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室有个习俗:每年春节,都要在坤宁宫举行祭祀仪式,祭祀完毕,皇上就把祭祀的肉赏赐给众大臣吃。按说皇帝赏赐的肉最好吃吧?不,每当大臣们吃肉的时候,个个就像过鬼门关,苦不堪言。
    祭祀的肉叫祚肉,说白了,就是白水煮白肉膘子,不放包括盐在内的任何佐料。乾隆年间,这天又到了祭祀的日子,祭祀完毕很快祚肉就端上来了。好家伙,敦敦实实的大方块,足足有二斤,白乎乎的肉膘子直晃人的眼睛。
    大臣们吃惯了山珍海味,面对着白不拉几的肉膘子,实在难以下咽,但不吃还不行。
    这可是祭肉,必须全部消灭,否则就是 ...

一
    清朝末年,金家村有个叫金三贵的人,从小偷鸡摸狗,在乡亲们的心目中留下了不好的印象。长大后,他这坏毛病好像改掉了。他头脑活络,十天半月出门一次,大多数时间待在家里,日子过得非常滋润。据他自己说,是在外面做生意,可就是不肯透露做什么买卖,村里人也没有见他有货物进出。
    堂弟金四富也眼红了,很想跟堂兄学做生意,可金三贵说什么也不答应。金四富像根缠树的藤,你不肯带,我偏要跟你学,时时注意起金三贵来。
    这天凌晨,见堂兄出门,金四富就悄悄地跟在后面,心想,这下,你总不会抛弃我吧。走了十里路后 ...

在河北与山西交界,高高的山峰上住着一伙强盗,时常在山下的村庄抢粮、抢钱、抢家畜,最不能容忍的,是抢人。在上下村里,都住着他们的眼线,谁家过红白喜事随时报信。响马头目带着他的手下到主人家,要当主客,百姓们谁敢吭声?响马们杀人不眨眼,大刀随身带着。过完红事,走的时候还强行把新娘带上山寨,多数的烈性女子,有的自尽,有的被逼疯。因此周围的百姓,谁家姑娘到了该成家的时候,就暗地里订了婚,偷偷送到很远的地方──亲戚或朋友家住一段时间,这样才能躲过一场大难。
    这一年秋天,山下的村子里爆竹响连天,一个农 ...

一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冯昆是京城鞋匠中无可争辩的状元,他做出来的靴子不仅式样美观,而且轻便结实。最关键的一点,那些靴子尺码恰到好处,不大不小不紧不松,就像从脚上长出来似的,穿起来甭提多舒服了。当朝皇上对冯昆的手艺也赞不绝口,每年入冬前都会派人向他订购几双上好的龙靴。
    这年立秋刚过,宫里的太监就找到冯昆,给皇上订了十二双不同款式的龙靴,数量比往年多了一倍。冯昆心想:皇上要穿这么多靴子,說明脚力还健得很,看来坊间有关他病入膏肓的传闻纯属捏造。
    原来,半年前皇上忽然下诏,称自己要潜 ...

一幅神奇的宝画,可让人自由出入其中,本为救人,最终却成了罪恶的源头……
    郭鸿儒是个书生,这年秋天进京赶考,途经淮南八公山时,撞上了一伙凶悍的劫匪。郭鸿儒拔腿就逃,躲进了路旁的一所茅屋。
    茅屋里住着一个张老汉,见事情紧急,他取出一个发黄的卷轴,小心翼翼地挂在墙上。郭鸿儒定睛一瞧,这是一幅题为《渡口》的图画,画上有条河,河边有个渡口,渡口泊着一艘小木船,船上空无一人,只搁着一个斗笠和一套蓑衣。
    郭鸿儒正纳闷时,张老汉匆匆念了个口诀,然后伸手在郭鸿儒背上轻轻一推,就听“嗖”一声响,郭鸿儒 ...

清朝末年,江南有个村子爆发了瘟疫,死了好多人。这村子中间有一条马路,马路将村子分成了前村和后村,奇怪的是,染上瘟疫的全都是后村的村民,前村还没发现一例染病的。
    有个叫李山的村民尽管住在前村,但他的儿子刚刚出生,为了安全起见,他还是决定举家搬迁至千里之外的岳父家。临走前,李山去后村与他的好友陈宏道别。
    进了屋,只见陈宏与他妻子昏昏沉沉地躺在床上。见李山来了,陈宏才吃力地开口说道:“你别过来,我俩都染病了,可能快要死了。”
    李山心中一惊,说要替他俩请郎中。陈宏苦笑道:“哪有郎中敢来啊? ...

规矩
    早年间,天津卫有一习俗,叫“文官点主”,嘛意思啊?
    卫里人去世,要在灵堂设写有“某某之主位”的牌位。这个“主”字要少写上面那一点,写成“王”字,出殡前请一位“文官”拿朱砂笔补上这点。据说,这样阴曹地府才肯接纳死者的亡魂,这就叫“文官点主”。这个点“主”的“文官”,必须是有学问或声望的文人,而且手中的“笔”要干净,没写过“斩立决”杀人的。
    那会儿,卫里能点这个“主”的没几人,夏先生算其中一位。他不但做过清朝的二品大臣,而且还是大书法家。因此,卫里但凡老人去世,主家都会请夏先生点 ...

光绪元年,上海有一位开铁店的朱老板,儿子二十多岁,因患有疯病而一直娶不到媳妇。朱老板遍寻名医,仍是医治无望。好好的一个儿子,说不好啥时候就会突然抽风,口吐白沫、倒地抽搐、不省人事。奇怪的是,几分钟过后,又如同好人一样,有说有笑,似乎像没有犯过病一样。其实,这种疯病,就是癫痫,俗称“羊角风”。
    儿子娶不到媳妇就抱不上孙子,朱老板郁闷至极。有人给推荐了一个姓熊的中医医生。熊医生在当地也算小有名气,据传说的确有过人之处,常有神来之笔。
    熊医生接诊后,每天必到朱家,又号脉,又聊天,然后才开药, ...

当万鹰之王海东青遇上空中的另一方霸主大天鹅,一场争斗由此掀起,背后的秘密也在慢慢揭开……
    万鹰之王
    乌音王爷的府里最近出了件怪事,每当夜幕降临,就有一只鹰飞到大殿屋脊上歇腳。为御夜寒,也为了保护犀利的鹰爪,它会在王府的鸽舍附近截一只归巢的鸽子,用两爪握着垫在身下替自己暖足。天亮后,它才会放了鸽子,展翅远去。王爷打小喜欢玩鹰,是半个内行,闻听后赶去一瞅,不禁失声惊呼:“海东青!这是海东青!”
    海东青是矛隼的变种,万里无一、神俊无比,号称万鹰之王,而王爷之所以惊喜异常,还另有原因。王爷 ...

从前,有个叫周震环的,为人仗义,对爹娘非常孝顺。爹娘一直为他娶媳妇的事操着心,因为周家家大业大,为周家续香火是要紧事,可偏偏周震环的媳妇,千金生了一个又一个,就是没生个儿子出来。为了让二老宽心,周震环由着他们做主,又一连娶了七房姨太太,可也怪了,这七房姨太太愣是没一个生下男丁。
    这下周震环也急了,他对爹娘说:“看来我命中没有儿子,此乃天意吧!天意难违,这以后就别再折腾了。”
    周震环的老娘用手指狠狠戳了一下儿子的脑门,说:“你这才娶了几房呀!就这么打退堂鼓,难道要让家业败在你手里不成?” ...

在辽河口,当地人把最粗的缆绳叫作“本”。为什么不叫缆绳,要叫作本呢?这背后流传着一个神奇的故事。
    早年间,辽河口有一个叫开龙沟的地方,那里的渔民以出海捕鱼为生。可海上的风浪如鲨鱼的利牙,总是咬断帆船缆绳,把船拍翻在大海里,所以渔民不敢出远海捕鱼。而近海的鱼早都捕光了,渔民捕不到鱼,日子过得紧巴巴。
    开龙沟有一对双胞胎:渔哥和渔妹,他们想解决这个难题,就试着加粗缆绳,又把缆绳辫子拧得更紧,但一出远海,缆绳还是会绷断。眼看着渔民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渔哥、渔妹急得直跺脚。
    常言说,越 ...

五千年前,良渚一带是山丘和沼泽地貌,每年夏天都发洪水,虽然人们会造堤坝,可堤坝总被洪水冲垮。
    眼看雨季又要来了,良渚城的王找来治水官,叹息一声,说:“传令,让所有人做好准备,在雨季来临前转移到山上。”
    接到命令的人们,都在默默地准备着逃难的东西。凭借小小的木筏,只能带走一些小件玉器、漆器,稻谷种子及家养的猪。至于风干的各种兽肉,是没法带走了。
    瑶是王的女儿。这天,瑶对王说,她有办法留住兽肉:扎一个大木筏,把兽肉用绳子串在一起,固定在大木筏上,再将木筏紧紧地绑在宫殿石柱上,这样就有可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人轶事网  

GMT+8, 2025-4-9 03:58 , Processed in 0.171875 second(s), 51 queries .

郑重声明:本论坛资源均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原作者。

如涉版权,请发邮件admin@storyren.com,将立即整改。

返回顶部 返回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