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死秘
    明朝时候,一道圣旨传到了墨阳县。李家墨坊的坊主李淳风跪地接旨,他听罢太监宣读完圣旨的内容,真好像一个焦雷劈在了头上,当时就愣住了。
    当今天子突发奇想,竟要叫李淳风在一个月内,赶制出十方九雷补天墨来。九雷补天墨远在宋朝末期还在生产,可是经过元明两朝的更迭后,九雷补天墨配方失传,如今屈指一算,此墨在李家墨坊已经绝产两百多年了。
    墨阳县知县牛文俊哭丧着脸说道:“李坊主,这可是圣命,如果你不能完成圣命,不仅你的脑袋要搬家,牛某恐怕也只能回家种菜去了!”
    李淳风为了稳住阵脚,他只 ...

找上门来的生意
    这天中午,林建成在天外酒楼二楼喝酒,正喝得高兴,忽听背后有人悄声道:“你就是大名鼎鼎的地鼠公林建成林壮士吧?”林建成一回头,见身后一位陌生的白须老者正在自己身后躬身施礼。
    林建成当即推诿道:“老先生您认错人了吧。”林建成的确是道上有名的盗墓贼,人送外号“地鼠公”,他之所以不承认,是因为不想惹上不必要的麻烦,盗墓本是丧阴德偷偷摸摸见不得人的行当,要是随随便便承认自己是盗墓贼,人家祖坟被盗找上门来赖上自己怎么办?
    见林建成推诿,那名老者一笑,朝身后一招手,只见一个身材魁 ...

一、老实人
    七姓甸坐落在长白山脚下,村小人少。二爷爷张锁为人本分,生性腼腆,可就是这样一位老实人,那天清晨却性情大变,如同饿狼般扑向了已怀有8个月身孕的冯巧娥!
    按辈分,张锁一直管她叫嫂子。她的男人绰号刘三眼,在靠山镇当镇长。出事时,冯巧娥挺着大肚子刚迈出门,就碰上了美滋滋往家走的张锁。
    “锁子兄弟,捡到宝贝了吧?过来,嫂子求你帮个忙。”冯巧娥招手喊。
    听到招呼,张锁收住了脚,“没啥没啥,一块小石头。嫂子,有事你尽管吱声。”
    冯巧娥叹口气,说刘三眼已有十天半月没回家了,托人捎信 ...

北宋时期,东京汴梁最繁华的朝正大街这天出了件怪事。一夜之间,各家酒楼商铺门檐上挂的匾额不翼而飞。作案者显然是趁着夜半人们熟睡之时动手的。能够飞檐走壁之人,手段自然高明,可这个人不盗金银、不窃珠宝,单单对着这匾额来神,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失了匾,酒楼和商铺老板们纷纷去请人重写。只有翠青坊的酒楼老板徐舰犯了愁,要知道他家的匾额可是价值万金。
    “翠青坊”三个大字是徐舰的父亲徐若愚花了三千两银子,请了当时名重一时的大书法家唐金所写。唐金收了如此多的酬银,写字时也格外用心,反复用笔,足足花了一 ...

黄义斌到任临州知府,带来了一个名叫陈文静的师爷。陈文静瘦得皮包骨头,但两眼放光,很是精明。陈文静到临州不久,因为水土不服,就得了口疮。
    口疮当然算不得啥大病,但久治不愈,真让陈文静有苦难言。他时常手托着下巴,还不住地揉着腮帮子,那是要缓解痛楚。后来疼得更严重了,他那张瘦脸都变了形,痛不欲生的样子。有一天,他在街上遇到一个走方郎中,人家给他出了一个偏方,就是嚼嫩芦根。陈文静就跑到运河边,挖出两根嫩芦根来嚼着。
    如此嚼了几日,他的口疮大为缓解,陈文静高兴得手舞足蹈。他真是吃够了口疮的苦头, ...

凤凰山下的靠山屯村,有个叫马小程的后生,心眼儿好,也有把子力气。他家里穷,只有几亩薄地,逢到农闲的时候,他就上山去打柴,补贴家用。
    这天,他上山打柴回来,正好赶上下雨,他就在一棵大树下避雨。避了一阵子,见那雨没有停的意思,而他身上也已经淋湿了。他就想,反正已经湿了,不如跑回家去。于是他担着柴,大步冲进雨水里。
    走过村西的大坑时,却听到坑里有人喊救命。他来到坑边,就见有个人正在水里挣扎。他看了看,就解开柴捆,把柴一根一根地插到坑沿儿上,然后滑到坑里,拉起那人,又攀着柴上了岸来。那人已冻得 ...

恶人爱插队?惩治有妙招!
    明代末期,平安城里有个名人,名叫王霸,靠着祖传家业,整天不务正业,仗着学过几天功夫,到处欺男霸女。而且此人有一个独特的癖好——特别爱插队,吃饭、买东西、看戏,就没有他不插的队。用他的话说,自己是城中一霸,走到哪儿,大家都得给他让路,否则就是看不起他。
    这天,王霸在城里东走西逛,远远看见一家铺子门前排着长队。王霸好奇心上来了,走过去看了看,原来是药王谷的铺子正在低价发售灵芝。
    药王谷是有名的药材大户,生意做得大,老板也乐善好施,每年都会拿出一部分珍贵药材低价 ...

从前,在无影山下的一个村子里,住着一个叫石头的穷苦孩子,他给地主谭虎放牛,勉强糊口。
    谭虎力气很大,成天为非作歹,看谁不顺眼就揍谁。石头在谭家干活,身上经常是青一块紫一块,都是被谭虎打伤的。
    这天,石头正在山坡上放牛,谭虎来了,指着石头说:“穷小子,爷累了,趴下来,让爷坐会儿。”
    石头拒绝了,说:“牛群不看着就跑散了,你找别的地方坐吧。”
    谭虎怒气冲冲地说:“不让我坐,现在就让你挨揍!”
    石头以前一味忍让,没想到谭虎越来越不把自己当人看。今天索性就强硬一回,他还是没搭理谭虎。
 ...

暮色降临,昏鸦声嘶。在通往临城的山路上,一队黑衣人正护拥着一辆遮挡得严严实实的马车小心前行。头前开路的,是个身披盔甲、手持夺命钩的中年男子。当一片密林出现在眼前时,中年男子四下张望,做出了“停”的手势。
    不等停稳,一个生得端庄清秀的年轻女子撩起车帘,问:“陈将军,发生了什么事?”
    “回公主,这片树林人称‘鬼见愁’,地形复杂,时有野兽出没。臣担心,里面可能藏有叛贼李成福派来的杀手。”中年男子叫陈顺,是北疆小国腾虞的骠骑将军。几天前,腾虞国君染病驾崩,太师李成福趁机作乱,意欲改朝换代。好在 ...

1
    道光三十年腊月,大寒。桂中大瑶山余脉,东乡莫村。
    年逾七旬的莫衍刚送走一名患者,正坐在太师椅上闭目养神。血迹斑斑的李斌急匆匆闯进来,虽是数九寒天,他却满头大汗。
    李斌对莫衍耳语一番,莫衍脸色骤变,与李斌三步作两步奔到大堂。大堂上,一个年约二十的汉子蜷缩在地上,衣冠凌乱,浑身血迹,双眼紧闭,脸色苍白。李斌解释说,他到双髻山采集草药,遇到这个左腿被野猪夹夹住的汉子,因失血过多,已经昏迷不醒,便遵照老爷好生之德的教诲,把他背了回来。
    莫衍察看汉子的伤口后,吩咐李斌备药,亲自对汉子扎 ...

明时严嵩专擅钻营媚上,深得嘉靖帝重用,权倾朝野。朝堂之上有大半都是他的党羽,实在巴结不到的,想方设法笼络严府管家执事,可谓趋之若鹜。适逢严嵩夫人欧阳氏的大寿,连嘉靖都赏赐了寿礼,余众更不用说。严府张灯结彩,连日流水开席,热闹非常。
    这天到了寿辰正日,严嵩偕夫人端坐大厅,正在接受家人亲戚、仆从门客一拨拨的磕头祝寿。忽然家人来报,御史邹应龙携礼来贺。严嵩一愣,随即出门迎接。他与邹应龙在朝中多次因意见不同心生龌龊,邹应龙此来虽出意料,也在必然之中。想他严嵩当今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邹应龙真敢与他 ...

老刀其实不是刀,而是早年间老城衙门里的一个行当,说白了,就是拿着断头刀砍人头的刽子手。老刀们平时都很闲,到了秋决犯人时才忙几天,平时薪俸也高,可砍人头的行当既晦气,又沾染着血光,因此极少有人肯干这一行。老城里的老刀中,李三山算是名头最响的一个,他不但刀快,而且出了名的刀狠。
    李三山父母早亡,又无妻子儿女,只与亲弟弟李四水相依为命。那年,李四水因误杀人命,被判斩立决,衙门里另一个老刀正好告假,这个差事理所当然地派给了李三山。当时老城都轰动了,人们都想瞧瞧,平日里砍别人脑袋眼都不眨的李三山,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人轶事网  

GMT+8, 2025-4-19 13:08 , Processed in 0.218750 second(s), 51 queries .

郑重声明:本论坛资源均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原作者。

如涉版权,请发邮件admin@storyren.com,将立即整改。

返回顶部 返回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