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村里有个周老汉,一副菩萨心肠,一辈子行善积德。这些天,他见村南河上的小桥因年久失修,摇摇欲坠,村民过河只能坐摆渡船,就想着为大伙儿修桥。可他家里太穷,凑不满修桥所需的银两,于是就到众乡亲家里去游说,想让每一家都掏点儿。
    这天晚上,周老汉来到村头的王大友家,极力劝说。可任凭他磨破了嘴皮子,王大友就是一毛不拔。周老汉只好告辞出来,走出没几步,想起烟袋忘在王大友家了,想回头去取,却听王大友的老婆正在劝他:“修桥是积德行善的好事呀,你多少掏点吧。”
    谁知王大友却说:“这钱我坚决不能掏,你 ...

入赘仙府
    明朝永乐年间,有位担任镇江盐道史的官员名叫秦龙。这一日,他因公务前往高邮,路经一座小庙,遂进内歇息。庙正中供奉着女娲像,旁边立着几座侍女像。其中一座红衣仕女像雕琢得摇曳生姿宛若西子,看得秦龙心旷神怡,直叹道:“人生在世,若得此仙为妻,死而无憾。”话一出口,旁边便有人大笑道:“这有何难?”
    说话之人叫玄远,是云游的道士,与秦龙在路上邂逅,两人相谈甚欢,于是结伴而行。
    在秦龙苦求下,玄远决定施法为其求婚。他取黄纸一张,画符其上,令秦龙割下一绺前额毛发,连同符纸置于红衣像前,取 ...

大王庄里有个王员外,得了一种怪病,四肢慵懒,浑身无力,渐渐地,竟连抬手端碗吃饭都成了难事。找了几位郎中来看过,也吃过不少药,但病情却一天天加重。
    他病成这个样子,最着急的自然是他的老婆翠芝。她到处打听,终于得着一个信儿,说是城东30里有个沙河镇,镇上有个名叫肖子文的郎中,专治各种疑难杂症。她就让下人套上马车,把王员外抬上去,赶往沙河镇。
    快晌午时,他们赶到沙河镇,一路打听着找到了肖子文的医馆,名为仁心堂,却只有3间小店面。翠芝先进去,见一个瘦干巴老头儿正在那里品着香茗看着书,想着他就该是 ...

任庚银是个有主意的人。这年,他见善城人越来越多,就在自家门口垒起锅灶,卖起羊肉汤来。善城人历来爱喝羊肉汤。任庚银的汤锅一开,果然生意兴隆。然而不久,任庚银的羊肉汤锅竟门可罗雀起来!这究竟是咋回事呢?
    任庚银一打听,原来,他的羊肉汤3个铜钱一碗,一般人一次至少要喝两碗才能喝饱。两碗就是6个铜钱。这对那些官家富户来说算不上什么,对平民百姓却是个不小的数目,何况汤客大都是些平民。
    任庚银恍然大悟。可怎么才能吸引汤客、盘活汤锅呢?跑堂伙计建议说:“掌柜的,咱就降降价吧,一碗就賣两个铜钱。”任庚银 ...

从前有座白石桥,桥已经很老了,条石被踩踏得没了棱角。这年又涨大水,秋天落水时,小河上游的大川,浩瀚的水面经过白石桥,转个弯便流入淮河。
    水面大,鱼虾就多,有个精明的庄稼人便在桥口设了一张“绝命网”。这种网形似漏斗,网口大到可以封锁整个桥口,只要把网的尾部用绳子扎住,一个鱼虾也逃不脱。这个庄稼人原本就有三件宝,一头全村最健壮的耕牛,一杆祖传好猎枪,一个聪明伶俐的儿子,加上这张网,日子过得无比滋润。
    开始时,上游的鱼鳖虾蟹看见桥口张着大网,知道那是人類设下的陷阱,都不敢过桥。随着水位越落越 ...

从前,王屋山山脚下住着一个善良的年轻人叫郑喜,帮地主钱麻子放牛为生。
    这天,郑喜赶牛来到了人迹罕至、水草丰美的二龙沟。牛儿们欢快地低头吃草,郑喜躺在山坡上,出神地望着蓝天白云。
    突然,郑喜听到一阵剧烈的咳嗽声,抬头一看,一个面容煞白的老婆婆佝偻着身子站在旁边,郑喜吓了一跳,起身问道:“老婆婆,你怎么一个人在这荒山野岭之中?”
    老婆婆叹口气,说:“实不相瞒,我是一条白龙。很多年前,我撞坏了玉帝家的屋檐,被贬谪人间,困在此处受苦。现在期限已到,却无人替我将奏章呈送天庭。”
    郑喜同情地 ...

红门镇位于三地交界处,是个三不管的地方,常常有避仇躲祸的江湖人士逃到此地。久而久之,这里卧虎藏龙,神秘莫测。
    这一年,一伙土匪流窜到红门镇附近占山为王。大当家侯天云武艺高强,心狠手辣;二当家刘霸膀粗腰圆,力大如牛;三当家许赛善使飞刀,百发百中。土匪们想去红门镇干一票,但听到种种传言,怕那里人不好惹,决定先试探一番。
    这天,刘霸和许赛来到红门镇最热闹的关帝庙。关帝庙前有一对石狮子,每个足有四五百斤重。刘霸有了主意,他把外衣一脱,露出浑身肌肉,走到石狮子前,抓住两个狮腿,猛一发力,石狮子慢 ...

丛兴在工部员外郎的位子上一干就是八年,这就很让人看不起了。他也想再往上升升啊,可一直找不到门路。这天,他老婆雅芝喜滋滋地进了门,过来对他说道:“今日我可行了好运!”
    丛兴问道:“什么好运?”
    雅芝从袖袋里掏出一锭银子,放到他面前,又指了指自己的额头。丛兴看到,她的额头上有个小枣大小的包,忙问她是怎么回事。
    雅芝这才说,她出去采买时,被一顶轿子撞倒了,额头上还撞起了这么大一个包。那坐轿子的女主,下了轿子,先给她赔了不是,然后就给了她这一锭银子,让她去看伤。更巧的是,两个人同说着家乡话 ...

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武艺高强,使一根盘龙棍,南征北战,做了十八年“马上皇帝”,打出了一个国泰民安的大宋天下。死后被尊称为太祖武德皇帝。但是,这位武德皇帝年轻时却是有武无德,成天东游西荡,不务正业。
    有一年,赵匡胤流浪到汴梁城,城内热闹非常,到处设有赌场,赵匡胤便日夜泡在里面,赌得入了迷。他一面掷,一面还吆五喝六,大喊大叫。
    常言道,久赌必输。有一晚,赵匡胤赌了一夜,输了一夜,喉咙也喊哑了。清晨,他两手空空,又饥又渴,出了赌场,灰溜溜地来到城郊,走过一个瓜园,透过竹篱一望,满地全是好大的 ...

老曹住在山脚下,家里养了一群鸡。这天小半夜,老曹炕头墙上挂的“电话”里传来鸡的惊叫声。这老曹鬼头,用一条铁线从鸡窝扯到炕头,两头分别安装上喇叭状的物件,鸡窝里的风吹草动便可在炕头上听得一清二楚。他急忙穿好衣服,拿上早就准备好的细铁丝,抄起结实的顶门棍,蹑手蹑脚地来到鸡窝后面。
    这时,鸡窝里一只鸡正在凄惨地哀鸣,老曹知道这是黄鼬已经咬住了鸡的脖子,在吸血呢。他在暗处蹲下,屏住呼吸,耐心等待。不一会儿,就见洞口伸出一条黄鼬的尾巴,接着就见黄鼬的两条后腿用力地前蹬,屁股后伸,显然是用力往外拖鸡 ...

南燕皇帝慕容德生来就喜欢吃甜食,无论是做任何膳食,都用糖做调料,盐则一次都没碰过。大臣们为了迎合他,也跟着吃甜食。久而久之,凡是有点儿地位的人,为了趋炎附势,无论做什么饭菜,都用糖做调料。在南燕,糖的价格非常昂贵,一般百姓是吃不起的。相比之下,备受达官贵人冷落的盐则很廉价。吃糖吃盐的数量,似乎成了南燕人品位高低的分水岭。
    大臣季春性格耿直,粗懂医道。他懂得盐的价值,所以,无论在什么场合,他都毫不避讳地大谈盐的好处,并且多次向皇帝进言,从国人强身健体,国家长治久安方面考虑,应该多吃些盐才对 ...

青龙县的知县姓马,是个见钱眼开、贪得无厌的主儿。
    这天,他走进大堂,师爷告诉他,听说城外的青龙山上出现了一块图影碑,白天看是普通的石碑,但一到了月光如水、四周无人的深夜,人往跟前一站,影子投在上面,不论是求财还是求福,石碑都会显出图影,有求必应。马知县轻蔑一笑,并不相信。
    此时衙役带进两个人,马知县一看,是县里的首富尚振坤和他的邻居王二。
    尚振坤见了马知县,诉道:“大人,家父原有一个玉烟袋,从不离身,十年前却突然不见,一直未曾找到。今日一早,我竟意外发现王二正用它抽烟,不是他十年前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人轶事网  

GMT+8, 2025-4-6 23:32 , Processed in 0.171875 second(s), 51 queries .

郑重声明:本论坛资源均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原作者。

如涉版权,请发邮件admin@storyren.com,将立即整改。

返回顶部 返回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