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刘二柱伸出手去,“啪、啪、啪”叩了三下门环,院里没有动静。他又叩了三下,依然寂静无声。他回过头看袁老板,目光里透出问询之意。
    袁老板在门板上擂了一拳,骂骂咧咧地说道:“都快晌午了,这婆娘插上门做什么?”说着冲伙计们一摆手,“跟我来!”
    众人绕到大门右边的院墙前,袁老板让膀大腰圆的刘二柱蹲下,他踩着刘二柱的肩膀爬上墙头,攀着墙边的大枣树翻进了院子。
    三个伙计站在门口说话,正说着,就听“哐当”一声,大门开了,一个青年男子衣冠不整地从里面冲出来,见了他们也不停留,一溜烟地跑了。
  ...

曹八斤是江湖上有名的小偷,外号“鬼手曹”。当了二十五年的小偷,如今,鬼手曹带着攒下来的800块大洋,兑了四张银票,匆忙往家里赶。
    一不小心,一个干瘦的小孩一下子撞到了鬼手曹身上。
    “对不住,对不住。”小孩止不住地道歉。
    “没事儿,你走吧!”鬼手曹拍了拍小孩的肩膀,小孩转身便消失在了人群中。
    鬼手曹一捻手指,三枚银元出现在了手心里。刚才那小孩借撞他那一下,偷走了他一枚银元,而他一只手拍了拍小孩的肩膀,另一只手不但摸回了自己的那枚银元,还从那小孩的腰带底下摸走了他的两枚银元。
    十五年 ...

平襄城外的树林里出现了一个女妖,搞得人心惶惶。城主威王应民所求,特意请行走江湖的王天师前来收妖。有人说,威王一向横行霸道,这次能应民所求,全是因为听说那个女妖美艳绝伦。
    不过王天师不管百姓怎么说,自己反正是拿钱办事,威王可是付了不少银子的。到了平襄城,他也不浪费时间,直接就在树林里布阵施法。只半炷香工夫,王天师就把那女妖收进了随身携带的降妖袋。
    收妖如此迅速,威王大悦,在王府摆下宴席给王天师庆功。宴席上,众人觥筹交错欢笑畅谈。威王特意让王天师坐在自己的左手边,问道:“天师降妖如此迅速, ...

早年间,辽河口为深渊大泽,外面包裹着一层瘴气,人在里面生活时间长了,就会得上怪病,药石无灵,不治而亡。所以辽河口自古以来人烟稀少,民生凋敝。传说天地间有一种光明豆,能破这种瘴气,可光明豆在哪儿,长什么样,谁都不知道。
    有个叫刘老石的人,立志要找到光明豆,破除辽河口的瘴气,可是找了好久,试了很多种方法,都没有找到。刘老石失望极了,他在黄河老母神像前,发愿积德行善,修道成仙,想利用神灵的力量,寻找光明豆。
    发愿后,刘老石爱惜生灵,惜老怜贫,每日早中晚烧香拜神,诵读经卷。他每磕一个头,就捡一 ...

偶遇“采耳王”
    当年,日本华中军有个电讯侦谍机关,机关长叫加藤少佐。机关设在一座幽静的小山上,四周警戒严密。
    这天,加藤下山散心。眼下,中日战争已到了相持阶段,电讯侦谍极为重要。每天在山上,耳朵里不分昼夜,尽是电讯室“嘀嘀嘀”的按键声和按部就班的破译口令,加上发电机的轰鸣声,时间一长,加藤就觉得头昏脑涨,所以他一有时间就会到山下去走走。
    加藤刚踏上山道,忽听前面一声喊:“拦住,别让跑了!”
    加藤一惊,再一看,是条大蛇蹿了过来,后面有个中国老头,趿拉着拖鞋正在追。见蛇到了跟前,加藤 ...

福州府官柴景舟最近心神不宁,不为公事,乃是私事一桩。夫人闵氏十月怀胎,竟又生下一胎死婴,柴景舟无奈地捏着颔下一撮胡须,摇了摇头,叫来侍从柴三,命他把死婴埋进松林里。
    诸事不顺,在这节骨眼上,福州坊间又发生了一件荒唐事。
    一日大清早,福州的街巷,不知从哪儿涌出许多流浪狗,吸引了百姓的眼球——那些狗儿,竟人模人样地穿着狗衣。
    城中杀猪的朱屠夫好像与狗有仇似的,愤而诛杀,不料,半路上冒出几个杂役,抡起棍子把杀狗的朱屠夫打得只剩半条命了。
    这不,衙门刚打开,朱屠夫的女人白氏就击鼓喊冤,要 ...

尤大娘是个孤寡老人,一个人生活孤苦零丁的,平日里就靠养几只鸡下蛋换些油米,勉强度日。这天一大早起来放鸡时发现不得了了,一只最爱下蛋的芦花鸡不见了!
    联想到最近总有偷鸡贼出没,尤大娘一下子坐地上大哭起来,街坊们闻讯赶来,连忙安慰尤大娘,可光安慰不管用,报官也没用,在衙门眼里这样的事根本就是芝麻粒大,不会费精劳神来查的。大伙儿七嘴八舌地谴责起偷鸡贼来,其中一人恨恨骂道:“可恶的偷鸡贼,你偷尤大娘的鸡伤阴德哩,就不怕被鸡骨头噎死吗?老天爷看着你哩。”
    那骂偷鸡贼的人叫梁子平,虽是个书生,却一 ...

明朝时,郎中姚鼐因老家遭了水灾,只得领着妻儿,辗转来到了太古县。
    太古县虽然富庶,却只有一家张氏医馆。姚鼐觉得此地有商机,就倾其所有,在西城买了一座四合院,开了一家杏林医馆。姚鼐医术高超,加之收费公道,一时间患者盈门。
    半个月后的一天,张氏医馆的老板张怀仁被人用轿子抬到了杏林医馆。他说自己身患肺痨绝症,如果姚鼐不能将他治好,他就赖在这里不走了。
    姚鼐知道张怀仁是看自己医馆生意好,抢了他的生意,所以故意刁难他。可他也没有办法治好张怀仁的绝症,无奈之下,他只得去找本城的首富金半城帮忙。
 ...

清乾隆年间,扶沟县的支亭村有个丁财主,他家的后院内长有一棵千年怪树。树高9米,色泽如铁,浑身上下全是鼓起的包。丁家认为这是一棵神树,因为它让丁家出了一个正在执政的县太爷,于是便让家丁用石栏把树给圈起来。
    这天,丁知县突见自己的父亲丁财主跑了过来,说昨夜狂风暴雨,没人敢轻易外出,没想到后院的怪树下竟然发生了一起人命案。死者是家里女佣吴嫂的丈夫张进财,他出外做生意已经四五年了,不知什么时候回来了,却莫明其妙地死在那棵怪树下。丁知县闻言吃惊不小,立即带人来到自家院子里一看,只见怪树前闹哄哄的,一 ...

民国时,老街上有一家李姓人家开的裁缝店,名噪一时。李师傅给人裁剪衣服有绝活儿,他裁衣服不用尺子量,而是拿眼看,左看右看,就靠心中记忆量体裁衣,分毫不差,便有了个“一眼准”的外号。
    李师傅人不错,讲究与人为善,他家的厅堂上挂着老祖宗传下来的一块匾,上书“敦品厚德”,这也就是他们老李家的家训了。可是老天爷不长眼哪,这么个好人,数代单传,到了李师傅这一辈,都快四十了,只有个女儿,也没儿子传宗接代。老婆让他纳个妾,可他始终没答应。
    这一天,裁缝店里来了位年轻主顾,岁数不大,却是个驼背。驼背年轻 ...

王罴出身北魏大族,从小品性刚直,个性倔强,长大后多次被族人公推为纠纷调解员。进入官场后,他仍不改本色,率性而为,被视为官场另类。
    他的另类表现之一就是敢于抗旨不遵、蔑视权贵。他曾被朝廷派往一个叫西河的地方任职。那里物产丰富,奉禄优厚,是官员们削尖脑袋都想去捞金的地方,王罴却在同僚们羡慕嫉妒恨的眼光中,任性地拒绝了。他的理由是:“西河盛产木材,我若去西河任职,朝廷显贵们营造府第时必然会要我帮着采办。我要是自己掏腰包,根本无法负担这样的财力物力;要是向百姓摊派,我于心不忍。所以,我才不去当这 ...

清朝末年,京城有家经营瓷器买卖的商铺叫“雅韵轩”。店里有个帮工叫黑牛,疾恶如仇,如今城里闹义和团,他也加入了进去。
    这天,黑牛突然发现有间平时空着的旧库房竟然开着门。他进去才发现,里面竟然放着好几袋残缺的瓷器,再仔细端详,这些瓷器虽然残缺,但造型美观、线条流畅。
    这时,有个人拍了拍他的肩膀。黑牛回头一瞧,是店里的余师傅。余师傅是老板石云天从景德镇挖来的老艺人,最擅长修补瓷器。
    黑牛问,这些瓷器是从哪里来的?余师傅说:“这可是咱们老板接的大买卖!”瓷器行里都知道,要是哪件瓷器有了破损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人轶事网  

GMT+8, 2025-4-6 05:21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53 queries .

郑重声明:本论坛资源均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原作者。

如涉版权,请发邮件admin@storyren.com,将立即整改。

返回顶部 返回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