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高级搜索|查看新帖
异香 嘉靖年间,张锐任桃城知县。他是位文人雅士,每到月圆之夜,都会以文会友。 这天,张锐又约了几位老友在府上相聚,时间到了,唯独缺了刘童生。直到黄昏时分,刘童生才匆匆赶来,一进门就喊道:“气死我了!气死我了!怎会有如此刁民?” 张锐忙问他发生了什么事。刘童生气呼呼地告诉大家,今天他从家里出发,途经桃花村时,忽然闻到一阵异香,馋得他直咽口水。他循着香味找去,一直找到了老秀才家。他问老秀才做了什么菜竟如此之香,老秀才说是炖了一条桃花鱼。他就跟老秀才商量,能不能买下这条鱼,他实在想尝尝。 ...
清乾隆年间,江南水乡有一位响当当的厨子,名叫张小采。二十年前,张小采机缘巧合下得到一位前辈的指点,烹饪之道略有小成。后来,他拿出自己积攒多年的银两,开了家酒楼,定名为“玉香楼”。 开张之日,酒楼上下张灯结彩,锣鼓鞭炮震天作响。张小采让伙计在酒楼门上贴出一副对联。呵!让人无不称奇。只见那上联:四大菜系无一不精;下联:天南海北全都会做;横幅:天下美食。 口气不小,只是不知道这夸下海口的厨子有没有几把刷子?让人没想到的是,张小采硬生生地借着自己的机灵劲儿和这几年的努力,把客人要求的菜肴全做了 ...
宋朝时,浙东有个名叫嵊县的小县城,城中有一座城隍庙,庙里的城隍老爷特别灵验,颇受百姓尊崇。 这天,城隍出巡回府,不觉大吃一惊:只见庙门大开,香烛散乱,自己的金身和判官、小卒的塑像横竖交错,狼藉一地,墙上还被题了一首诗。他走上前一看,只见上面写道: 尊兄是非颠倒颠,枉坐虎椅冠金冕。今朝折得蟾宫枝,毁你金身还我天! 新榜进士、本县正堂喻士林 躲在一旁的判官和小鬼见城隍回来了,纷纷出来哭诉:“老爷,这新任县令好生无理,我们以为他是前来拜谒你老人家的,可想不到他一进庙就下令砸你的金身,还 ...
东晋时候,有个叫司马昱的皇上,非常聪明好学,常与臣子驳难,朝廷上下无人能敌。有个姓牛的宰相,为了拍皇上马屁,提出请皇上召集天下辩士到京一会,一来好选拔人才,二来也扬扬万岁的才名。皇上被牛宰相吹捧得得意忘形,点头同意,于是牛宰相拟了一张皇榜,贴遍全国各地: 当今万岁才高八斗,智过孔明,驳难第一,天下无双。今诚召海内善辩之士,若能驳倒皇上,要官得官,要富得富。 有个叫许玄度的名士看到了皇榜,哈哈大笑,立即上京去了。 许玄度到京城那天,朝堂内正在举行驳难大会。各路好手轮番登台,就是没有一 ...
预言 很久以前,京城外有条“龙脉河”,朝廷下令严禁在河上修桥,他们忌讳架了桥,断龙脉。这河上没桥,人怎么进城呢?许多人就在河上做起了摆渡的营生,以船代桥。 这一年科举考试,全国各地的读书人都前往京城应考,忙坏了那些摆渡人。这天中午,有个叫陈同的摆渡人,在对岸搭了三个人:有两个应考的书生,一个肤色较白,一个黑得像炭;还有一个算卦的老道士。船刚划出没多久,道士忽然说:“老道今日荣幸,竟与本次恩科的三甲同船。”黑面书生看着老实,显然不信这话,礼貌一笑并未搭腔。那白面书生则起了兴致,反问:“道 ...
小西路上背茶 每年五月,是四川的脚夫子们最忙的月份,因为这个月茶已经做好,他们要把新茶运到西藏去。这一年,四川雨水特别多,所有的脚夫子都聚拢在去西藏的必经之路—小西路上的茶园包里,忙着把淋湿的茶叶拿出来晒干。 这天,来了个家住雎水关、名叫李四的脚夫子。他遇到特大暴雨,几十包茶叶被淋惨了,必须马上拿出来晒。李四到处找店子,但全茶园包没一间空房。无奈,他只有先在茶园包一个又小又破的观音庙里躲雨。这观音庙前的小院背阴,根本晒不了茶叶,李四急得在小破庙里走来走去。走着走着就累了,他坐在观音像 ...
宣州城里有一家“刘记”铁匠铺,铺主名叫刘大柱,他很小气,铺子里的几位伙计受不了,都离开了。于是,他决定收个徒弟,可以让他干活,还不用付工钱,比雇佣伙计合算多了。 真是瞌睡有人送枕头,这天,一位名叫杨小勤的小伙子来到铁匠铺中,要求学手艺。刘大柱一问才知,杨小勤家住乡下,他爹让他上宣州城里来,找个师傅学手艺,谋个出路。刘大柱见杨小勤长得壮壮实实,料定他有把子力气,便一口答应收他为徒。 转眼,杨小勤在铺中干了一个多月,每天使着大锤打铁,毫无怨言。刘大柱乐得嘴都合不拢,心说这个徒弟算是收对了, ...
从前有个穷汉叫武斌,三十多了还说不上媳妇。媒婆只要向女方家一提,他家只有几亩薄地,还有年迈的爹娘,对方肯定摇头拒绝。爹娘为此自怨自艾,恨不能早早死掉好给儿子减负,但武斌是个孝子,他总是安慰老人说,宁肯打一辈子光棍,也要好好奉养双亲。 这天早晨,武斌照例做好了早饭,去叫爹娘起床。可走进爹娘的卧房,他顿时吓了一跳:二老不见了,卧房空地上,挤着一公一母两头老水牛。两头水牛一见武斌,立马“哞哞”叫唤起来,无限疼爱地在他脸上、手上舔舐着。武斌仓皇失措,一边叫唤,一边里里外外寻了个遍,爹娘的确不在了 ...
民国初年,江南柳庄有个后生叫张小生。他相貌平平,体质羸弱。二十岁那年,看上了同村胡大棒的养女胡丽云。胡丽云姣美端庄,温柔贤惠,对为人正直,聪明过人的张小生也有好感。尽管两人你情我愿,但胡大棒不同意这门婚事,表面上是嫌弃张小生家境贫寒,长相一般,内心却有自己的“小算盘”。 胡大棒孤身一人,是村里出了名的恶棍,仗着会几下拳脚,整天吃喝玩乐,不务正业,靠巧取豪夺,偷鸡摸狗混日子。八年前的一个夜晚,他在偷盗王丽云家的耕牛时,被她爹发现。两人搏斗时,竟将她爹一刀捅死。几天后,胡大棒又起淫心,大白天 ...
金朝时,元好问到镇平县担任县令。他上任第二天,就遇到了一宗奇特的卖地案。 这天一大早,有人前来告状。 元好问接过状纸一看,状纸上写道:现有本县金家庄村民金二状告本村秀才金诗书,金诗书虽饱读圣贤之书,但不行圣贤之礼,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以致家道中落,沦为赖皮。其父生前曾将村东三亩三分地以五百两纹银卖给原告金二,但其父死后,金诗书耍赖死不认账。望大人明断是非,替小民金二做主。 元好问看罢状纸问金二:“你说金诗书父亲生前把地卖给你,可有卖地契约?” 金二连忙从怀里掏出卖地契约,交给元好 ...
清末民初年间,河北保定有个少年叫马山炮,他三岁时死了爹,五岁时死了娘,是个苦命的孩子,靠吃百家饭长大。后来,他来到北京城闯荡,他没什么特长,但有一股吃苦耐劳的干劲。他心想,干些什么好呢?思来想去,决定做豆汁。 俗话说:“豆汁焦圈疙瘩菜,不在北京不会爱。”豆汁不是豆浆,而是做绿豆粉条剩下的汤经过发酵而成的绿色汤汁。爱喝的觉得豆汁酸中带甜,回味无穷,不爱喝的觉得酸臭难闻。老北京人都极爱喝豆汁,马山炮就想,这北京人多啊,早饭人人喝豆汁,卖豆汁准赚钱。 于是,马山炮找了一个老师傅学手艺。老人是 ...
有一个很普通的庄子叫王庄,但庄里百户人家并无一家姓王。细查,得知,这庄子本叫王八庄。后来有人觉得这样叫着不太好听,便去掉了一个“八”字。 王八庄有段故事—— 庄上有一李姓人家,主人为人忠厚,喜欢广交朋友,一生乐于善事。这一日,有一穷道士,骨瘦如柴,衣衫褴褛,一身尘埃,乱发蓬结,似从千里之外流落到此地。李家主人见到道士时,道士正万分倦怠地坐在村前大槐树下。李家主人走上前去,轻声询问:“道士往何处?”道士答:“走到一处是一处。”李家主人道:“若不嫌寒舍,请道士做客。”道士说:“岂能麻烦。” ...
用户名:
密 码:
记住我的登录状态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人轶事网
GMT+8, 2025-4-19 14:32 , Processed in 0.156250 second(s), 51 queries .
郑重声明:本论坛资源均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原作者。
如涉版权,请发邮件admin@storyren.com,将立即整改。