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员外是镇上数一数二的大户,三代单传,到了晚年才得了个儿子,王员外把他视为心肝。可没想到,这小少爷长到五岁,身上却出了件怪事。
    这年春节刚过,小少爷的饭量就见涨,鸡鸭鱼肉一样没少吃,可就是越吃越瘦,而且刚吃完了饭,不到半个时辰,就又a开始喊饿。这让王员外焦急万分,他花了重金,把方圆百里的郎中请了个遍,可郎中们一个个敲锣打鼓地来,又垂头丧气地走,别说治了,这病连听都没听过啊。
    王员外急得团团转,还是管家给他出了个主意:“老爷,不如我们重金悬赏求医,说不定有什么奇人异士能治好少爷的病。”
   ...

话说乾隆年间,有一叫施秀才的人,此人自持文才横溢,于是乎到处卖弄。有一次,他的亲娘舅家里砌房,正在建上梁。各方的亲朋好友都来道喜,施秀才自然是少不了要来的。老娘舅见到亲外甥来了很是高兴。
    施秀才却见上梁上少了一副对联,于是决意要为老娘舅作一副对联,以示祝贺。老娘舅正愁缺了一副对联,见有人主动来为他写对联,高兴不已,直夸道:“到底还是自家的亲外甥。”
    施秀才提起笔一看,正看见老娘舅家的十个女儿都出来凑热闹。心里打了个激灵,大笔一挥写下一副对联“家藏万金却不富,纵有五儿亦绝户”横批“寡人一 ...

白天,他是泥娃娃;夜里,会变回人形。不过,更神奇的还在后面……
    PART。1半夜娃娃
    唐朝年间,燕子街有个捏泥人的工匠名叫方梦龙,已过而立之年,尚未娶妻。
    方梦龙的隔壁,住着一个叫麻三的小混混,平日里,好吃懒做,总爱干些偷鸡摸狗的勾当。
    这天晚上,麻三多喝了几壶酒,子时才晃晃悠悠地回家。
    进门后,他刚想更衣,突然听见隔壁传来娃娃的啼哭声。
    麻三觉得很奇怪,这深更半夜哪来的娃娃?
    第二天清早,麻三忍不住去问方梦龙:“方兄,昨晚你屋里怎么有娃娃的啼哭声?”
    方梦龙摇摇 ...

PART。1恶仆欺主
    北宋时期,山东登州府有一个举人,名叫刘知圣,家境富裕,学业也甚是优异。这年秋风刚起,父母就打发他动身进京,预备来年春天参加朝廷科考,还特地让家仆刘士喜随同前往,服侍左右。
    一路辛苦自不必细说。到达京城后,主仆两人便找了家旅馆安顿下来。同旅馆住的,有不少也是进京赶考的书生,刘知圣在埋头用功之余,就和他们聚在一起,或探讨学业,或吟诗赋词。而那些随同的仆人们呢,一来二往地自然也熟了起来,嘻嘻哈哈插科打诨,什么话都说。
    刘知圣开始倒也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妥,可有一天他突然发现, ...

王老实是一位老实本分的渔民,早上起来,拿着鱼网来到村西边的河上,每天只打十网,多了也不再打,不管这十网是一无所有,还是收获甚丰,他都不太在意,因为他从来也没想着要从捕鱼上发多大的财,只是为了奉养年迈的老母,能够聊以度日就相当满足了。
    这一天,王老实一大早又来到河边,打下了十网,收获还算不错,他特地来到河边的一个无人之地,将网洗干净了,然后脱去身上的脏衣服,跳进河里洗起澡来。
    刚洗了一会儿,王老实忽然觉得双脚一紧,被什么东西抓住了,拖到了水底。原来是一个落水鬼为了自己能够投胎,拉他作了垫 ...

PART。1诡异失火
    这天早上,县令冯文龙刚吃过早饭,就见仆人慌慌张张前来禀报:“老爷,出大事了!昨晚邱老先生去世了。”“什么?”冯文龙一震。这邱老先生是个满腹经纶的老秀才,平日里和冯文龙谈诗论文,两人很是投缘。此刻听得如此噩耗,冯文龙不由惊得目瞪口呆,立刻带上县衙孟捕头直奔邱家。
    踏进邱家院门,他们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邱老先生的睡房已被烧得焦黑一片,他的遗体就放在院里临时搭建的灵棚里,被一块丈余白布盖着。旁边跪着他的大儿媳青萍和小儿子学武,还有丫环小翠。
    青萍见冯县令来了,赶紧止住哭泣 ...

你见过推磨吗?
    过去,富裕人家的磨一般用牲口来推,而穷人家则需要靠人力来推,推磨时间长了,人就会头晕,我国西南地区的人发明了一种木制的“丁”字形工具,叫做磨担钩,借助这种工具,推磨人可以站在原地不动,只需推动磨担钩就可以使石磨动起来,今天讲的故事就和磨担钩有关。
    清朝乾隆年间,重庆杨家坪有一个叫杨一德的人,靠开磨房起家,成了当地一个不大不小的财主,人称磨房杨老爷。
    这杨老爷虽然家道殷实,可惜膝下无子,后继无人。
    杨老爷原配夫人张氏精明貌美,但肚皮不争气,久久没有动静,于是杨老爷就 ...

乞丐送的手巾作者:小毛头时间:2011-10-1821:32:09
    某地有个财主婆有一天,她正在喝茶吃点心的时候,来了一个乞丐,向她讨杯水喝。财主婆听了,很厌恶地说:
    “去那边喝点河水也行啦!”接着就撵他快点走开。
    乞丐显然渴得很厉害,但无奈,只好踉踉跄跄地走开了。
    财主家有一个长得很丑的烧饭姑娘,十分同情乞丐。她对财主婆的狠心,实在看不下去,就从自己吃的一份饭中拿出一个饭团,又盛了一碗水,从后面追赶前去送给乞丐。乞丐因为渴得要命。接过碗来就咕嘟咕嘟地把水喝光了,接着又把饭团子接到手里。乞丐非常 ...

民国的时候,有个军阀军饷不够了,可他却一点不着急。为什么呢?他心里有底。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他这是盯上了后山脚的一座古墓。据说这座墓是清朝一位王爷的,此人死于战场,陪葬的金银财宝无数,宝贝挖出来正好能招兵买马。
    说干就干,这个军阀派了几个工兵半夜去炸墓,很容易就炸开了墓口。可当工兵们下去的时候,竟然跳出了七条穿清朝官服的僵尸,对着工兵卡脖子的卡脖子,搂腿的搂腿。其他人对着僵尸开了火,没想到机枪和手榴弹都伤不了僵尸分毫,敢情这僵尸是刀枪不入。军阀见状也没办法,只好另外想法子筹军饷。
     ...

从前,有一个小伙子,傻不愣登的,不过,他虽然脑子缺根弦,但干起活来却不比别人少一样。平时他给同村的王员外家打短工,王员外也乐得使唤他。
    却说这一年除夕,家家都忙,王员外家更忙。傻子早上要忙到听见鸡叫,晚上忙到听见鬼叫。这不,这天,他刚直起腰来,就被东家撵到了柴房去抱柴草。他一边揉着眼,一边嘀咕着来到柴房外,一脚踹开柴房门就进去了,忽听到眼前一阵响动,他再睁开眼,只见一男一女正在地上纠缠在一块儿。天哟,他们竟然不怕冷,居然啥也没穿。女的他认得,是王员外家的丫头小红,男的是王员外请来教儿子读 ...

很久以前,有一个姓孙的老头,也不知他叫什么,人们都习惯地叫他老孙头,也有叫他“孙大烟袋”的。
    这个老孙头也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只是他手里老拿着一根大烟袋,这便成了他独特的标志。老孙头的烟袋比别人的要长出一截,紫铜的烟袋锅子,分量比普通烟袋重很多。可别小看了这烟袋,故事就出在这杆烟袋上。
    烟袋是老孙头的宝贝疙瘩,早晨天还不明,他就从床上坐起来,捧着烟袋吧嗒吧嗒抽一袋,才肯起床;晚上躺在床上,还要抽一袋烟才睡觉。日子长了,那烟杆都被摸得光滑发亮了。
    老孙头除了烟袋放不下,还有件事放不下, ...

早年间,在赵家村的东头住着一个叫赵旺的人。他年过三十了,还是孑然一身,家里只有三间草房,没有院子,连鸡都养不住,日子越过越没劲。
    这天,村里来了个姓敬的阴阳先生。赵旺早就听说这个敬先生很有本事,便把他拉到自己家,好吃好喝招待了一番,然后请敬先生给自己指条明路。敬先生知道赵旺人品还不错,就是人有点懒散,有心想帮他。于是,他一边心里盘算着主意,一边拿起罗盘围着赵旺的房子走了起来。
    敬先生绕到赵旺的房后,见那里有一条大路,便停住了脚步,上下左右看了一圈,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赵旺看得心里发毛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人轶事网  

GMT+8, 2025-4-6 11:29 , Processed in 0.234375 second(s), 51 queries .

郑重声明:本论坛资源均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原作者。

如涉版权,请发邮件admin@storyren.com,将立即整改。

返回顶部 返回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