就要关门大吉了。
    良心当铺的老板张一品因为得了一场大病,眼睛意外失明,只得把当铺交给了儿子张三宝打理。这张三宝一不懂得经营,二不识货。前不久,又因為贪财,一连错收了几件假古董,亏了两千多两银子。
    这天,一个老头儿拿着个青花瓷瓶来到良心当铺。伙计连忙叫来张三宝。张三宝接过青花瓷瓶看了看,说:“拿走,拿走!什么东西也拿来当!”
    老头儿说:“你不相信这是古董?这可是我家祖传的!”然后,老头儿细细地跟张三宝说了一番。原来,老头儿有病在身,急需钱买药,他求张三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人轶事网  

GMT+8, 2025-4-19 13:08 , Processed in 0.171875 second(s), 51 queries .

郑重声明:本论坛资源均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原作者。

如涉版权,请发邮件admin@storyren.com,将立即整改。

返回顶部 返回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